星期三, 26 11 月

社會

社會

高市早苗「女性勝利」敘事,恰恰掩蓋了日本最大困境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在首相指名選舉中獲勝,確認出任日本第104任首相,並由此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創造了歷史,本文認為其勝選背後,藉助了深厚的黨內資歷、鮮明的女性身份以及競選策略三方面優勢。 然而,當選首相併不意味著高市早苗從此即能呼風喚雨,在日本當下的社會狀態下,她還面臨著兩大難題,涉及如何協調人事與如何獨立施政。 在外交政策領域,高市早苗所持的極右主張恐將為其執政埋下隱患,如公職參拜靖國神社、妄言中國台灣地區是獨立國家等錯誤言行,甚至可能成為她下野的潛在危機。 深度復盤高市早苗的勝選之路,也再次反映出日本政治中「背後的實力派」的操控性。政治上的「滾雪球」使資源與權力在少數精英圈層中不斷鞏固疊加,普通民眾與新興力量難以進入核心決策圈,權力的遊戲只在高空中翻滾。 本文轉自「鳳凰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參考。 ▍三大優勢使其勝選 高市早苗此次當選,藉助了三個優勢。 一是藉助了資歷優勢。在自民黨內,她曾擔任廣報本部長、政務調查會長、日本經濟再生本部長、網路安全對策本部長等職;在內閣,她有總務大臣、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等任職經歷。 而從年齡上看,64歲的高市比競爭對手小林鷹之和小泉進次郎分別大14歲和20歲,與林芳正同齡,又比茂木敏充小四歲,最接近五位候選人平均年齡(58歲),還比前總裁石破茂、岸田文雄、菅義偉等人都年輕,從直覺上容易給人造成「最適合選項」的印象。 二是藉助了女性優勢。近幾年來,政壇上女性政客的活躍度越來越高,默克爾、特蕾莎·梅、梅洛尼、辛鮑姆等政府首腦及國際組織、地區組織的領導人大多在各自崗位上留下了令人深刻的印象。 而在日本國內,如田中角榮之女田中真紀子、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本共產黨首位女性黨首(中央委員會委員長)田村智子、日本國會最長期女性黨首福島瑞穗等人也成為了政壇不可忽視的力量。高市的當選,得益於大環境對女性從政人員的友好。 而高市則...
社會

兩位50歲女性,離婚後共同生活的十三年

20年前,絕對想不到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感謝閨蜜」是在這兩個中年女人的小家裡最常聽到的詞。 吃上新鮮美味的啤酒鴨,感謝閨蜜;家裡每時每刻都保持乾淨,感謝閨蜜;敷上自製冬瓜面膜,感謝閨蜜;買到好吃的西瓜,感謝閨蜜;如今生活得這麼好,得感謝閨蜜。 人生過半,橘媽和燕姐正式進入半退休生活,每天的日程簡單、規律而忙碌。今年是她們認識的第二十年, 共同生活的第十四年,橘媽即將60歲,燕姐也邁過50歲的坎。但二人神采奕奕,年齡只在她們身上留下閱歷的痕迹,橘媽一頭炫酷的橘色「飛機頭」短髮,講起什麼眉飛色舞,眼尾細紋同步上揚;燕姐留著棕色的「菠蘿頭」,時常講點冷幽默。 她們在南寧一起創業,做建築防水,一起買房,常常有人問她們,「兩個女人如何一起生活這麼多年?」秘訣很簡單,「眼裡有活」。她們沒有嚴格規定彼此的家務責任,更不計較「做多做少」,大多事務都能劃分為「順手就做了」。 任何時刻進門,家裡地板瓷磚透亮,每一處陳設都精簡乾淨,這是橘媽的功勞。她對家裡衛生有嚴格要求,每天起床拖地,吃完飯拖地,晚上睡覺前也得拖地;即便屋外的花園以水泥地為主,也要用專門的拖把每天浸水清洗一遍;不論燕姐有沒有整理過被褥,橘媽要按照自己的標準重新理一遍;對此,燕姐的心態早已是「隨橘媽愛好,管也管不住」。 到了飯點,廚房飄來茶籽油拌炒的菜香味兒,那裡是燕姐的主場。兩人剛認識的時候,燕姐不會做飯,後來一起創業,為節省用工成本,燕姐炒起了大鍋飯,逐漸琢磨出門道,現在已包攬整個廚房。橘媽並不閑著,上午買菜回家後,兩人一起備菜,早晨熬制的祛濕水剛好入口。 橘媽刀工好,家裡不同的刀各有應用場景,燕姐愛買鍋,不同的鍋做菜大有講究。橘媽熟練地洗菜、切菜,備好後順手清洗刀和砧板,燕姐拿鍋開炒,若剛調完味,用筷子夾給橘媽嘗嘗味道,橘媽一拍手,聲音響亮,「絕了!今天可以拌三碗飯吃。」 只要聊起做飯,橘媽總是笑盈盈地為燕姐自豪,「你看,來...
社會

任由普京擺布的川普,憑啥覺得自己能拿和平獎?

原標題:建議烏克蘭炸莫斯科檔案館吧 近日,澤連斯基三訪白宮,在澤連斯基和特朗普會面之前,普京專門給特朗普打了個電話,交代了一些事,結果在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會面時,特朗普幾乎就是普京的傳聲筒,甚至爆粗口,逼迫澤連斯基,接受普京的條件。 看了兩人會談的視頻,更覺得特朗普和萬斯是在戲耍澤連斯基。 澤連斯基特地穿了西裝出席。並且一直說謝謝,了解他們之前會面的都知道這兩個梗,川普團隊的人挑澤連斯基的刺,說他沒穿西裝,沒說謝謝。澤連斯基這次穿著西裝說著謝謝。 特朗普還對澤連斯基的西裝品頭論足,目的就是敲打澤連斯基。 之前特朗普還信誓旦旦的說要給烏克蘭援助戰斧導彈,這個足以改變戰場格局的武器。結果普京一個電話,戰斧導彈也泡湯了。 更讓人生氣的是,在澤連斯基說了希望得到戰斧導彈時,特朗普和萬斯他們倆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輕蔑地笑了。 兩個人就這麼很有默契的一笑,說明他們倆在之前就商量好了,戰斧是不可能給,只是用來釣魚,現在澤連斯基咬鉤了,他們在開心的溜魚。 特朗普的草台班子還有更過分的,其戰爭部長赫格賽斯在與烏克蘭會面時,戴了一條俄羅斯國旗的領帶,這意味著什麼? 是故意侮辱澤連斯基,還是像特朗普表忠心。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懂王愛普京,部長戴俄旗。 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支持率也創下新低,國內的抗議聲不斷。 全美700萬人,2700個地方都出現抗議特朗普的遊行。大家都喊著:不要國王。 而特朗普顯然不在乎,甚至還發一些AI視頻回應,他團隊做了一些AI視頻,正是特朗普帶著王冠的視頻,用此來嘲諷抗議者。 還有一個視頻更辣眼睛,特朗普開著戰鬥機向抗議者投大便。 今天又看到一則視頻,未來的美國總統都變成特朗普,從2028到2032一直到22世紀都是特朗普。 看來特朗普真的很崇拜普京,想學普京一直當下去。 但特朗普不能突破憲法的規定,只能當兩屆,他再怎麼禍害這個世界,也只有三年多的時間...
社會

反擊北京!歐盟擬祭"殺手鐧"貿易措施,報復稀土管制

▲中國連雲港工人正運輸含有稀土元素的土壤準備出口。 中國進一步收緊稀土出口管制,可能重創歐洲科技及國防產業,多國紛紛試圖採取反制措施。其中,德國及法國推動在歐盟領袖峰會上,討論中國貿易限制措施。一名柏林官員透露,政府正在考慮動用歐盟最強硬的報復性貿易措施「反脅迫工具」(ACI)。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歐盟領袖峰會23日將在布魯塞爾登場,法國希望歐盟考慮所有報復性選項,德法支持討論中國日益嚴格的貿易措施,法國與波蘭建議在峰會結論加入一行文字,提及中國有害的經濟行為。 一名柏林官員透露,政府願意討論動用「反脅迫工具」,儘管該國也因為擔心經濟反噬而猶豫不決,但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不排除這個選項。「反脅迫工具」旨在反擊利用貿易與經濟措施,試圖迫使歐盟改變政策的國家,最終將允許歐盟限制該國的貿易、服務、特定經濟財產權、外國直接投資及公共採購管道。 ▲歐盟考慮對北京稀土管制實施反制措施。 《路透社》報導,歐盟貿易事務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批評北京擴大限制不合理且有害,汽車與機械產業將受到最大衝擊。他21日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通話後表示,雙方同意加強接觸解決稀土爭端,中國團隊將在未來幾天抵達布魯塞爾,討論並探索解決方案,「我們無意升級,但這種情況為我們的關係蒙上陰影,因此迫切需要解決」。 此外,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下周也將訪問中國,針對稀土問題與北京官員會談,同時為梅爾茨與習近平的會面做準備。...
社會

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歷史性時刻,但仍有保留

對於今天許多日本的年輕女孩來說,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作為日本首位女性領導人掌權的形象是強大而具影響力的。 這代表一個長期由男性主導的父權社會與政治體系,如今由女性領導。 然而,儘管這樣的形象看似進步,有些女性卻不認為她是改革的倡導者。 「看到日本以外的人對這則新聞的反應,真的蠻有趣的。」21歲的小倉綾田(Ayda Ogura)說。 「大家都說,『哇,她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這將是女性賦權與性別平等的絕佳機會。』」 「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天真的解讀。」 相反地,小倉小姐指出她的「政治理念與立場」,並補充說:「她是在延續父權體制。」 21歲的小倉綾田警告稱,有些人認為現在可能不是日本實現性別平等的時機。 高市早苗是英國首位女性首相撒切爾夫人(戴卓爾)的忠實支持者,她一直希望成為日本的「鐵娘子」。 像撒切爾一樣,高市也是一位堅定的保守派。 觀察人士指出,她的領導地位是自民黨(LDP)的一項策略性舉措,旨在吸引那些近期轉向更右派政黨的保守派選民。 高市反對同性婚姻,並長期反對允許已婚夫婦使用不同姓氏的立法,這使得許多女性無法保留自己的娘家姓。 她也反對女性進入皇室繼承順位。 不過,在競選期間,她曾就部分言論軟化立場——表示支持對提供育兒設施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並提到可能對育兒支出家庭提供減稅。 然而,多年來她始終支持女性在社會與家庭中扮演更傳統的角色。 在女性議題上,高市的立場與日本在性別議題上不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一致。 日本女性是全球受教育程度最高、資歷最高的群體之一,但她們仍面臨保守社會的期待,把她們推回到傳統的角色。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性別差距指數,日本在148個國家中排名第118位,女性在政治領域的代表性尤其低。 領導職位長期由男性主導,日本一直難以提升女性國會議員與企業領袖的比例。 在女性議員比例方面,作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日本在七國集...
社會

紐約時報:當矽谷陷入對中國的痴迷和羨慕

​​​​​​​ 矽谷陷入了對中國的羨慕。 在社交媒體帖子、播客、採訪和時事通訊中,美國科技界精英對中國的基建建設速度、製造業實力以及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的創新能力讚嘆不已。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痛惜美國陳舊的基礎設施、繁瑣的監管體系,以及這個連螺絲釘、無人機乃至其生產設備都難以製造的經濟體。 一些人呼籲啟動美國的DeepSeek項目,發布充滿中國元素的產業宣言,甚至仿效中國科技行業嚴苛的「996」工作制——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 「當中國全速前進,以機械的速度運送貨物、人員和信息時,我們可能正被困在過去,」風險投資公司安德烈森·霍洛維茨近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警告。 在矽谷領袖和關注政策的民主黨人當中瀰漫著一種對中國的痴迷情緒,混雜著好奇、焦慮與羨慕。長期以來關於中國的固有認知正被重新評估。 曾被斥為抄襲者的中國企業如今突然成為研究效率與規模的典範;中國自上而下的國家主導體制也不再被視為政治上的不利因素,反而被重塑為高效執行的典範。 無論是將中國視為作弊者還是巨無霸,這兩種敘事都是對複雜現實的簡化反應。然而,它們的盛行揭示了美國人深層的心理狀態——當這個國家正艱難適應一個不再以自己為唯一技術進步來源的世界。 美國科技精英對中國的發展和創新著迷,包括像DeepSeek這樣的公司。 「對於美國精英來說,美國沒有創造未來,而是別的國家在創造未來,這個現實是很難接受的,」矽谷科技作家阿夫拉·王(音)表示。「這不僅僅關乎技術,更是一個身份認同問題。」 這種身份認同危機不僅影響科技領域。當美國遊客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中國的橋樑、高鐵和城市天際線視頻時,那些對美國無力建造住房和高鐵感到沮喪的所謂豐饒派民主黨人也受到了這種情緒的影響。 新近產生的對中國的崇拜既凸顯了美國人對這個國家的了解之少,也反映出許多人對本國的幻滅。將中國視為一面鏡子,美國比幾十年來任何時候都更清晰地看...
社會

印度與美國"傳將達成貿易協議",外媒揭關稅降至15%

▲美國總統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 印度商業與金融媒體Mint報導,新德里與華府即將敲定延宕已久的雙邊貿易協議,使得印度關稅有望從目前的50%大幅調降至15至16%。 印度目前面臨的高額關稅,包括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的25%對等關稅,以及購買俄羅斯油遭課徵的25%懲罰性關稅。 Mint則引述3名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在關稅談判桌上,能源與農業議題成為關鍵籌碼。目前印度石油進口比例之中,俄羅斯約佔34%,美國僅佔10%,新德里如今可能同意逐步減少俄羅斯石油進口量。 農業貿易方面,印度考慮把美國非基改玉米配額,從現在的每年50萬噸往上調升,應對國內禽畜飼料、乳製品原料及乙醇工業需求增長而擴大的需求。此外,也在推動允許非基改黃豆副產品豆粕(soymeal)進入市場,但乳製品關稅減免仍無最終定案。 在美印貿易談判之中,一個隱藏版的關鍵影響要素是中國日益強硬的態度。北京大幅減少美國玉米採購,從2022年52億美元驟降至2024年3.31億美元。隨著美國玉米整體出口額從2022年185.7億美元下滑至2024年137億美元,華府正在積極尋找新買家。 消息人士透露,印美貿易協議大致輪廓已經成形,但農業和能源等敏感領域仍需政治批准。印度的目標是在今年11月完成談判,可能於本月東協峰會期間,由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正式宣布。...
社會

白宮秘書和國防部發言人語出驚人,用"你媽"回懟記者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和國防部發言人先後用「你媽」來回懟記者提問,引發軒然大波。 《紐約時報》報道,事件發生於上周四(16日)。起因是《赫芬頓郵報》(HuffPost)的白宮記者達特,針對美國總統唐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會晤這一地點由哪方決定,詢問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 萊維特回復時說:「是你媽(Your mom did)。」 她前天(20日)也在社交平台X上發布了兩人對話的截圖,並指責這名記者對特朗普抱有偏見。 萊維特寫道:「作為背景說明,《赫芬頓郵報》的達特並不是一個關心事實的記者。他是一個多年來持續攻擊特朗普總統的左翼打手,不斷用民主黨的宣傳話術轟炸我的手機。」 她也指這名記者看社交媒體動態像是一本反特朗普的私人日記。「那些假扮成記者的政治活動人士,正在損害新聞行業的專業性。」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特朗普與普京的峰會日期尚未最終確定,但預計將在未來幾周於布達佩斯舉行。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如果收到邀請,他願意參加會談,但同時對匈牙利與莫斯科的密切關係表示擔憂。 紅白藍配色領帶惹議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帕內爾(Sean Parnell)也用「你媽」這個詞攻擊了達特。 早前,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本月17日參加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會晤時,佩戴了一條紅白藍配色的領帶,顏色和排序與俄羅斯國旗一致。這獲得了俄羅斯官媒塔斯社以及普京的一位高級助理的稱讚。 達特之後詢問五角大樓是否注意到了俄方的稱讚,以及赫格塞斯以前有沒有佩戴過這條領帶。 結果帕內爾回應說:「你媽給他買的——這是一條愛國的美國領帶,蠢貨。」 記者反擊:蠢透了 連續遭到白宮新聞秘書和國防部發言人的回懟,達特昨天(21日)在X平台寫道:「你們以為它還能再蠢嗎?可惜,親愛的讀者,你們錯了。它確實蠢透了。」 他也轉發了萊維特的帖文,並指後者是人身攻擊,企圖抹他和...
社會

亞馬遜自動化願景被:用好機器人可少雇60萬美國工人

周二的最新爆料顯示,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正計劃實現75%運營流程的自動化,這意味著在現有業務增長預期下,公司能在未來幾年裡少僱傭60萬美國藍領工人。 作為背景,亞馬遜是美國第二大僱主,擁有數十萬倉庫工人和龐大的物流軍團,並開創了用技術手段招聘、監控和管理員工的先河。自2018年以來,亞馬遜的美國員工數量翻了超3倍,最新的數字接近120萬人。 根據周二的最新爆料,亞馬遜高管們去年曾向董事會彙報稱,儘管預計到2033年產品銷量將翻倍,但他們希望通過機器人自動化技術,讓公司避免繼續增加美國員工的數量。 亞馬遜自動化團隊提交的測算顯示,到2027年公司在美國可避免招聘超過16萬名原本需要增加的員工。此舉能夠使得亞馬遜每件商品的揀選、包裝和配送成本節省約30美分。而到2033年,自動化能讓亞馬遜避免額外僱傭超過60萬名美國員工。 文件顯示,亞馬遜機器人團隊的終極目標是實現75%的運營流程自動化。舉例而言,在專為超快速配送設計的物流設施中,亞馬遜正在試圖打造幾乎無需人力的倉庫。 爆料稱,亞馬遜堅信這種自動化的未來即將到來,因此已經開始制定計劃,以減輕潛在的失業對社區的影響。 文件顯示,亞馬遜考慮通過更積极參与社區活動,來塑造「良好企業公民」的形象。公司甚至還考慮避免使用「自動化」、「人工智慧」等術語,轉而使用「先進技術」等說法,或用「協作機器人」替代 「機器人」一詞,以暗示機器與人類的協作關係。 對於最新爆料,亞馬遜發言人凱莉·南特爾回應稱,相關爆料查閱的文件並不完整,不能代表公司整體招聘戰略。同時亞馬遜並未要求高管迴避特定術語,而參與社會活動也與自動化無關。 南特爾強調,亞馬遜正計劃為即將到來的年末假日季招聘25萬人,但拒絕透露其中有多少崗位是臨時工。 亞馬遜的深遠影響 過去十幾年裡,亞馬遜通過重塑美國人的購物方式,創造了旺盛的倉儲與配送崗位需求,徹底改變了美國勞動力市場。而隨著公司開...
社會

象棋特級大師王天一致歉 涉在比賽中「買棋」「賣棋」

10月21日,王天一發文致歉: 首先,我很遺憾以這樣的形式,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自從2023年4月以來,象棋圈內長期存在的潛規則與買賣棋行為被推到台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作為近年來最為活躍、也最具代表性的一名棋手,我自然成為這場風波的核心人物。誠然,棋盤上的我,曾意氣風發,憑藉天賦與執著取得了不少榮耀;但棋盤之外的我,卻因自負與浮躁,漸漸失去了敬畏與自省。正所謂物極必反,自身的傲氣加上多年承受非議所積累的戾氣,致使我在和對手惡性競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當時我曾自欺欺人地以為,這不過是行業里「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做法。但當真相暴露,我不得不承認:不論動機多麼複雜,我的行為已經觸碰了法律與道德的底線。對信任我的棋迷而言,我辜負了你們的期待。當我進入辦案區的那一刻起,從初出茅廬時的異軍突起,飽受爭議,到後來的獨領風騷,一切都化為過眼雲煙。我終於可以放下「天下第一」的執念,得以坦然面對從業15年來的得與失,至於其間的是非功過,便交由他人評說吧。 經過近一年的調查,官方對「錄音門」事件作出了處理:數十名棋手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其中包括我在內的幾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在此過程中,我也見證了人性的複雜。部分曾經的對手,藉機推卸責任、反咬他人,甚至借輿論洗白自己。經歷了這些,我更深刻地明白:與其在紛爭中糾纏,不如在沉澱中重塑自我。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或許可以作為對我過去的職業生涯最為凝練的寫照。希望後來者以我的經歷為戒,謹言慎行,避免重蹈覆轍,早日還棋壇一個風清氣正的明天。對於至今依然關心我的人們,你們肯定還會看到我的消息,而且你們所看到的,會是跟之前相比更好的那個我。最後引用托爾斯泰作品中的三句話作為全文的結尾: 不要報復得罪你的人 不要抵抗傷害你的人 「報復是我的事。」主說道。 此前消息: 2024年8月1日至23日,有「中國象棋第一人」之稱的象棋特級大師@王天一Alien 被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