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 8 月

社會

《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七 ● 拖不死的窮漢子
社會

《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七 ● 拖不死的窮漢子

天陰下雨,天色墨黑。 天還沒亮,周興和打著火把,背著草藥背篼,沿著下山的那條泥濘小路,跌跌絆絆朝三元鄉街上走去——他要趁天還沒亮,把這幾天扯的草藥背到場上賣了,再趕回隊里上班。 分家後,15歲的周興和就獨自承擔起生兒育女、養家糊口的家庭責任來。15歲,如果按照年齡段來分,他還只是個少年;而今,城裡像他那個年齡段的少年,說不定還在父母面前撒嬌,動不動還要威脅父母離家出走,讓父母打著燈籠遍天下去找呢! 那時的農村人,除了上班掙工分,是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要想搞點副業,那是「資本主義尾巴」,是要被割掉的。同時,隊的規定也不近人情,一戶人家只能養一隻雞,一個人只能在自留地里種一窩菜。外出打工吧,不但無工可打,說不定還要把你當成「流竄犯」給抓起來;就是扯點草藥賣幾個雞蛋,也會說你不務正業,搞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沒收你的東西不說,還要挨批鬥。 但,一家人總要活下去呀!為了活命,周興和顧不到那麼多了,他必須要冒著風險千方百計養活一家人。 在妻子給他生下大女兒之後,接著幾年,又給他生下二女一男。到周興和23歲時,他已經是4個兒女的父親了。這時,一家人不說其它,就是吃飯的嘴,聯起來就有一尺長;這一家人在當時的境況下要生存下去,不被餓死凍死,就是難以想像的了。那些年,儘管周興和和妻子沒日沒夜拚命地干,但還是一窮二白入不敷出,窮得有時連買斤鹽巴、打斤煤油的錢也拿不出來。有好長一段時間,家裡點不起煤油燈,一個屋裡黑咕隆咚的,天一擦黑,一家人就只能窩在床上。 熬吧,熬! 那時,他們全家人有一半的時間是吃兩頓飯。所謂「飯」,其實吃的大多是豬食一樣的東西。即便有點糧食,每次煮飯時只能在紅苕葉或牛皮菜上撒上把包穀面或麥麩子。那時,他們全家6口人,10斤包穀面要吃20多天。興和深刻地記得,1970年過春節時,大年三十中午,他全家人就煮了一頓油稀飯,大人小孩算是開了個...
《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六 ● 屋漏偏遇連天雨
社會

《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六 ● 屋漏偏遇連天雨

周興和的母親就死於那個寒冷的冬天。 她死時是1969年農曆正月十八的早晨。 這時,周興和的大女兒剛出生40多天。 母親的病其實已經拖了好長時間了。剛開始她還能起床給一家人做飯,干點輕微的家務事。漸漸地,她開始不能吞食東西,就是吃點東西也不停往外嘔吐。但她也是和所有的農村人得了病一樣,採取的還是那個老辦法——拖。在拖的過程中,全靠父親上山扯把草藥給她治療。但這些草藥全不管事。越往後,母親的病越發沉重起來,逐漸地她不能起床,呻吟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後連喝口水都很困難了。 「興和呀,你媽的病這樣拖下去總不是個辦法呀!」興和上坡時,隊里的人都對他這樣說——但興和又什麼辦法呢?他不但沒當家,而且身上連一分錢也沒有呀! 萬般無奈,最後,父親不知求了多少人,說了多少好話,終於在鄉上信用社貸了點款,把母親送進了醫院。到了醫院一查,叫興和和他父親絕望的是,她已經是食道癌晚期,無可醫治了!哭天無路,入地無門,無錢手術,無錢住院,在醫院待了幾天,醫院也不願再治,最後他們也只好採取那惟一的辦法——抬回家去拖! 這其實就是讓她躺在自家的床上,在萬般痛苦的折磨中等死了。 望著在病痛中倍受折磨的母親,興和常常含著眼淚守在她的床前,心如刀絞痛苦萬分。作為兒子,他恨自己無能,不能分擔母親的痛苦;恨自己無錢,不能送母親到更好的醫院治療;恨老天不長眼,如此殘忍地就要奪取母親的生命——這時,他母親僅僅才50多歲啊! 屋漏偏遇連天雨。 過了年不久,母親終於拖不下去了,斷了最後那口氣。 興和至死也記得,他母親死時的那種慘況:飽受病痛折磨、無葯可醫的母親,已經面色焦黃骨瘦如柴了,只能是躺在床上沒日沒夜地呻吟著。到最後,她呻吟的次數越來越少,呻吟的聲音越來越微弱了。父親只能束手無策地守在母親床前,興和只能無言無望地守著母親流眼淚。母親臨死時那絕望的眼神,那囑咐興和...
安徽宿州:南霸天的村支書誰是他的保護傘?
社會

安徽宿州:南霸天的村支書誰是他的保護傘?

新聞導讀:一個600多人的村莊,1000多畝村集體土地被賣了掉,大多數村民並沒有得到任何土地補償,村民證實是村幹部代簽冒名代簽代領了他們的土地款,為此,村民多次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反應,最終也沒給個說法。村支書還當政府領導怒罵村民顯官威,甚至,有村民為此關押拘留。土地賣了,村官富了,村民生活困難,居住環境慘目忍睹。   安徽宿州北楊寨池湖村楊寨組集體土地,自2000年前開始出讓至今,從村原有土地2000多畝,目前僅剩餘600餘畝,土地基本賣光了,但很多村民反應並沒得到土地補償。村簡單的賬目表上的簽名及鮮紅的手印,證明著土地補償已被人領取。村民稱:是村委會幹部代簽,冒名領走了自己的土地款。村民連續幾年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反應,卻遭到冷臉,甚至,被村支書侮辱謾罵。村裡僅有130戶村民,卻50戶村民居住環境極差,房子慘裂險塌。原村莊夜晚漆黑一片,連亮化工程的路燈也未安裝實現,村民生活環境非常困難。可村支書佔有和倒賣的村土地就達十幾處,私自佔用村集體土地建設沿街門面、廠房六座之多,價值數百萬。村民擔憂,脫貧路上被落下,安徽扶貧攻堅在空喊。土地賣光 土地補償「蹊蹺」被冒名代領村民反應:池湖村委會書記楊春華委派聘用鄭偉,張存才,趙香參與村委工作,況且鄭偉曾在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管理財務時,因挪用資金之事被抓,被停止工作後,楊春華聘用他當了村裡的會計,對他管理村財務,村民本身就持有懷疑態度。自2003年北楊寨村原有集體土地2000多畝,2007年楊春華擅自倒賣村基本農田近38畝。經過多年來,桃園煤窯佔用村集體土地及其他用地,目前,村集體土地僅剩餘600餘畝。這些年來,村支部書記楊春華只顧賣地,村民並沒有得到什麼,就連僅有的土地補償也很少有人拿到,年輕人靠打工為生,遠遠不夠支撐整個家庭的生活,別說攢下錢了,經濟收入可想而知。據村民楊文玲敘述:2013年的一天,她為了自家的廢棄土地款找到張春才,張卻...
內蒙古興安盟一公務員編製丟十年,致其檔案編製有問題
社會

內蒙古興安盟一公務員編製丟十年,致其檔案編製有問題

核心提示:各級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願,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我是2003年考錄的公務員。2011年12月,我在單位編製冊和編製系統里的信息被篡改。我的編製丟了10年沒人管,導致檔案工資有問題,嚴重侵害了我的正當權益。雖經多家媒體公開報道,但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決,希望有關部門關注此事。」家住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直屬機關的張玉花致函有關部門反映說。 我叫張玉花,女,1979年6月出生,大專文化程度。我是2003年考錄的公務員。2011年12月,我在單位編製冊和編製系統里的信息被當時管我們單位編製冊的唐某山篡改為:張玉花,男,身份證號152222197901284XXX。這個不是我的身份信息,我的正確信息是:張玉花,女,身份證號152222197906262XXX。因此,造成我10年沒有編製。 2019年9月,自治區巡視組來科右中旗巡視。我拿著我的檔案材料找到巡視組,在其幫助下我晚得4年的副主任科員待遇,得了2年的待遇11000元,還丟了2年的待遇。因公務員編製丟失的原因,人事檔案還在人事局,工資待遇無法正常享受。 2020年6月,公務員工資普調我的沒漲工資,單位會計說「你的檔案在人事局呢」;2020年6月15日,我找到組織部。組織部部長和管理公務員檔案的同志告訴我:「你的檔案編製有問題,所以檔案在人事局漲不了工資。」我的公務員編製丟了10年沒人管,公務員檔案有問題放在人事局保管,工資漲不了,嚴重侵害了我的正當權益。 2020年8月6日,當地領導來電話說我在網上發的文章影響了地方的形象,還說公務員的檔案歸人社局管理...
吉林扶余:企業只是變更房屋用途怎麼就這麼難?
社會

吉林扶余:企業只是變更房屋用途怎麼就這麼難?

苦等了七個月,2020年9月13日,德卡公司終於盼來了吉林省扶余市自然資源局的回復,但還是不予批准。德卡為此叫苦連連:「我們只是申請變更一下房屋用途,而且還是把商業用房變成住宅,但是苦等了半年不給答覆。我們起訴其不作為,法院卻想法設法為他們開脫責任,通過媒體呼籲,終於給了回復,卻依舊是不予辦理變更!在扶余,企業辦點事怎麼就這麼難呢?!」 自然資源局的辯護自相矛盾 德卡公司,全稱「吉林省德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通過招商引資進入扶余市的民營企業。據扶余市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20】吉0781行初12號)記載:2020年2月24日,德卡公司就向被告扶余市自然資源局提交申請書一份,請求被告對原告所有的位於扶余市德卡城市廣場已竣工驗收完的2號樓賓館8-17層改為住宅進行使用一事進行批示,但被告自收到該申請書至今未有任何書面或口頭的回復,屬嚴重的行政不作為。原告無奈,於7月1日,到扶余市法院對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則辯稱:(一)沒有證據證明德卡公司正式提交了規劃許可變更申請,不能以其《申請》印製的日期起算「法定期限」。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我局的行政審批均由扶余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受理,接收有關申請材料,並向申請人出具《業務受理單》。時至今日,我局設在扶余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的窗口仍沒有正式收到德卡公司的申請和有關申請資料。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9)第20號)第六條規定,「法定期限』自行政許可申請受理之日起計算。按照《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德卡公司起訴我局不履行法定職責,德卡公司應當證明提交《申請》及其有關材料的受理日期或者提交日期。否則,德卡公司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同時,據《扶余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公告》,疫情防控期間,市政務大廳主廳及市直各...
非住宅房屋遭強拆 確認違法後未賠償
社會

非住宅房屋遭強拆 確認違法後未賠償

房屋拆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大局,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矛盾多發的領域。必須站在依法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國家政權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將此作為堅持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堅決防止因強制執行違法或不當而導致矛盾激化、引發惡性事件。 「道外區有關部門違反國家規定,強拆了我們家族共有的座落於道外區北馬路88號合理合法、證照齊全、用於商業經營的非住宅房屋及物品(房屋建築面積為868.86平方米),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雖經行政複議確認了上述強拆行為違法,但時至今日,仍沒能得到合理的賠償。」今年62歲的哈爾濱居民劉尚生致函有關部門反映說。 2019年6月14日,哈爾濱市道外區有關部門及其相關公職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在哈爾濱地鐵3號線北馬路站工程建設動遷工作中,串通評估公司,弄虛作假,故意壓低補償,採用即不公開、也不公平公正的方式方法,欺騙我們被動遷人,採取斷水斷電,封閉道路,組織不明身份人員闖入我們家中,強行把我們家人拖拽出家中,強拆了我們合法的房屋,侵害了我們合法財產權,造成房屋及物品損毀滅失、經濟損失巨大的嚴重後果。 動遷工作開始,我們沒有接到任何通知,主動聯繫動遷人員,積極支持地鐵工程建設和動遷工作,時刻關注地鐵工程施工進度,並多次約談動遷單位領導及工作人員,提出來了動遷補償不合理,參比周邊類似房屋市場價,對顯失公平公正的動遷補償方案提出異議,並提出訴求,要求按國務院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動遷補償條例》的規定,結合道外區棚改項目動遷補償的政策,給予我們符合規定的政策性的、低價位的合理補償。 從動遷工作開始,至我們房屋被強拆,我們從沒像公職人員所說的無禮要求過高、滿天要價的不實之語。為了表示對地鐵建設和對政府工作的支持,6月1日主動約見時任動遷辦主任宋某榮,並將樓房鑰匙...
河南息縣:「心善」反被誣敲詐勒索   訴諸法律卻立案難
焦點, 社會

河南息縣:「心善」反被誣敲詐勒索 訴諸法律卻立案難

TNT新聞網(記者 李邁莞 劉買冠)報道:兩年前,河南省息縣淮河街道辦事處洪庄社區村民邢望力將自己老宅房前和房右邊的楊樹賣於王魁、肖作國、陳華兵等三人,在砍伐過程中將邢望力的房屋砸毀,趁邢家無人之際將其水塘邊正在生長的樹木盜伐,因邢望力「心善」反被王魁等人誣告「敲詐勒索」,最終法庭不予支持;近日,邢望力向息縣法院提出依法追究王魁等人「盜竊」「誣告陷害」刑事罪責及財物損失和精神傷害等民事責任,卻不予立案。 2017年11月27日,邢望力將老宅房前和房右邊10顆長達25年樹齡的樹木按照市場價格賣給王魁,共計5000元。2018年12月下旬,王魁等人在砍伐過程中因樹木高大,王魁等人沒有採取安全措施,將邢望力的房頂砸塌,牆壁震裂,造成重大損失,無法居住存糧並趁邢望力家中無人之際將邢望力門前水池塘邊的17顆正在生長的樹木盜伐。 2018年1月7日,王魁擔心邢望力報警追究其刑事責任主動找中間人跟邢望力協調,邢望力認為都是貧苦百姓,生活都很艱難便答應了王魁提出的5000元賠償,王魁聲稱自己沒有現金問邢望力是否可以通過網路轉賬的方式賠款,邢稱自己不懂。王魁便讓邢望力找一輛車載他去銀行取錢賠款,中途王魁溜走,邢望力從下午兩點一直等到銀行下班也沒見到王魁,14:15分—17:20分,邢望力給王魁撥打電話14餘次,但都沒有接通,得知電話號碼被王魁拉入黑名單。 邢望力為捍衛自己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於當日下午15:23分至8日下午17:26分向息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報警5次,但均被告知林木案件需向森林公安局報警,此案不在匪警受理範圍。 2018年1月8日下午17:42分-17點57分,邢望力向森林公安局報警三次均收到該局信息:「息縣森林公安局提醒:對偷盜綠化帶內花木的違法犯罪行為將依法嚴厲打擊,對提供線索的予以獎勵,感謝您的來電!」 息縣森...
女子自恃有「背景」拖欠工程款近2000萬元
社會

女子自恃有「背景」拖欠工程款近2000萬元

經商之道,誠信為本。如果缺乏誠信,不僅僅是失去合作夥伴,最終也會受天下人的唾棄。不管有多大的誘惑,不管能夠給你帶來多大的利益,都不應該忘卻誠信。「重慶市長壽區女子余某琴自恃有社會背景,拒絕結算工程款近2000萬元。還存在非法洗錢嫌疑。我強烈要求各職能部門介入調查,讓我勞動付出用生命和汗水建設安順市該項目得到應有的回報。」近日,今年54歲的重慶籍男子馬衛東致函有關部門反映說。 我叫馬衛東,男,漢族,出生於1966年8月,重慶市渝北區人。2012年,我到貴州省安順市參與安順市二環路和安順市到平壩縣的貴安大道土石方及水穩層運輸項目,分別與重慶平安勝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順市項目部和貴州省一建簽訂了運輸合同。因為根據合同第六條規定,按審計後在業主處所計挖方工程量計量,最終於2018年才完成審計。 該項目是重慶市長壽區余某琴實際承包。在2013年4月29日上午,余某琴委任的安順市二環路項目經理婁某明安排我去處理當地村民堵工,並搶走余某琴沃爾沃360挖機鑰匙一事,慘遭當地村官組織的黑惡勢力與村民毒打致殘,右手當時被打斷,頭上縫了近20針。當時恰好機場武警大隊大隊長楊某富經過現場,發現並制止暴徒惡行,不然我當時被活活打死。先後住進安順市302醫院和貴州省44醫院,在醫院躺了近3個月。 該事件發生後,余某琴從重慶南川、墊江和貴陽組織了100多號社會上閑雜人等分別給予每人500元,另外帶隊組織者給予一定費用,當時安順市酒店爆滿。出院後,我多次準備拿上血衣和醫院病歷,準備上訪,余某琴屢次威嚇我,講我在她下面承包項目,不要影響她工程。因為我知道她有社會背景,也不敢上訪,至今我手殘了沒有得到一分錢賠償,我妻子護理工資一分錢沒有拿到。 在安順市施工期間,余某琴給安順市某公司領導行賄獲刑,於2019年國慶期間釋放。在我們施工期間,余某琴以我們運輸費為由,轉入當時出納卓某賬戶大約5000萬...
《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五 ● 十五歲時做父親
社會

《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五 ● 十五歲時做父親

周興和的父親一天天更衰老了。 他母親身體也越來越是消瘦。近一兩年來,她常常感到全身無力、胸口發堵、心慌氣緊、吞咽困難,做什麼事都力不從心了。 這時,他母親不知是心血來潮,還是她預感到了什麼,出人意料的是,她在同興和的父親商量後,竟主動和村裡一戶王姓人家攀起親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王家人商量了一陣,竟然同意了這門親事! 父母給周興和談的是本隊的姑娘王瓊華。 周興和剛開始並不知道這件事,當他聽到旁人議論後,感到十分意外和不解,他還遠遠不到婚娶的年齡啊!這一年他剛失學不久,在生產隊才勞動了一年。 「興和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我們給你談了門親事,可能你已知道了。」當母親和王家人把事情商量好後,她才告訴周興和,「人一輩子就是那麼回事,成家立業生兒養女。王家的條件比我們好,但人家沒有嫌棄我們,願意把姑娘嫁過來——我看,趁我們兩個老的還在,聽我們的話,把她接過門來吧。」 周興和低頭不語。 「像我們這種家庭條件,哪裡還能東挑西選的。」母親見興和不作聲,她接著對興和說道,「你父親年紀一天天大了,也不能上坡做活路了;我呢,這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你兄弟也還小,還做不得事。人家那王家姑娘,我們是看到長大的,人老實本分又勤快,接過門來還能幫家裡做些事情呢!」 「我還小,人家要笑話……」周興和囁嚅著回答。 「14歲了,不小了!」母親理直氣壯對他說,「解放前,人家八九歲接媳婦的多的是,十三四歲就當爹當媽了!看什麼笑話?一輩子接不到媳婦,一輩子打單身漢,才叫人家看笑話呢!」 「以後學校複課了,我還想讀書……」 「現在到處都亂鬨哄的,還讀得成什麼書!就算學校複課了,哪個上坡做活路呢,一家人都喝西北風呀!……」 周興和那個時候還小,父母斷然的這個決定,他至今依然有些不解:或許,父母是想藉此討好王姓大家族,在和王家攀上親戚後,將來...
福建泉州「羅馬河」村民新房為何變危房?
社會

福建泉州「羅馬河」村民新房為何變危房?

泉州市洛江區是1997年鯉城區行政區域調整分離出的較為偏遠的一個區。當地群眾反映,近年來泉州市洛江區有不少村民舊房危房翻建新房,因得不到審批,在施工過程中多次被拆被砸,有的現場沒有恢復,一直荒廢;有的繼續加蓋搶建,造成了經濟損失,又帶來了住房安全隱患。 這裡「違建」有多少? 「羅馬河」是洛江區羅溪、馬甲與河市三個鎮的簡稱。河市鎮官洋村,路邊一戶村民杜某說:她家房屋從2011年翻建至2018年完成,耗時9年,差點兒就沒建成。據介紹,此房屋以前是石頭房,建築過舊面積也小,故申請拆除重建。在原址重建時,發現阻礙了鄰居進出,就在建房時向後平移幾米讓出了一個通道,這被當地政府部門認定為違建,被強制拆除毀壞地基兩次。當時,老房屋拆除翻建,新地基遭破壞而停工,全家五人無房可住,只得借住在鄰居家。經多年與有關部門申請,最終得到默許,於2018年建成新房。但是柱子、地梁被砸毀後再建,不僅損失20多萬元,而且也留下了安全隱患。至今沒有新房本,勉強讓30多歲的兒子在新房裡結了婚。 村民杜某耗時9年建成的家 農民安居房是為保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在土地現狀不突破現有村莊範圍的前提下,在農村宅基地上經批准進行改建、重建或新建的個人住房或聯戶住房。按照「一戶一宅」規定,農村村民每戶能申請一處宅基地用於建房,而杜姓村民則歷經9年終於建成自己的新家。 查閱泉州市洛江區城市管理局近三年工作總結髮現,2017年至2019年,該區共拆除「兩違」803宗,拆除面積達到92.88萬平方米,可見違建確實不少。 次生危房埋下安全隱患 從羅溪鎮向北沿路就有不少危房。在萬虹公路與西環路交叉口附近,有很多戶房屋是直接在原石頭房上加蓋兩層甚至三層的,顏色明顯不同;有的正在加蓋施工。 村民層層加蓋起來的房屋沿路可見 河市鎮南塘村村民林某正在裝修新房,他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