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銀豐研究院,桂軍民站在儲存著展文蓮的液氮罐前。 南方周末記者 鄭丹 攝
臨近2025年中元節,桂軍民買了兩束菊花,一束放在妻子展文蓮的墓碑前,一束擺在比他還高的不鏽鋼液氮罐旁。墓碑代表展文蓮已經死亡,液氮罐預示,她或許還會復活。
八年前,展文蓮因患肺癌生命垂危,桂軍民做了一個離經叛道的決定:他將妻子的身體完完整整地冷凍儲存,期待迎接她的蘇醒。
於是,展文蓮成為中國本土首個「冷凍人」。在那家人體冷凍的機構里,儲存她的容器被標記為「1號罐」——裡面零下196℃的液氮讓時間趨於靜止,也讓一個普通家庭與科技創造永生的念想緊密相連。
桂軍民從來不會用「死」形容妻子。在他口中,妻子只是睡著了,要一直睡到醫學能攻克肺癌的那一天。「不然(復活後)又遭一遍罪,沒有任何意義。」
沒有人向桂軍民承諾,展文蓮真的會復活。她在臨床醫學上已被認定死亡,但八年中,「她還活著」的念想,滲透進桂軍民生活的每處縫隙。她倒置在冰冷的液氮罐里,卻與活人的世界持續產生微妙的連接。
展文蓮的人體冷凍協議,簽了30年。她53歲的妹妹說,要努力再活30年,等展文蓮回來。
在等待展文蓮復活的日子裡,桂軍民的生活有了些變化。他老了,上過兩次手術台;身邊多了個女友,一個被他形容為「永遠不可能取代展文蓮」的存在;他有了羞於提及的心思——那份對於妻子復活的信念,好像慢慢鬆動了。
「讓你先睡一覺,可以嗎」
「記者都喜歡往你心裡挖,往難受的地方說,總想搞一點煽情的。」與媒體交手多次,初見南方周末記者時,桂軍民習慣於展示他不容置疑的「復活妻子」的決心。他從記憶里挑揀痛楚,講述對妻子的愛與思念。
從事體育行業大半輩子,桂軍民性子爽朗,留寸頭,嘴邊一圈灰硬胡茬,天天穿一身涼快的運動裝。他一遍遍向南方周末記者強調,八年來從未後悔,語氣中帶有說服自己也說服旁人的意味。
他最常面對的問題是: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他會回答: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