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 11 月

社會

社會

曼達尼組建全女性過渡團隊,為紐約市長工作做準備

英國《衛報》當地時間11月5日報道,紐約市當選市長曼達尼周三宣布成立全女性組成的過渡團隊,以幫助實施他聲稱的「一代人以來紐約市最具雄心的政策綱領」,並承諾在1月1日上任後立即投入工作。 據報道,曼達尼在皇后區舉行的晨間新聞發布會上透露,過渡團隊將全部由女性組成,由埃拉娜·利奧波德擔任執行主任。該團隊的聯合主席包括前第一副市長瑪麗亞·托雷斯-斯普林格、前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聯合勸募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格雷絲·博尼拉,以及前衛生與公共服務副市長梅蘭妮·哈佐格。 曼達尼與他的過渡團隊成員合影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和我的團隊將打造一個能夠兌現競選承諾的市政廳,」曼達尼告訴記者,「我們將組建一個既有能力又富有同情心的政府,秉持誠信為本,願與數百萬以紐約為家的市民一樣勤勉工作。」 據報道,在周二晚擊敗前州長科莫和共和黨候選人柯蒂斯後,曼達尼首次接受電視採訪,強調了準備工作的緊迫性。他表示:「我們有責任在1月1日做好準備,開始為這座城市服務。我們還有57天的時間,這57天必須用來開始準備工作。」  ...
社會

華裔女生冒充「小鎮白人女孩」 被揭穿後遭耶魯開除

耶魯大學近日開除了一名被指控偽造身份與背景的華裔本科生,據校報《耶魯每日新聞》報道,這名學生名為凱瑟琳娜·林恩(Kathrynne Lynn),因涉嫌虛構個人經歷和社會背景以獲取錄取資格而被校方開除。網路雜誌《航空郵件》報道稱,她自稱來自北加州的一個華人家庭,卻以「西方化」的名字重新塑造身份,並虛構了一個「來自北達科他州農村家庭的女兒」的故事,以迎合大學多元化招生標準。 Ivy Link創始人、前哥大招生顧問亞當·阮(Adam Nguyen)指出,大學多元化不僅涵蓋種族,也包括地域與社會經濟背景。「她顯然意識到這一點,精心策划了多年,用偽造文件騙過招生系統,」阮說。據報道,一名室友在發現她行李標籤上寫有不同名字和地址後揭穿了騙局。 阮表示:「無論是頂尖學府還是企業,只要有人有意圖並具備技術手段,他們就能造假,比如成績單、推薦信、工作記錄都可能被偽造。錄取體系依賴信任,但驗證仍然有限。」 儘管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林恩與外國政府有關聯,但專家警告稱,這類事件暴露出精英高校在防範學術欺詐和間諜滲透方面的脆弱性。阮補充說,研究生層級的項目尤其高風險,因為學生往往可接觸實驗室與機密研究。「這類欺詐雖然個別,但它揭示了高校篩查體系存在現實漏洞。」 類似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愛荷華州一名學區總監被揭為非法移民並偽造學歷;賓州利哈伊大學一名印度學生被指在Reddit上詳述其學術欺詐計劃,涉及偽造校長郵件、假冒助學金文件及稅務信息;隨後的內部調查還揭露了四名來自迦納的學生涉嫌助學金欺詐,最終面臨刑事指控。 移民研究中心警告稱,如果個人欺詐行為都能輕易成功,那麼「恐怖分子或外國政府同樣有能力利用這些漏洞」。 阮總結道:「總會有極少數騙子成功矇混過關,但絕大多數學生仍是憑真實努力進入校園。如果她把這些心思用在學習上,或許真能憑實力進常春藤。」...
社會

沉迷於房產和鐵飯碗的「長遠眼光」,只不過是短期經驗

這兩天看到不少數據,一些家庭陷入房產斷供危機。這並不奇怪,一邊是失業增多,還貸壓力巨大,一邊是房價下跌,損失難以承受。 很多人會用過往「經驗」說事兒,認為房價一時的漲跌很正常,「以前也有過,過幾年就好了」。這個說法看似有道理,實際上是缺乏經濟學常識,將原本存在不同形態的經濟波動狹隘化和極端化的表現。 因為歷史和教育的原因,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片面強調經驗,不尊重知識、常識和事實的思維傾向。很多人沒有基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常識,沒有基本的邏輯和認知能力,對世界的真相也一無所知,但僅憑所謂的「經驗」、個別案例和個別人的說法,就形成根深蒂固的認知。 在這種思維狀態下,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完全經不起推敲的道理,還有狹隘指代都無處不在。比如說,很多人張嘴就是「外國」,有些人將「外國」等同於最常提到的「美國」,卻從不思考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制度、政策、風土各不相同。以房產稅為例,有些國家很高,有些國家象徵性徵收,有些國家壓根沒有;以個人所得稅為例,有些國家全球徵稅,有些國家並非如此;以醫療保障為例,有些並非福利國家,有些是低福利國家,有些是高福利國家,有些國家針對不同類型居民有不同政策,留學生、綠卡和公民就各不相同,將這些差異統統抹殺的狹隘化,會造成對世界的錯誤認知。 有趣的是,在現實中,許多人都喜歡強調「眼光要長遠」,但參照的卻多半是短期經驗,對房價的認知就是如此。 中國人對商品房這一概念的認知,實際上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至今也不過三十幾年。期間有過一次次波動,但藉助於全球化進程,尤其是加入世貿之後的「世界工廠」狂飆期,房產市場也處於高速增長,一兩代人從中受益。很多人就有了「房價一直漲」的所謂經驗,將短期趨勢視為常態,將市場波動誤解為「偶然的偏差」。 他們從未想過,三十多年的經驗,在人類歷史上只不過是一個很短的時期,不但無法定義未來走向,連歷史都無法涵蓋。 對於考公考編的理解也一樣...
社會

馬姆達尼的驚人政治逆襲:紐約選舉夜七大看點

34歲的州議員佐蘭·馬姆達尼於周二當選紐約第111任市長,藉助一股歷史性的熱情浪潮,全美最大城市迎來了世代更替與意識形態變革的時刻。 美聯社在投票結束僅35分鐘後即宣布了結果,這場自6月民主黨初選便埋下種子的政治逆襲終成定局。從初選到大選,馬姆達尼始終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前州長、出身紐約政治世家的安德魯·科莫,以及他身後那些資金雄厚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 周二的選舉結果充分表明,馬姆達尼通過團結年輕選民與皇后區的工薪階層移民社區,成功地建立起全新的支持者聯盟。與初選相比,他在工薪階層黑人與拉丁裔社區的支持率也顯著提升。 以下是選舉之夜的七大看點: 馬姆達尼獲得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紐約市長選舉的最高票。 在全美投票率低迷的時代,周二的紐約市長選舉熱度空前,投票人數接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 超過200萬紐約市民前去投票,這一數字幾乎是四年前市長選舉110萬投票人數的兩倍。在布魯克林、皇后區和曼哈頓的一些地區,投票率直逼總統大選規模。 馬姆達尼直接推動了這場投票熱潮——他成為自1969年約翰·林賽以來,首位在五個行政區獲得超百萬選票的市長候選人(儘管當年總投票數2,458,203人仍略高於本周二的票數)。 馬姆達尼建立了他自己的民主黨人新聯盟。 數十年來,紐約市的民主黨人一直依靠相對固定的聯盟取勝:曼哈頓與布魯克林的白人自由派、黑人與拉丁裔選民、極端正統派猶太社區及少數其他移民群體。 初步計票結果顯示,馬姆達尼重新調整了這一聯盟的結構,他構建的新聯盟可能改變紐約未來數年的政治版圖。 他在布魯克林富裕的「褐石帶」贏得了40至50個百分點的巨大優勢,橫掃曼哈頓北部,並在布魯克林和布朗克斯歷來以黑人和拉丁裔為主的地區以較小優勢獲勝。 科莫則在正統派猶太人選區中遙遙領先,獲得接近80%的選票;同時,他還贏得了曼哈頓和布朗克斯河谷區大量更自由派的猶太選民的支持——這些選民通常都會支持...
社會

在小眾行業,偷摸賺錢的年輕人們

賺錢,從來不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一群年輕人正在無人關注的角落,悄悄開闢屬於自己的財富路徑。 他們不再執著於寫字樓里的職位,而是轉身投向那些看似「不入流」的小眾賽道——在路邊支起的糖葫蘆小攤,為寵物設計新中式服裝,將明星小卡賣到歐洲,甚至把中國人眼中的「丑東西」變成海外爆款。 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生意,為他們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當大多數人還在焦慮內卷時,他們的故事證明:賺錢不一定非要追風口,找准一個小生意,把它做深、做透,小錢也能穩穩地滾成大錢。   奶皮子糖葫蘆火了,一小時賣200串 小石 00年 女 最近奶皮子糖葫蘆火了,我家附近的商圈卻沒人賣。我連夜下單買了材料——熬糖鍋、竹籤、包裝袋一到貨,第二天就開干。從冒出念頭到動手,沒超過24小時。 說出來可能沒人信,我壓根沒專門去學。以前做教育機構銷售,天天被KPI壓得喘不過氣;後來辭職擺過烤生蚝攤,生意也一般。這回就憑網上看到的幾張圖,照著買材料「照葫蘆畫瓢」,沒想到真做成了。 啟動成本挺低,工具加包裝材料一共才300多塊錢。不過在定價上我琢磨了很久,最後定了三檔:基礎款的山楂糯米12塊,水果款16-18塊,最貴的奶皮子系列賣20-22塊。奶皮子確實是原料里最貴的,從一張17塊漲到了30塊,而且一張只能做四串。光這一項,一串的成本就要7塊多。再加上青提、草莓這些本來就不便宜的水果,還有糯米、糖和包裝,算下來每串成本就要十二三塊。我賣22塊,真就是賺個辛苦錢。 第一天出攤,我心裡直打鼓。只做了40多串,扁山楂糯米、青提干噎奶皮、草莓干噎奶皮、菠蘿蜜糯米,每樣都不敢多做。把車推到商圈門口,剛把「奶皮子糖葫蘆」的牌子立起來,就有人圍上來看。結果不到十分鐘,全賣光了。收攤時數了數,950塊,凈賺300多。 從第二天起,我就建了顧客群。每天固定50串接受預訂,保證熟客能吃上,剩下的現場賣。現在每天串180串左右,最高紀錄做到213...
社會

AI跌價900倍,連一瓶礦泉水都比它貴

  【新智元導讀】過去一年,AI模型的價格暴跌百倍!同樣一句話,去年要10塊,現在只要幾分錢。可與此同時,家政、育兒、心理諮詢、維修.....這些「手工活」越來越貴。科技正在瘋狂通縮,生活卻越來越通脹。這不是經濟學笑話,而是Jevons與Baumol共同製造的現實:當機器更聰明,人工就更昂貴。 「LLM的token成本每年暴跌百倍,最高端的模型甚至以900倍的速度在墜落。」 上周,這句話出現在X的一條帖子里。 沒有配圖,也沒有長文論證,只是一串冰冷的數字。 但它像一粒釘子,狠狠釘進了整個AI行業的神經——評論區刷屏的是一句話:「摩爾定律,回來了。」 發帖人是Rohan Paul,一位長期追蹤AI成本曲線的分析師。他總結得更直接: AI的價格,正以人類歷史上任何技術都未見過的速度坍塌。 幾天後,a16z的研究員Alex Danco在回應: 每當一種技術變得更便宜,人類勞動就會更貴。 兩條看似獨立的帖子,意外地組成了一個循環。 AI的價格在下墜,人類的身價卻在上升。技術的通縮,正製造新的通脹。 一暴跌的AI,通脹的人類 過去一年,AI模型的價格幾乎是「自由落體式」下跌。 研究者統計,自2022年底以來,用GPT-3.5等級模型的費用,從每百萬token約20美元,跌到如今的0.07美元——整整便宜了280倍! 不同層級模型的價格坍塌速度存在顯著差異。最弱模型每年約降價9倍,中等約40倍,最強約900倍。 另一份來自a16z的分析也指出,LLM推理成本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下降,堪比摩爾定律的再生。 AI模型價格的時間坍塌曲線。以達到MMLU≥42分的最低價模型為例,成本從2022年初每百萬token 60美元跌至2024年不到0.1美元。 以前一篇生成小說可能要花上幾十美元,如今幾毛錢就能搞定。 AI正在從奢侈品變成「自來水」。用多少都不心疼,甚至會忍不住想多用一點。 可...
社會

紐約和倫敦市長都是南亞穆斯林,共同對抗右翼勢力

據美國紐約市選舉委員會11月4日公布的紐約市長初步選舉結果,美國民主黨籍候選人祖赫蘭·馬姆達尼擊敗紐約州前州長、獨立候選人安德魯·科莫,在選舉中勝出。 34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印度裔市長以及最年輕市長。 祖赫蘭·馬姆達尼(右)和妻子拉瑪·杜瓦吉。視覺中國圖 在馬姆達尼當選前後,輿論將他與同樣是穆斯林、南亞裔的倫敦市長薩迪克·汗進行對比。受英美兩國近10年來政治變化的影響,兩人都支持多元文化。在競選過程中,兩人的對手都極力渲染他們是「極端聖戰分子」,而他們卻更熱衷於宣傳與倫敦和紐約工薪階層民眾的聯繫,以及他們對民眾切身利益的關注。 「我們正處於兩國民粹主義、極右翼勢力抬頭的時刻。」總部位於倫敦的進步派智庫38 Degrees的首席執行官馬修·麥格雷戈告訴《紐約時報》,然而,「汗和馬姆達尼正在尋求利用各自城市的力量來推動進步,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不同尋常且鼓舞人心的。」 《華盛頓郵報》分析稱,由於政治立場迥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馬姆達尼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陷入鬥爭。他或許可以從汗身上汲取經驗,後者政治生涯的持久性和韌性令人印象深刻。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13日,英國倫敦,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和里茲·艾哈邁德出席第69屆倫敦電影節在梅費爾庫宗電影院舉行的《哈姆雷特》放映活動。視覺中國 圖 多元背景影響觀點 汗和馬姆達尼都是移民後代,同為穆斯林政客,但家庭背景有所不同。 汗出生於倫敦,父母是巴基斯坦工人階級移民,他與7個兄弟姐妹住在公共住房裡。 「競選期間,汗作為公交車司機兒子的身份,可能比他穆斯林或巴基斯坦移民之子的身份更為突出。」曾幫助汗進行首次市長選舉的斯里蘭卡裔英國國會議員烏瑪·庫馬蘭說。 馬姆達尼年幼時從烏干達移民到美國,父親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哈茂德·馬姆達尼,母親是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製片人米拉·奈爾。他父親的著作和教學內容,塑造了他...
社會

中國採購量破紀錄,推動印度油菜籽種植面積創新高

拒絕加拿大油菜籽後,中國正加快供應多元化的步伐,加大從澳大利亞、印度等國採購油菜籽。英國路透社11月5日報道稱,中國破紀錄的購買,再加上充足降雨量帶來的利於作物生長的土壤水分,印度油菜籽種植面積大幅增長,預計今年將創下歷史新高。 據報道,印度農民通常在10月至11月播種油菜籽。截至目前,種植面積已達417萬公頃,比去年同期增長13.5%。去年印度油菜籽種植面積為893萬公頃,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790萬公頃。 「農民去年種油菜籽賺了大錢,今年自然種得更多。」印度拉賈斯坦邦齋浦爾頭部交易商阿尼爾·查塔爾(Anil Chatar)預計,今年油菜籽及其近緣作物芥菜的總播種面積將增長7%至8%。 植物油行業組織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SEAI)執行董事梅塔(B.V. Mehta)表示,今年印度國內對菜籽油的需求旺盛,同時中國對油菜籽粕的進口需求也十分強勁。 該協會數據顯示,在4月1日開始的本財年前6個月,中國從印度進口油菜籽粕量達到了創紀錄的48.8萬噸,而上一個財年整年只有6萬噸。 查塔爾指出,國內外對油菜籽粕和菜籽油的強勁需求,使得油菜籽價格持續高於印度政府去年為作物設定的每100公斤5950盧比(約合478元人民幣)的最低收購價。印度政府今年已將新季油菜籽的最低收購價上調4.2%至6200盧比。 「油菜籽的含油量遠高於大豆。如果產量與播種面積同步增長,將有助於放緩印度食用油進口的增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全球貿易公司交易員說。中國對菜籽粕的需求致使印度菜籽壓榨量增加,這也改善了印度國產菜籽油的供應。 印度農民收割油菜籽秸稈。 路透社 作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國,加拿大此前幾乎壟斷了中國進口市場。在2024年,中國進口的639萬噸油菜籽幾乎全部來自加拿大。 但去年,加拿大政府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作為反制,中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
社會

特朗普又精分:要麼拉上中俄一起去核吧

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點「精分」,前腳宣布重啟核試驗,後腳又想拉著中俄「無核化」。 當地時間11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表視頻講話吹噓稱,他在第一任期時全面更新和改造了現有武器,助力美國「擁有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多的核武器」。 講話中,特朗普同時以所謂「其他國家正在測試核項目」為借口宣布,他「已指示『戰爭部』以平等為基礎開始測試美國的核武器」。 另據路透社報道,同日,特朗普在邁阿密舉行的美國商業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又換了一種說法。 「我們是第一大核大國,我不想承認這一點,因為它太可怕了,」特朗普隨即在核問題上做文章,「俄羅斯是第二,中國第三,但他們會在四五年內追上我們。」 特朗普還說:「我們三國可能制定一項無核化計劃。我們會看看這是否有效。」 特朗普當地時間5日發表講話 視頻截圖 特朗普並非首次做出類似表述。當地時間10月30日,他宣布美國將重啟核試驗時就曾聲稱,「美國擁有的核武器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同時將俄羅斯列為第二,中國「落後,但正迎頭趕上」。 此言一出,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震動,各方專家正試圖揣摩其言辭背後的深層含義。 據報道,美俄(蘇聯)兩國在冷戰期間主導了核武器研發,而目前中國正迅速推進自身的核力量建設。目前,美國已簽署但尚未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自1992年以來,美國未進行過任何爆炸性核試驗,但進行了多次「次臨界試驗」,其中至少三次發生在拜登政府時期。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俄羅斯也未進行過任何爆炸性核試驗。 1957年6月24日,美國內華達試驗場進行核試驗 視覺中國 當時,日媒《日經亞洲》報道稱,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美國背離禁止此類核試驗的國際準則,中俄也將不再有理由遵守這些原則。 美國《紐約時報》則發布長文,猛批特朗普這一出人意料的聲明勾起了人們對冷戰最黑暗時期的回憶。那時候,美國和蘇聯經常進行新武器的爆炸試驗,起初在大氣層和外層...
社會

聽證會上,特朗普關稅政策遭美國高院大法官圍攻

隨著事關全球經貿前景的「特朗普關稅案」周三在美國高院開庭審理,大法官們接力拋出的質疑論調令市場對這項關鍵政策的前景愈發看衰。  作為美國高院開庭的背景,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今年5月就小企業主和美國12州所提訴訟裁定,特朗普無權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以及其他的同類關稅。隨後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8月維持原判。 據悉,在周三逾兩個半小時的辯論中,美國高院的大法官們輪番對雙方代表提問。整體節奏表明,多數大法官對政府依靠宣布緊急狀態來無限制地實施大範圍全球關稅感到疑慮。 倍受關注的是,在美國高院的保守派多數中,多名關鍵成員對關稅合法性公開提出質疑。 美國高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庭審中表示,這些關稅是「對美國人徵稅,而徵稅歷來是國會的核心權力」。羅伯茨同時表示,本案應受「重大問題原則」約束——聯邦機構在採取具有深遠經濟或政治影響的行動時,需要國會的明確授權。 另一名保守派大法官戈薩奇,也對美國政府代表聲稱國會已經授權特朗普實施關稅提出質疑。 按照特朗普政府的邏輯,《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總統一系列工具以應對國家安全、外交和經濟緊急情況。其中有一項關鍵條款寫明總統可以為應對危機「規範財產的進口」。 戈薩奇當庭質疑稱,如果國會可以將其徵收關稅的憲法權力委託出去,那它還能委託什麼? 他問道:「如果那成立,那國會又有什麼理由不能幹脆把所有監管對外貿易的責任——甚至是宣戰權——統統交給總統呢?」 另一名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也追問道:「你能指出法典中其他任何地方,或者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有把『規範進口』這個片語用來賦予徵收關稅權力的嗎?」 戈薩奇和巴雷特也質疑,如果美國高院裁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總統徵收廣泛關稅的權力,那美國國會是否還能通過投票撤回關稅。 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會參議院以51票贊同、4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要求取消特朗普政府4月初推出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