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關稅調降「先決條件」? 美要韓聯手遏制中國造船業
中國造船業已輾壓美國,全球市佔率逾50%。(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美國8月1日起對韓國課徵25%的關稅,路透報導,韓國官員11日透露,美國希望南韓透過可能的合作,共同反制中國在造船領域上的擴張。美國亦要求首爾增加對美國投資,並採購美國能源與農產品,以交換對25%對等關稅的協商。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政策協調處處長張承吉,在一場由國會議員主持的論壇上說,「美國對於中國在造船領域的市佔率擴展有危機感,正將韓國視為是戰略夥伴」。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表示,美國要求首爾「在其他領域上」加入遏制中國的行動,作為雙方在造船方面合作的「先決條件」,他沒有進一步詳述細節。他之後澄清,造船領域就是美國希望聯手首爾,對抗中國的潛在領域。他也說,美國在降低汽車、鋼鐵等特定產業關稅,表達保留立場。他補充,美國亦要求首爾增加對美國投資,並採購美國能源與農產品,以交換對25%對等關稅的協商,「然而擴大農產品進口對南韓而言,是高度政治敏感性的問題」。華爾街日報報導,2002年中國造船廠生產的商船總噸位僅佔全球8%,當時中國國家總理朱鎔基設定國家目標,希望中國成為全球第一的造船大國,去年中國造船廠交付的商船噸位佔全球53%居冠。今年初,時任美國貿易代表的戴琪公布301條款調查結果說,美國商用造船業從1975年全年建造70艘船銳減至如今不到5艘,而中國現在每年建造1700艘船。她說,「北京針對這些產業打造其主導地位,破壞了公平與市場導向的競爭,加劇經濟安全風險,並成為美國產業復興的最大障礙」。BRS船舶經紀公司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國造船業共交付6765艘商用船隻,其次為日本的3130艘,韓國2405艘,而美國僅37艘。為此,美國亟欲拉攏日韓,以使美國的造船業再次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