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11次道謝」換來歷史性轉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昨(18)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會晤較上次有極大變化,不但從著裝到會後的記者會的表態都發生了重大轉變。他明確表示:「烏克蘭不再堅持將停火作為繼續談判的先決條件」,強調「關鍵不在於戰鬥暫停,而在於擁有安全保障的真正和平」。這一表態與其在峰會上「11次道謝」的謙遜姿態形成了完美的戰略銜接。這種策略轉變的深層邏輯在於,澤倫斯基已經充分理解了川普的決策模式:川普重視的不是傳統外交的繁文縟節,而是能夠產生「交易成果」的實質性進展。因此,澤倫斯基巧妙地將焦點從程序性的「停火」轉向實質性的「安全保障」。澤倫斯基停火鬆口:從絕對前提到靈活策略的重大轉折更引人注目的是,澤倫斯基表示他已準備好與普京舉行「任何形式」的會晤,並強調「會晤不應該設置任何條件」。他說:「我無條件地認為,我們應該舉行會晤。」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這種「無條件會晤」的表態展現了極大的政治勇氣,但更重要的是體現了精明的政治計算。通過主動釋放善意,澤倫斯基實際上是在為川普的斡旋創造條件,同時也為自己在未來談判中爭取道德高地。澤倫斯基堅持「領土問題只能在他和普京會談時才可以討論」,這一表態既呼應了川普「領土留給我跟普京直接談」的設想,又保持了烏克蘭在主權問題上的自主性。這種議題分割策略體現了高度的外交智慧:讓川普在程序設計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實質內容上保持烏克蘭的決定權。同時,澤倫斯基也直言不諱地指出烏克蘭對「額外資金」的迫切需求。他強調:「我們需要額外資金,我會設法籌措。為此,我們的歐洲夥伴需要理解,必須在一段時間內找到資金來源。」他將資金支持納入安全保障的一部分,體現了對現代戰爭本質的深刻理解:軍事能力與經濟韌性密不可分。圖為2025年8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