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 9 月

國際

川普被普廷耍了? 克宮潑冷水拖延「普澤會」
國際

川普被普廷耍了? 克宮潑冷水拖延「普澤會」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俄羅斯總統普廷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峰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會。(資料照,法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推動俄羅斯與烏克蘭領導人舉行雙邊峰會之際,克里姆林宮19日對此前景大潑冷水,淡化了立即會談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歐洲盟友則對普廷的誠信表達了「最大程度的懷疑」。川普坦言普廷可能並不想達成協議根據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BBC News) 報導,川普在白宮峰會後,似乎對促成「普澤會」的複雜性有了新的認識。他19日坦言,可能普廷並不想結束敵對行動。川普表示:「我們將在未來幾周內搞清楚普廷總統的情況。他有可能不想達成協議。」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的疑慮,隨即被俄方的表態所印證。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重彈舊調,稱任何會晤都必須「逐步」準備,從專家層級開始。俄駐聯合國副代表更向BBC表示,會談不應是「為了開會而開會」。據報,普廷甚至向川普提議,可由澤倫斯基前往莫斯科會談,此一提議被視為烏克蘭絕不可能接受的選項。相對於川普的謹慎樂觀,歐洲盟友的態度則悲觀得多。法國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19日形容普廷是「一頭在我們家門口的食人魔」,並對其和平意願表達了「最大程度的懷疑」。芬蘭總統史塔布 (Alexander Stubb) 也表示,普廷「極少能被信任」。儘管前景堪憂,由英法主導的「意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仍持續推進具體計劃。唐寧街發言人表示,盟國團隊將在未來幾天與美方會面,以「進一步強化提供強健安全保證的計劃」。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砸錢翻轉人生 日本模特兒公開整形「前後對比」

  在醫美盛行、外貌焦慮蔓延的時代,日本28歲模特兒兼網紅平瀬あいり,憑藉驚人的毅力,砸下高達2600萬日圓(約美元1.76萬)的整形費用,徹底改變人生。  她近日在社交媒體公開整形前後的對比照,直言「如果20歲就有現在的臉,人生會更輕鬆」,掀起熱烈討論。  綜合日媒報道,平瀬16歲就開始半工半讀,打過搬家工人、當過保全,靠著辛苦打工一點一滴存錢,才完成多次整形手術。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她坦言,過程中最難熬的是削骨手術,但也指出,如今的外貌並不是單純花錢就能得到,而是靠多年努力與承受手術痛苦,一步步累積出來的成果。  她也談到童年的陰影,表示小時候曾被母親冷嘲「生下你是錯誤」,這句話深深刺痛她,成為下定決心改變外貌的重要原因。  多年努力後,她成功從素人走上舞台,成為時尚雜誌《姊ageha》的模特兒,也因為在格鬥賽事《Breaking Down》擔任舉牌女郎受到矚目,後來更跨足實境戀愛節目《愛的鬣狗》第二季,逐漸打開知名度。  她在最新貼文中更強調:「比起買名牌包,先投資一張可愛的臉才划算,年輕就是最大的武器,想努力就要趁現在。」這番直白髮言馬上在網路引爆兩極討論,許多網友留言力挺,「這真的是她努力的結晶」、「有這樣的毅力才厲害」、「花錢整形還要忍受痛苦,真的不簡單」。但也有人質疑,「外貌可以改變,但內在才是關鍵」、「醫美風險高、維護成本也驚人,別亂跟風好」。28歲的平瀬あいり公開整形前後的對比照。(圖擷取自社交媒體「X」)...
「普澤會」有望? 白宮:普廷已承諾會晤澤倫斯基
國際

「普澤會」有望? 白宮:普廷已承諾會晤澤倫斯基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19日在白宮記者會中提到,普廷已承諾和澤倫斯基會談。(歐新社)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8日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歐洲多位領袖也一同參與會談,會後川普著手安排澤倫斯基與俄羅斯總統普廷會面,後續也可能進行美俄烏三方峰會。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19日在白宮記者會中提到,普廷已承諾和澤倫斯基會談。綜合外媒報導,李威特指出,川普總統與普廷通話,普廷同意開始推動和平進程的下一階段,也就是和澤倫斯基會面;若有需要,未來還會舉行普廷、澤倫斯基與川普的三方會談。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威特提到,美國副總統范斯、國務卿魯比歐以及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將繼續與俄羅斯及烏克蘭協調,儘快促成會談,「兩國領導人都表示願意坐下來談判,因此我們的國家安全團隊將幫助兩國做到這一點」。李威特強調:「我可以向你保證,美國政府正在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合作,在此刻持續推動,讓這場雙邊會談得以實現。」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北京頭號公敵現身烏克蘭前線

  被譽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同時也是中國最知名的異議藝術家艾未未,近日驚現烏克蘭哈爾科夫北方的戰鬥前線,與烏軍士兵並肩合影。他的到來,不僅是烏克蘭文化界的盛事,更是對全球藝術與政治領域,投下的一枚震撼彈。  據烏克蘭媒體《Obozrevatel》報道,這組震撼的照片,是由目前正在烏克蘭武裝部隊服役的俄羅斯行動主義者、前獨立媒體《Mediazona》發行人維爾季洛夫(Pyotr Verzilov)所發布。照片中,艾未未身穿烏軍「憲章」作戰任務第13旅的特色T恤,與前線軍人站在一起。艾未未本人也按贊並留言,證實了照片的真實性。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艾未未此次親赴戰地,是為了籌備他即將於9月14日在基輔登場的全新藝術計劃。這場名為「三個完美比例的球體與塗成白色的軍事迷彩」的展覽,旨在反思現代戰爭的本質、事實的掩蓋與意識形態的操縱。  展覽中的白色軍事迷彩,象徵著言論審查與試圖「洗白」現實的企圖。艾未未稱,此計劃是一場「關於戰爭與和平、理性與非理性的對話」。  作為全球藝術界最耀眼的人物之一,艾未未同時也是對抗極權、爭取自由的象徵。他因其人權行動與對中國政府的尖銳批評,而長期遭受北京當局的迫害與打壓。此次他親身踏上烏克蘭前線,以藝術為武器,無疑是他對抗極權暴政鬥爭的延伸。艾未未(左)身穿戰術背心與烏軍並肩合影,展現親赴戰地的決心。(圖:Instagram@petyaverzilov)艾未未換上藍色外套,與俄羅斯行動主義者維爾季洛夫一同出現在烏克蘭戰地附近。(圖:Instagram@petyaverzilov)...
國際

頓涅茨克激戰俄軍慘敗

  近期,烏克蘭軍方在頓內茨克地區持續對俄羅斯侵略軍展開反攻,取得多項進展。  據烏克蘭第 79 和第 82 空中突擊旅影片顯示,烏軍傘兵部隊成功解放了佐洛季科洛迪亞茲村和佩特里夫卡村。俄軍在此次衝突中遭受重大人力和裝備損失,包括部分步兵被俘,並轉入交換基金。  此外,第 429 阿喀琉斯無人機團也展現戰力,摧毀了俄軍的現代化坦克 T-90M「進步」,並擊毀另一輛坦克、一輛 BM-21 冰雹多管火箭車、一輛虎式裝甲車及一輛卡瑪茲運輸車。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烏克蘭軍方強調,儘管俄羅斯侵略軍多次發動攻勢,烏克蘭部隊仍有效守住並收復多處陣地,展現強大的抵抗能力。  此外,斯洛伐克國家石油運輸公司(Transpetrol)近日證實,該國已暫停通過「德魯日巴」(Druzhba)輸油管的石油運送。此次停運與烏克蘭總參謀部確認的最新襲擊事件有關。據悉,8 月 18 日夜間,烏克蘭無人機部隊襲擊了俄羅斯坦波夫州的「Nikolskoe」抽油站,導致設施起火,並使德魯日巴輸油管的石油運輸全面停止。     8月19 日,匈牙利與斯洛伐克指責烏克蘭對輸油管實施攻擊,認為此舉直接導致兩國石油供應中斷。匈牙利外交部長彼得·西雅爾多稱,這是對匈牙利能源安全的不可接受打擊,並暗示可能試圖將匈牙利捲入戰爭。  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西比哈則對此作出尖銳回應:「彼得,是俄羅斯,而不是烏克蘭,挑起了這場戰爭,並拒絕結束它。多年來,匈牙利一直被告知莫斯科是不可靠的夥伴,但仍選擇依賴俄羅斯。現在,你可以向你在莫斯科的朋友抱怨甚至威脅了。」  此外,烏克蘭南部城市敖德薩附近的亞塞拜然 SOCAR 油庫也遭到襲擊。巴庫官員指出,這不再是偶發事件,而...
才剛譴責種族歧視!南非部長卻被控曾對黑人使用不敬字眼
國際

才剛譴責種族歧視!南非部長卻被控曾對黑人使用不敬字眼

南非體育、藝術和文化部長麥肯齊被指控污辱黑人。(路透檔案照)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非體育、藝術和文化部長麥肯齊(Gayton McKenzie)爭議不斷,先前曾指控有播客節目發表種族歧視言論,近日卻被指出,他也曾在社群媒體上以「Kaffir」(奴隸)稱呼黑人,引發許多人不滿。綜合外媒報導,南非體育、藝術和文化部長麥肯齊向來以勇於表達自己看法聞名,先前曾公開批評由一群年輕黑人組成的播客節目,表示內容有詆毀有色人種的言論,導致該集片段遭到移除。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後該節目遭到麥肯齊所屬的愛國聯盟黨(Patriotic Alliance)寄律師函並立案調查,目前節目已從平台上被移除,但還是引發南非人權委員會(SAHRC)關注,近日該委員將會調查此事件。然而,事後有人發現,麥肯齊在10多年前曾在X(原推特)上多次稱黑人為「Kaffir」,這是對黑人的羞辱性的字眼,造成廣大民眾不滿,而他很快公開道歉,強調自己體內同樣有黑人血脈,過去也有參與過種族隔離運動。但他幾天後又撤回道歉,聲稱部分貼文是偽造的,即使自己受到調查也不會道歉。此番言論再度引起民眾撻伐,有人批評,麥肯齊的言行充滿爭議,不去檢討自己,反而一直抓著他人的失言不放,也有人認為麥肯齊應該退出內閣,因為他重新揭開了種族隔離的傷疤,讓這個國家再度面臨分裂的危險。對此,南非人權委員會也提到,麥肯齊必須在20日前為自己的言論做出說明,同時須刪除所有相關貼文,並誠懇地向大眾為此次事件道歉。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烏克蘭安全保障問題 這「3種」部隊成可能方案

18 日,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及多位歐洲領導人在華盛頓舉行白宮峰會,會中頻繁討論「安全保障」議題,以確保俄羅斯不會再次入侵烏克蘭。據《紐約時報》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曾提出,計劃組建一支由「自願聯盟」組成的部隊,在停火或和平協議達成後駐紮烏克蘭,但目前尚無公開資料說明該部隊的具體組成。軍方官員指出,這支部隊的外觀與規模對威懾效果至關重要。其中一個構想是建立一支全面的「維和部隊」,預計將配備武器以支援烏克蘭軍隊,僅用於防禦,目的是讓克里姆林宮在考慮是否與北約士兵發生衝突時有所顧忌。不過,形成有效威懾力可能需要數萬名士兵。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另一個方案則是組成規模較小的「絆網部隊」,防禦能力有限,但理論上可以讓俄羅斯不敢隨意對駐烏歐洲人員採取行動。然而,軍方警告,這仍是一個未經檢驗的理論,存在高度風險。第三種可能性是建立「觀察員部隊」,規模僅有數百人,主要任務是監測並報告軍事動向。但這類任務也可透過衛星與地面攝影系統完成,且部隊規模不足以提供防禦。報道指出,無論哪種形式的部隊,川普尚未承諾增派美軍,而部隊增派的具體安排,很可能取決於停火或和平協議的進展情況。英國首相斯塔默曾提出,計畫組建一支由「自願聯盟」組成的部隊,在停火或和平協議達成後駐紮烏克蘭,但目前尚無公開資料說明該部隊的具體組成。   圖:翻攝自X帳號@TheInsiderPaper北約部隊。(示意圖) 圖 : 翻攝自推特18 日,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及多位歐洲領導人在華盛頓舉行會晤,會中頻繁討論「安全保障」議題,以確保俄羅斯不會再次入侵烏克蘭。   圖:翻攝白宮臉書...
川普排除戰後美軍駐烏 專家:單憑歐洲嚇不住俄
國際

川普排除戰後美軍駐烏 專家:單憑歐洲嚇不住俄

川普總統13日在甘迺迪中心發表談話。(美聯社) 川普總統19日受訪表態,俄烏終戰後,美國不會派兵協防烏克蘭,引發外界質疑這對戰後嚇阻俄羅斯的威力。專家指出,缺乏美國的北約,幾乎不會對俄構成太大威脅,恐影響歐洲減少派兵,嚇阻力打折;若有美軍則讓歐洲更好交代,同時鼓勵其他國家跟進。不過,即便美國不派地面部隊,若能提供後勤、情報與空中支援,仍能在戰後維和發揮關鍵輔助。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川普排除美軍駐烏是意料之舉,但部分俄烏專家認為,這樣的立場可能導致歐洲派兵減少,同時限縮未來對俄的嚇阻力,尤其是在部分歐洲軍隊面臨資源有限,且歐陸捍衛烏克蘭的政治意願逐漸分化的背景下。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吉爾斯(Keir Giles)解釋,若有美國參與可容易嚇阻俄方,「沒有美國,事情會困難得多」。加州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俄國暨東歐專家厄玻爾(Hilary Appel)表示,美軍駐烏一來讓歐洲能更好交代派兵的正當性,也能鼓勵其他國家跟進。 倫敦國王學院國防問題研究員米隆(Marina Miron)說明,安全保證的重點是嚇阻俄再次入侵,兵力的數量與部隊密度皆為關鍵。志願聯盟不等於整個北約,米隆直言,「務實一點,沒有美國,北約對俄並不構成太大威脅」。 不過,專家認為,美國的空中支援在維和上仍能發揮關鍵輔助。 川普未具體說明如何透過空中行動協助烏克蘭,但米隆表示,這類協助可能包括為歐洲軍隊提供後勤支援與物資補給。另一種空中支援方式則可能是作戰行動,包括戰鬥機攻擊地面部隊,但這個可能性不高,因為這些安全保證理應是在戰爭結束後才啟動。 智庫CNA海軍分析中心俄國專家戈倫柏格(Dmitry Gorenburg)指出,歐洲一大問題是資源有限,如果能由美國提供後勤、空中監控及相關情報,整個行動更可行且可延續。 與此同時,專家認為,安全保證強不強,關鍵還要看歐洲敢不敢硬起來對抗俄羅斯,否...
與台斷交獲神秘中資大筆投資 澳洲專家:諾魯可能被耍了
國際

與台斷交獲神秘中資大筆投資 澳洲專家:諾魯可能被耍了

諾魯外交部長安格明(右)11日在北京與「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總公司」,簽署1份價值6.5億美元的經濟發展協議。(取自諾魯共和國政府臉書)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澳洲19日表示,將針對太平洋島國諾魯是否因與1家中國公司簽訂高額商業協議,而違反雙方的安全條約,展開調查。但澳洲媒體和太平洋事務分析家認為,該家中國企業名不見經傳,投資規模又大到令人質疑,諾魯若非基於政治宣傳目的,就是可能「被耍了」。綜合法新社與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諾魯外交部長安格明(Lionel Aingimea)上周前往北京,與「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總公司」簽署1份價值6.5億美元(約195億台幣)的經濟發展協議。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諾魯政府發布的聲明,該公司將投資諾魯的再生能源、磷礦業、海洋漁業與海上基礎設施、水資源與環境系統、現代農業系統、生態旅遊、綠色交通系統、醫療及文化交流平台。聲明還聲稱,該公司的「規劃團隊」將於10月前往諾魯,擬定投資「路線圖」。但諾魯政府並未提供該聲明以外的任何其他訊息。諾魯去年突然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北京,令許多觀察家感到意外。澳洲太平洋島國事務部長康洛伊(Pat Conroy)表示,正在研究該協議是否違反坎培拉去年與諾魯簽署的安全條約,「尤其是第5條」;「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條約,有助於使我們成為諾魯首選的安全合作夥伴。」澳諾兩國去年12月宣布,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安全條約,有助於坎培拉削弱中國日益增長的區域影響力。根據該條約,諾魯在簽署任何涉及海上安全、國防與警務的雙邊協議前,必須徵得澳洲同意。諾魯還同意,如果其他國家尋求籤署協議,以取得對港口、機場等關鍵基礎設施或銀行業的使用權,必須先與澳洲磋商。做為交換,澳洲將提供諾魯數千萬美元資金...
國際

烏軍長驅直入!俄中將在俄境內遭「斬首」

  烏克蘭戰場再傳重大戰果!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GUR) 證實,烏軍成功襲擊了俄羅斯境內庫斯克地區的一支俄軍縱隊,導致俄軍北方集團軍副司令、中將埃阿巴契夫 (Esedulla Abachev) 身受重傷。  根據烏克蘭軍聞網站《Militarnyi》報道,烏克蘭情資指出,這起攻擊發生在8月16至17日晚間,目標是位於雷利斯克—霍穆托夫卡公路上的俄軍縱隊。開源情報 (OSINT) 分析人士稱,打擊地點靠近朱里亞蒂諾 (Zhuryatino) 聚落。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烏方情報報告,阿巴契夫在攻擊中傷勢極為嚴重,手臂與腿部均遭截肢,已被緊急以飛機疏散至莫斯科。報道雖未透露烏軍使用的武器類型,但推測很可能是高精準火箭炮。  阿巴契夫是俄軍一名資深指揮官,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前,曾指揮中央軍區的第二近衛合成集團軍,並曾參與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此次在俄羅斯本土上遭精準打擊並重創,是對俄軍高層指揮鏈的一次沉重打擊。  這起成功的「斬首」行動,發生在俄軍持續對烏東波克羅夫斯克等地發動猛攻之際。今年7月10日,烏軍也曾以一次成功的打擊,擊斃了俄軍一名旅長與一名參謀長。遭烏軍重創的俄羅斯北方集團軍副司令、中將阿巴契夫(Esedulla Abachev)。(圖:俄羅斯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