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4 10 月

中國

中國

知情人:宗慶後有個孩子2017年出生 生母是…

據鳳凰網財經報道,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透露:1. 在2018年宗家為宗慶後去世的父親宗啟𫘧編寫年譜,由此確認在宗馥莉之外,宗慶後還有6個孩子。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2. 宗慶後與娃哈哈元老杜建英育有三名子女,宗繼昌為1996年出生、宗婕莉為1998年出生、宗繼盛出生年份網傳有誤,目前具體年份不詳。在杜建英之前,宗慶後早年還與一名員工生有一女,後母女定居美國。而網傳的2017年出生的孩子生母為另一名年輕員工,此外還有一位孩子尚未曝光。3.2009年,宗慶後父親曾希望將杜建英之子宗繼昌列入家譜,但顧慮公眾形象影響未實施。4.2000年前後,宗慶後與原配施幼珍(宗馥莉生母)離婚。2005年前後,與杜建英登記結婚,但後續已離婚。5.宗馥莉曾以絕食的方式逼迫父親妥協。日前,一場圍繞遺產的風暴席捲而來。三位自稱是宗馥莉「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已在香港、杭州兩地提起訴訟,要求拿回信託資金,分割並繼承宗馥莉名下持有的娃哈哈集團29.4%股權。據報道,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的弟弟宗澤後,也是宗馥莉的親叔叔表示:宗馥莉胸懷不夠大,既然你繼承了父親的一切,就沒必要趕盡殺絕,他們畢竟也是她父親遺留下來的,即使父親沒有遺產給他們,她也有義務負責起來,更何況他父親給他們的遺產,她也想歸己所有,不夠厚道。也不知她怎麼想的,要那麼多錢幹嘛?天堂又不能使用。上次我在她父親逝世時就說過:要低調、要做好事。其他人說我這個叔叔背刺她,再這樣下去全毀在她手裡。談起宗馥莉的性格,宗澤後甚至直言,「她從小就很自私,六親不認。」知情人士:宗慶後,不止這四個孩子「宗慶後還有其他孩子」3位知情人士向鳳凰網《風暴眼》澄清了關於宗慶後子女的網路傳言。據多年與宗家打交道的劉洋表示...
中國

台灣總統過境 美國務院:符合慣例

日前有報道指出,鑒於《川習》會正安排中,美國可能會重新考慮讓台灣總統過境的慣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今天重申,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符合以往慣例及長期政策。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下午在例行記者會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台灣總統等高層官員過境美國符合以往慣例,並完全符合一貫的政策。 這類過境安排會考量訪客的安全、舒適、便利與尊嚴。聯合新聞網日前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賴清德總統預計8月到中南美洲友邦國事訪問,出訪行程將過境紐約及德州達拉斯。 賴清德將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與貝里斯3個邦交國。台駐美代表處對此表示,目前沒有相關資訊可分享,後續如果有確切安排,將由總統府適時對外公布說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 路透...
中國

杭州成立專班 介入宗慶後遺產糾紛

近日,娃哈哈集團現任董事長、宗慶後之女宗馥莉被3名自稱同父異母弟妹起訴,引發關注。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7月17日,據媒體報道,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前期也接到了很多相關電話和投訴,我們一直在處理,已經有(成立)專班在介入處理,我們也希望儘快能處理這個事情。」 對於專班是否為上城區財政局牽頭,該工作人員表示,上城區財政局內部也只有個別人知曉,「不好給你更進一步的答覆。」此前娃哈哈方面向媒體透露,家族內部事務,與公司運營、業務無關,公司不會提供任何答覆口徑或相關回應。工商信息顯示,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娃哈哈集團」)大股東為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下屬二級企業杭州市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北京時隔10年推城市更新 專家:飲鳩止渴

中國時隔 10 年重啟」中共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會中提出 7 個方面的城市工作重點,包括現代化、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城市; 對此,專家認為根本是「換湯不換藥、飲鳩止渴」,且稱中國房地產正「苟延殘喘」。中國知名評論員蔡慎坤表示,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於本(7)月14至15日在北京舉行,陣容、陣仗不可小覷。 他說,除了中箭落馬的何衛東外的所有中央政委、全體中央書記處書記及國務委員、劉振立及張升民 2 個中央軍委、中央各機關一把手、國務院各部委一把手,還有各省市自治區黨政一把手都出席了,可見會議相當特殊、重要。該會議聚焦「推進城市更新」、推進城中村、危舊房改造,還有加強社會治安整體防控等等。 中共官媒先前報道指出,中共建政以來,僅在1962、63、78及2015年召開。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蔡慎坤在接受採訪時進一步指出,中共2015年由李克強主導推出了《棚戶改造計劃》(聚焦城鎮中歷史遺留的集中成片危舊住房),搞城鎮化。 他說:「現在推 7 大工作重點,實際上就是在搞『房地產』。」總之,就是把李克強所推動失敗的「棚戶計劃」,改頭換面再來一次。另一名知名評論員唐靖遠也指出,會議核心還是房地產的問題。 他說, 2015年會議一直到2018年是「棚改的高峰期」,雖然推動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但卻造成「地方債務」劇烈增加,至今仍未解決。2025年7月15日的數據指出,中國70座城市6月份的新房、二手房的房價繼續下跌。 唐靖遠認為,中共的「棚改2.0」不過就是「飲鳩止渴」,即使短期之內能夠奏效,最終也會加大地方債務壓力。 美國聖托瑪斯(University of St. Thomas)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則指出,此舉只是「具欺騙性的大內宣手...
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 意外推高全球氣溫
中國

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 意外推高全球氣溫

17日出版的絕大多數法國日報頭版關注的新聞焦點繼續圍繞法國政府公布的2026年預算計劃的話題展開,取消公共假日的建議成為預算爭議的焦點之一。贊同者認為這是糾正公共財政的必要措施,而反對者則表示這些措施缺乏公正。各報關注的其他國內和國際新聞內容還有:雷諾汽車股市崩盤,周三股價暴跌18%,加劇市場緊張情緒;歐盟警方聯合多國成功搗毀親俄黑客組織«NoName057(16)»;川普突然轉變援烏立場,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導彈。 關於中國,《費加羅報》披露: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卻意外地加劇了全球變暖。 中國的反污染鬥爭推高了全球氣溫 《費加羅報》在科學版頁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揭示中國的反污染鬥爭推高了全球氣溫。 文章作者指出: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尤其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雖然改善了公共健康狀況,卻意外地加劇了全球變暖。 空氣污染每年在全球導致數千萬人的死亡。但矛盾的是,它也有一個「積極」作用:因為大氣中的硫顆粒能形成一種類似巨大遮陽傘的屏障,漂浮在雲層上方,反射部分太陽輻射,從而減緩地球升溫。 中國政府自2000年代末起,開始大力治理空氣污染,特別是針對燃燒煤炭和重油時釋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硫。這類污染物是導致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這類污染物每年在中國造成約200萬人過早死亡。 中國大力減排成效顯著,過去十年間,東亞地區的二氧化硫排放減少了近三分之二。 與此同時,「全球變暖也在加速」。有關方面專家所做研究顯示:在諸多導致氣溫超預期上升的原因中,中國為減少二氧化硫污染所做努力是「最有力的假設」。2010年以來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下降,每年導致全球升溫0.07°C,累計約0.1°C。 研究認為:反污染措施帶來的「反直覺」效應似乎不止體現在氣溫變化上。中國對污染的治理還可能改變了東南...
中國

娃哈哈家族內鬥與國資「失語」

一場價值21億美元的遺產訴訟,令娃哈哈再度陷入風暴中心。此前,香港高等法院對一起財產糾紛案進行了內庭聆訊,被告為娃哈哈現任董事長宗馥莉及一家英屬維京群島公司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原告則為三名自稱其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作為創立近四十年的中國飲料品牌,娃哈哈集團的所有權結構歷來錯綜複雜,此次家族成員圍繞境外資產的爭奪,將家族秘聞逐一牽出。與此同時,作為娃哈哈集團最大股東的地方國資,則在紛爭中表現出持續的「沉默」。境外遺產之爭《每日經濟新聞》披露的香港法庭文件顯示,三位原告要求凍結一個以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名義在香港滙豐銀行開設的賬戶,並限制宗馥莉處置或轉移其內的資產。該賬戶餘額在2024年初約為18億美元,截至同年5月已有逾108萬美元資金轉出。法院已發出臨時禁止令,並要求宗馥莉就資金流向作出書面說明。根據香港高等法院簽發的法庭正式命令,宗馥莉及Jian Hao Ventures被明令不得以任何方式處置、轉移或減少該滙豐賬戶中自2024年2月2日以來的任何資產或其可追蹤收益。同時,兩被告需在命令送達後7日內披露以下詳細資料:賬戶最新餘額、資金是否轉移、去向與處理過程,尤其包括2024年5月31日賬單中標明已轉出的108.5萬美元流向,上述信息須在14日內提交正式誓章(宣誓書)並交予原告律師事務所。《環球時報》援引相關報道顯示,原告稱,宗慶後在世時曾承諾為他們每人設立價值7億美元的信託,總計21億美元,並指示下屬協助在滙豐設立賬戶,甚至為資金不足部分安排換匯。他們聲稱信託受益權至今未被兌現,要求宗馥莉履行承諾、支付利息並賠償資金貶損。宗...
中國

「誰殺死了愛情」?中國社會的男性焦慮

一名快遞員愛上了一個女主播。女主播引誘他,榨乾他的積蓄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心碎之下,他改頭換面成為一名成功商人,決心向這類女人復仇。這是《撈女遊戲》的劇情,它是中國最熱門也最具爭議的電子遊戲之一。這款互動遊戲於6月推出後大獲成功,在全球遊戲平台Steam中國版的排行榜上一度位居榜首。其宣傳語「是誰,殺死了愛情?是撈女殺死了愛情」在中文社交媒體上掀起軒然大波。玩家扮演「情感詐騙獵手」,在戀愛關係中周旋,既要識破騙局、守護錢包,也要保護自己的心。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遊戲社區版塊中,一條獲贊頗多的評論稱其為「我們這代中國大陸男性的悲歌」。另一條則宣稱:「男人,絕不後退一步,這是決死的鬥爭。」這款遊戲吸引了心懷不滿的年輕人的熱情,同時也遭到了其他方面的猛烈抨擊。它被抨擊為厭惡女性。一些男性玩家抱怨遊戲迎合了中國政府對結婚率和出生率急劇下降的擔憂。圍繞《撈女遊戲》的爭論揭示了中國男性內心深處的怨恨,以及對愛情、婚姻和經濟安全的廣泛社會經濟焦慮。近年來,高昂的房價、不斷惡化的就業市場和有限的社會流動性加劇了停滯感,讓許多中國年輕男性心灰意冷。經濟不景氣與對約會、婚姻和男子氣概的焦慮交織在一起,滋生出一種情感上的絕望感。中國互聯網上充斥著男性的怨言,他們說在戀愛關係中感覺自己淪為了「行走的錢包」,從而延續了一種受害者的感覺。出於對經濟、就業、高婚姻成本和性別失衡的焦慮,許多年輕人不願結婚生子。去年,有610萬對夫婦登記結婚,比前一年下降了21%,不到2013年的一半。「經濟下行是真實的,就會有焦慮情緒,」北京的一位視頻製作人說,因擔心遭政府報復,他僅透露自己姓黃(音)。他在採訪中稱這款遊戲是「很廉價很投機的產品」,「很精準切中了中國目前劇烈的兩...
中國

日經:北京防範習擴權 地方聞風跟進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自從2012年掌權以來,陸續在中央層級設立了許多委員會和領導小組,看似是推動重要政策協調,強化施政效率的手段,但由於此類小組領導人皆是由習近平兼任,因此實際上被外界視為是其擴權專政的工具。但在今年6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名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規範之後,長期觀察北京政局的日經亞洲資深撰稿人中澤克二認為,目前中共內部似乎正開始對習近平過於集權的情形展開壓制,且由包括浙江、上海、山東等具標誌性地位的地方政府組織,隨即開始「學習」該條例內容的情況看來,地方對於北京的風吹草動甚為敏感, 因此未來中國政治結構恐將有所變化。根據中澤克二所撰寫的專文,中共政治局在6月30日召開的會議,是自從今年4月以來的首度集會,且中國官媒在報道中,明確指出主要議程便是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其目的則是在「規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立、職責和運行」,同時強調有關協調機構應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似乎對習近平攬權行為具有針對性,但相關報道中或是有關部門並未對該條例內容或細節有所揭露。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根據熟知中國政經情勢的消息人士透露,早在6月上旬開始,中國地方高層似乎就開始嗅出北京的風向有變,且包括與習近平關係匪淺的浙江、上海等地都開始跟進,這樣的發展格外令人關注。 其中,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會於本月15日召開會議,由省委書記王浩主持政治局《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的學習會,更針對該條例進行補充說明,強調中央的決策、審議與協調機制必須精簡規範,立下黨內體制運作的界線。專文指出,在習近平於2012年掌權之後,中共內部組織的權威地位不斷獲得提升,使其具有干預政府人士、預算在內等重要政策的能...
中國

中國能否成為「自由貿易旗手」?

近年來,美國與多邊協定和自由貿易體制保持距離,傾向保護主義。相反,中國卻在國際社會扮演「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捍衛者」的角色。例如,在2021年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明「支持經濟全球化」,呼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但是,實際上中國所採取的通商政策和外交手法卻大相徑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補貼政策的不透明性、對國有企業過度扶持、不履行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的通報義務,以及採取近似經濟威脅的限制進口措施。自2018年以來,中國以澳大利亞提出對冠病疫情起源調查為由,對澳洲的葡萄酒、牛肉、大麥等實施進口限制;此外,還對和台灣加強友好關係的立陶宛採取報復性措施,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健康」和「維護國家安全」,其實被國際社會認為是借世貿組織規則之名,行詭辯之實。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確保通商制度的透明性、實施統一運用、導入司法審查制度。根據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第10條和第六條,所有貿易配套措施應當公開、同等適用於國內外企業。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但是,實際情況卻和理想相去甚遠。中國地方政府頒布的規則和通知經常不予公開,企業很難迅速應對制度的改變。此外,中國也沒有根據世貿組織補貼協定第25條的規定,充分履行補貼通報義務,制度運用缺乏透明性。這種行為損害自由貿易最基本的「可預見性」和「對規則的信賴」。中國的補貼政策和國有企業制度嚴重扭曲市場競爭。在鋼鐵、鋁、半導體、造船、電動汽車等戰略領域,國家主導的補貼使效率低下的企業得以生存,過剩供給成為常態。特別是在中國的周邊國家,中國產品被指有傾銷嫌疑。另外,中國國有企業不基於商業判斷,而是在政府政策引導下行動。GATT第17條規定,國有貿易企業應當按照「商業考量」行事,不得對外國企業...
中國

你禁我卷!中國式政策荒謬劇場再升級

當中共高層在六月底喊出禁止內卷」的那一刻,官媒齊聲宣傳「反對惡性競爭」、「回歸創新本質」,彷佛一場要為平台經濟降溫的政治整風已然啟動。 但中國的數字資本主義早已習慣另一種節奏:中央喊停、市場加速。 就在禁令餘音未散之際,三大外送平台美團、餓了么/淘寶閃送與京東外賣幾乎同時按下補貼戰核彈鍵,價格競爭一夕之間進入空前激烈的白熱階段。補貼如潮水洶湧湧來。 0元奶茶、0元晚餐、滿20減18的折扣券鋪天蓋地,紅包撒到系統直接當機、配送端連環崩單。 這場從7月初全面爆發的戰爭,不只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外送平台戰,更是一場資本與演算法推動下的現代版城下之戰。 據估計,光日均補貼就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單日訂單突破2億筆,戰況之慘烈令人咋舌。這背後是一場無法不打的背水一戰。 美團作為市場龍頭,市佔率穩居六成以上,為守住其壟斷地位,不惜加碼社區餐廚整合、宣稱強化騎手保障,並放話「不惜一切代價保住主導權」。 阿里系的餓了么與淘寶閃送則聯合起來,以整合淘寶、天貓、物流系統為後盾,大打生態流量戰。 至於新軍京東外賣,自2月正式上線以來,靠著「零傭金、低抽成」的策略迅速擴張,短短數月日訂單突破2500萬筆,殺入這場混戰毫不留情。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於是,這場原本以城市為單位的補貼比拼,迅速升級為一場全國性的平台大戰,一場全民參與、無處不內卷的價格廝殺。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中共政策剛喊完「禁止內卷」,平台就全面展開最瘋狂的一輪補貼競爭,無視禁令、對抗意志。 這種上行下逆的政策幻象,不過再次暴露中共治理邏輯的失控與虛化。 儘管監管單位已針對三大平台展開多次約談,官媒也接連發文痛批「內卷無贏家」、「價格戰最終將傷及行業根本」,但平台們顯然不為所動,踩足油門繼續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