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 11 月

港澳台

港澳台

这些健康习惯,其实正悄悄养出癌症?医师打脸你我都信的饮食防癌法

文/元鼎诊所院长曾嵚元 你每天早起喝一杯热茶暖胃、下班小酌一杯放松,这些看似无害的习惯,会不会其实正在加速癌症的发生?研究显示,当「喝滚烫热茶」与「每日饮酒超过15公克」结合时,罹患食道癌的风险竟是他人的5倍。真正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我们还在重复看似健康却高风险的行为,却浑然不知。被国内媒体誉为「医界福尔摩斯」,元鼎诊所院长曾嵚元在《精准医学:早期预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对症下药》一书中指出:「与其全面防癌,不如锁定高风险因子,针对性预防才是有效之道。」他将癌症预防分为两大类:「针对性的预防」与「老生常谈式的预防」。 针对性的预防:找出真正的致癌元凶 癌症大多由多重突变引起,特定环境因子往往是引爆点。例如皮肤癌,便是「紫外线伤害」与「细胞随机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单是减少日晒,就能有效阻止这类突变。再看食道癌,一项涵盖逾45万人的大型研究发现: ■同时喝滚烫热茶与每日饮酒超过15公克者,罹癌风险是一般人的5倍。 ■单纯喝热茶,若无抽烟与酗酒行为,则无明显风险。 研究团队推测,烫热饮品会破坏食道上皮,进而加剧酒精与尼古丁的致癌效应。这对有家族遗传风险者而言,无疑是一项警讯。 饮食也能助攻防癌?看懂「发炎指数」 2018年另一项研究更指出,某些日常食物竟可能增加大肠直肠癌风险。根据 EDIP(经验性饮食发炎指数)划分,「上火」食物如加工肉、高糖饮料与番茄,易诱发体内发炎;「降火」食物则如绿色蔬菜、果汁、红酒等,有助抗发炎。研究发现,男性若长期食用「上火饮食」,罹癌率每年达151/10万人;改吃「降火饮食」,可降至115人。饮食微调,就能改变命运曲线。 从微生物下手,阻断癌细胞的温床 曾嵚元也提及,科学家早已发现: ■胃癌与幽门杆菌有关。 ■肝癌与B型肝炎有关。 ■子宫颈癌与HPV病毒有关。 这些案例已清楚说明:当我们能控制微生物感染,就能在病灶出现前,先断一条癌路。甚至...
港澳台

失眠竟让癌症风险暴增50%,医师揭露睡前必做的五件事

文/洛桑加参医师 在追求早睡早起成为健康显学的此刻,有一群人却总在夜深人静时清醒。他们不是失眠,也不是懒惰,而是与生俱来的「夜行者」。根据学者观点,这些人拥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守望者基因。在原始部落时代,夜晚需要有人守夜,保护族人不受野兽或敌人侵袭,而这类具备夜间清醒能力的人,正是确保部落存活的关键。这项特质延续至今,也让部分人天生与黑夜为伍。 知名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医师出版《简单丰足:减法养生的52个关键字》(时报出版)书中提到,许多灵性修行者、创作者与高敏感族群,常在夜晚与宇宙对话,凌晨三点自动醒来的人也不少见。他们并非失调,而是发挥著另一种形式的贡献。如果你正是这样的人,不必强迫自己迎合社会节奏,顺应自己的生命韵律,就是最适合的养生方式。不过,也必须留意,不是所有晚睡或浅眠都是「夜行者基因」的展现。真正的睡眠障碍若被忽略,反而可能掩盖身体发出的求救讯号。 失眠不只是烦,还可能成为健康危机 失眠带来的不仅是疲惫,更是医学上真正害怕的连锁反应。长期睡不好,人体的NK细胞数量可能锐减五成,这意味著抗癌能力下降、慢性病与失智风险增加。女性可能面临老化、白发、皮肤松弛;男性则担忧开车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如同酒驾般的危险。学生则可能熬夜苦读,却在考试时一片空白。这些都指向同一个事实:睡不好,生活品质全面下滑。面对睡眠困扰,洛桑加参提供一系列调整方式,从「吃、喝、用、想、做」五个面向,帮助读者重建夜间的平静与休息。 从饮食入手,让肠道与大脑同步安稳 助眠不必靠药物,饮食就是最简单的起点。洛桑加参建议可尝试「自制无糖优格+天然蜂蜜+香蕉」的组合,不仅有助入眠,还能调整肠道菌相,进一步影响情绪与幸福感。芝麻亦有宁心安神之效,适合肝肾虚引起的难眠者。反之,高脂重口味食物如炸鸡、披萨,以及容易胀气的豆类、辛香料,都应避免在睡前食用。若服药后出现睡眠问题,应尽快告知医师调...
港澳台

让人自在又能表达自己!社交智商高的人拥有的16种特质

作者: 布莉安娜.魏斯特 虽然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高社交智商,但你很有可能遇过对别人说的话充耳不闻的人。遇到这种人,情况还可以的话,你只会觉得心情沮丧;如果情况严重,你很可能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在与他人交流时,虽然我们会希望双方都能感到自在,但我们不应该仅以礼貌的点头或亲切的微笑,来取代真诚的表达。 社交智商高的人的想法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超越文化的藩篱。他们与他人沟通,并让他人感到自在,同时又展现自己的特质和想说的话。当然,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的大脑渴求的东西,更是我们个人茁壮成长的基础。 以下是社交智商高的人的核心特质: 01|他们不会试图勾起与谈对象的强烈情绪反应。 他们不会在沟通时夸大自己的成就,赢得他人的敬畏;也不会夸大自己的艰辛,激起他人的同情。有时讨论的话题并不需要做出强烈的反应时,有人的情绪就会特别夸张,这样反而让其他人感到不自在又有压力,会觉得是否应该配合对方,演出虚假的情绪反应。 02|对于人、政治观点或想法,他们不会把话说死。 要让自己显得很愚蠢,最快的方法是说:「这么想是错的。」(对你来说,这个想法可能是错的。但对别人它是对的。)聪明的人会说:「我个人不了解这个想法,所以没办法表示认同。」把话说死,就是对于存在其中的多重观点视而不见,这只能说明你的狭隘和短视。 03|他们不会立刻否认他人的批评,也不会因此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让自己显得难以接近或不愿改变。 有些超难相处的人,就算别人以最委婉的方式暗示他们的行为会让人不舒服,他们还是大为光火,让问题变得更恶化。高社交智商的人在回应批评之前,会先把他人的批评听清楚—未经深思熟虑的立即性情绪反应,只不过是一种自我防御罢了。 04|他们不会把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当作事实。 社交智商高的人,不会说出「他是个混蛋」这种仿佛是事实的话。相反地,他们会说:「我跟他之间有过一段不...
港澳台

履历丢再多也没人理?3个LinkedIn曝光技巧,让好工作反过来找你

撰文者:王贞懿 编译 摘要:2025年求职市场竞争激烈,「海投履历」策略失效。资深职涯顾问分享三大实战技巧,教你如何在AI工具充斥、职缺申请暴增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你还在海投履历吗?如果是,你可能正在做一件最没效率的事。 波士顿资深职涯顾问沃登(Emily Worden)直言:「十年前的就业市场简单直接,现在则完全是场灾难。」AI抢工作、企业精简人力、大裁员潮,让更多人抢更少职缺,连过去抢手的人才都找不到工作。 更糟的是,AI让求职变得「太容易」,根据英国CV-Library调查,44%企业表示收到AI生成的求职申请暴增。人才机构TMP策略伙伴辛普森(Kelly Simpson)透露:「我们看到一个职位在短短2天内涌入300份申请。」 求职者「广撒网」,让30%企业抱怨申请品质低落,27%表示审查履历更加耗时,甚至有四分之一招募人员开始主动忽略AI生成的申请。因此,学会聪明求职,比盲目投履历更重要。 以下是她认为,在这个时代最适合的求职技能。 实战技巧一:履历投递是最后一步,先做「关键字工程」 沃登颠覆传统观念:「投递履历应该是求职的最后一步。」她发现最容易碰壁的是「什么都会一点」的人,缺乏明确定位。 具体操作法: 1.搜集目标职位描述:找3-5个心仪职缺的工作内容,提取关键字和用词。 2.植入关键字:将这些关键字直接放入LinkedIn标题、技能清单和履历要点。 3.具体化描述:如企业重视「跨部门协作」,就写「主导跨部门协作专案,整合行销、业务、产品三部门资源,提升专案效率30%」。 实战技巧二:人脉比履历更重要,「精准社交」胜过海投 「宁可发送100封人脉拓展讯息,也不要投递100份工作申请,」沃登强调。原因很现实:招募人员人手不足,能过关的通常是有推荐、有关系,或职缺发布几小时内就投递的人。 扩大人脉圈的三步骤: 1.找共同点:同学校、同地区、同组...
港澳台

为什么最有杀伤力的反击,是一句话都不说?知名律师专用这招对付说谎的人

作者: 杰佛森・费雪 为什么最有杀伤力的反击,是一句话都不说? 如何停顿、何时该停顿 如果你想掌控自己的说话方式,就得学会适应沉默,别无他法。那么你将用沉默表达什么呢? 停顿带来的沉默确实能传达一些讯息。再次强调,沉默或许没有声音,但不代表没有沟通。你可以试著想想停顿所传达的不同讯息和讯号: ● 在他第一次说「我爱你」之后停顿。 ● 在她问「你喜欢我的新洋装吗?」之后停顿。 ● 在所有人大喊「惊喜!」之后停顿。 ● 在她问「你昨晚去哪了?」之后停顿。 停顿对某人而言代表什么意义,大部分取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举例来说,如果我没有在五分钟内回复你的讯息,通常没什么关系。但是五天没有回呢?那么我就会传达出某种意思了。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将简单说明其中的区别,以及如何根据沉默持续的时间,善加利用停顿的独特优势,将每个安静的时刻转化为有利的沟通工具。 短暂停顿就像戴上老花眼镜 短暂停顿介于一到四秒之间,能够强调并聚焦在特定的字词上,就像戴上一副老花眼镜来阅读细小的文字。你会看得更清楚。 短暂停顿传达出你即将说的话经过深思熟虑,已经花时间衡量并斟酌用词。 举例来说,假如办公室里有人问你:「今天下午能把报告做好吗?」短暂停顿能够改变你对状况的掌控: ● 你没有停顿,立刻反驳对方:「我已经说过我没办法。」 ● 停顿四秒后,你缓慢回应对方:「我已经说过我没办法。」 你在脑海中第二次念出同一句话时,是否语气有所不同?只需要几秒钟,你的语气就听起来更坚定,对自己更有把握了。 让我们再试一个更简单的例子。这一次,想像有个朋友问你:「你过得好吗?」请注意下列两句语气上的差别。 ● 你没有停顿,而是脱口而出:「我很好。」 ● 停顿三秒后,你回答:「我很好。」 听出来了吗?立即回答对方显示出你几乎没有思考就说出口,更像是不屑回应或随便回答。甚至听起来不太真诚。然而,加上一个停顿,就表示你思考过自己的...
港澳台

新来的总监不靠权威不走人情,会议上三句话,让合作部门从对立变配合

很多人在职场上卡关,是因为不会说话;但更多人失败,却是因为根本「没听懂」。朋友阿宗刚升任世界五百大企业的营运部总监时,几乎处于全公司边缘。他安排行政进度、统筹各部门时,对方表面客气,实际却各行其是、拖延配合,导致他不断被老板盯。这样的处境,直到一场会议之后完全改观。 那是公司的年中检讨大会,各部门主管要上台简报,由高层担任评委给予建议。其他评委大多一边听简报、一边滑手机,只有阿宗认真抬头聆听、并做了满满笔记。轮到他发言时,他对销售经理给出了三个明确建议: 01.「你说团队稳定度不够,离职率高,我建议多举办一些团队活动,让大家更有凝聚力。」 02.「对其他部门的支援不够,可以先想想自己是否哪里没做到,试著多走动,建立熟悉感。」 03.「上半年成绩虽好,但主要靠东部地区,建议下半年强化西北市场,才可能达成年度目标。」 这三句建议不长,却句句命中核心。其他部门主管也在他逐一点评下被具体指出问题,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与对话。老板当场称赞,与会主管也开始愿意配合他的工作。 那场会议后,阿宗再也不是被忽视的人。 刘仕祥,在演说与口语表达训练领域耕耘多年,在《深度沟通力:最纷扰的时代,练就最会说话的自己》中就指出:「真正有效的倾听,不只是耳朵听见,更是大脑有组织地记住、分析并回馈。」这种倾听的力量,不靠情商或话术,而是靠训练出来的三个能力: 一、先记得住对方说了什么 在对话过程中,对方可能几分钟内丢出大量讯息。你若没有记下来,不只会漏讯息,也很难再精准回应。刘仕祥建议,沟通前可准备纸笔或开启笔记习惯,边听边写,并告诉对方:「我希望把你的重点记下来,避免遗漏。」这不只是方便自己,也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许多关键细节,都是透过这种「烂笔头」撑起来的。 二、不要急著回应,先搞懂对方真实意思 当你听到一句话,例如老板说:「不准他请假!」直觉会认为老板在发脾气、反对请假,但其实这句话背后...
港澳台

20岁过后,不该浪费时间做的20件事

作者: 布莉安娜.魏斯特 01|让任何人说服你:你太年轻,你做不到。 柏拉图在二十岁之前,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曾说自己在成年之前经常被嘲笑。本世纪一些最伟大的文化巨头,在做出他们第一个巨大贡献的时候,都只有二十几岁:贾伯斯、祖克柏等。想像一下,如果他们听到有人说:「你懂什么?」就放弃了,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02|跟那些其实不打算理解你,只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人争论。 如果有个人,他对话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那么你没必要跟他谈下去,你又没欠他。但你该做到一件事是:跟那些听不进别人的话,只想著要发表自己的高论;说话不是为了让别人听见,只想自我捍卫的人交流时,你会感到挫折跟自我质疑,记得一定要走出那种情绪。 03|浪费你的精力,去安抚那些习惯性消极,不让自己好好振作起来的人。 面对一个正在经历困难时期的人,你最沮丧的,往往就是他们不愿意听道理或逻辑,甚至是你的意见。到最后,你不得不开始敷衍。无论他们说什么,你都点头附和,因为你不希望每次互动都变成吵架。然后怨恨会不断累积,关系破裂。 04|向那些不关心你、不了解你的人,证明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有些人会用尖锐、刺耳的声音下指导棋,例如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走错人生道路等等之类的,但他们根本没立场说三道四。他们最在意的,是你会如何影响他们在别人心中的观感,以及他们要如何跟自己的朋友、表亲、姊妹、家人、同事……解释你的情况。在决定谁的意见比较重要、在讨论各种主题、在各种情况中,都要记得留意这一点。 05|和不喜欢的人保持联系,因为你觉得自己「应该」要这么做;如果不这么做你会有内疚感;因为你太害怕如果诚实以对,别人怎么想。 如果别人没有─他们也不会──竭尽全力来让你开心,那么你也没必要浪费自己的生命去取悦别人。 06|紧紧抓住过往的恋情不肯放手,因为你担心最美好的爱情已经结束了,或者你再也找不到让你...
港澳台

BMI指标有待商榷,内脏脂肪才是健康关键!医师:应深入探究肥胖成因,才能促进健康

文/元鼎诊所院长曾嵚元 肥胖真的是病吗?在《精准医学:早期预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对症下药》中,元鼎诊所院长曾嵚元指出,世界各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肥胖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且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关联。然而,这些数据仅能说明相关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矮胖健康,高瘦多病,BMI标准该更新? 那么,肥胖是否真的会导致疾病呢?曾医师提到了厄瓜多尔的莱伦氏症候群患者,他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这些患者中有20%是肥胖的,但几乎没有人罹患癌症或糖尿病。相比之下,一般厄瓜多尔人中只有12%是肥胖的,却有22%罹患癌症,5%罹患糖尿病。 这个案例显示,肥胖本身可能并非问题所在。曾医师指出,目前对肥胖的定义和分类是基于身体质量指数(BMI)。然而,BMI并不能区分内脏脂肪和周边脂肪,也无法区别「过重」和「肌肉发达」。研究发现,约30%的肥胖者在代谢上是健康的,而12-14%的正常体重者却有代谢症候群。这表明,BMI并非反映健康的良好指标。 内脏脂肪真相大揭露,肥胖不只是外表问题 曾医师认为,真正影响健康的可能是内脏脂肪。腹部脂肪可以反映内脏脂肪总量,因此可用「腰臀比」或「腰围」来粗略估计。腹内脂肪分解代谢后,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并引起全身性慢性发炎,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这解释了为什么8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是内脏型肥胖。 曾医师还提出另一种看法,即肥胖和疾病之间可能有相关性,但没有因果关系。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原因,也同时导致了肥胖的发生。从这个角度看,肥胖只是文明病的一种表征,消灭表征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脂肪会分泌荷尔蒙,掌握健康需深究肥胖成因 曾医师指出,脂肪细胞不仅有储存脂肪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功能,会分泌各种脂肪激素,包括促高血糖和抗高血糖的脂肪激素。因此,我们应该更精确地分类肥胖,才能找出疾病的真正原因。 总的来说,曾嵚元医师认为,肥胖与疾病之间...
港澳台

联合报「从气候转型看见文化落地生根」摘文创产业新闻报导奖

「2025文创产业新闻报导奖」今揭晓得奖名单,联合报记者陈雅玲、蔡维斌以深入报导云林成龙湿地的调适与转型报导「从气候转型看见文化落地生根」,摘下今年平面及网路新闻类报导奖。颁奖典礼订于8月16日在台北市青少年发展处举行。 文创产业新闻报导奖由中华新闻记者协会主办,国泰金融控股公司、中华民国新闻通讯事业协会协办,今年迈入第14届。 联合报记者蔡维斌、陈雅玲观察云林县口湖乡成龙村的变化,从30年前一场世纪海水倒灌,几乎灭村,广大良田被淹没变成湿地;环境部日前把这个海平面下的聚落演变拍成影片,在云林首映。其实从在地深入了解可以发现,成龙湿地不仅是国家重要湿地,也是调适气候变迁、进而地方创生的示范场域,值得借镜。 根据科学报告,全球暖化2℃,台湾海平面将上升约34.5公分,成龙湿地示范了如何因应气候变迁调适与提升韧性,其经验也将由环境部纳入国家调适计划。 采访团队发现,观树基金会进驻成龙村之后,带来「与水共生」理念,借用学校教室引进国际艺术家驻村,打造「成龙湿地国际艺术节」品牌,更创办「成龙湿地侦探社」等社团,带领孩子认识及维护湿地生态,改变了全村命运,不但走出险遭灭村的悲情,也成为台湾环境教育的典范场域。 中华新闻记者协会理事长袁天明指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多元文化融合的优势,未来透过产官学通力合作,可朝多个方向努力,包括加强文化内容的数位转型与国际行销、深化地方创生与文化场域再造、推动跨域整合与创新商模;文创产业未来应善用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与创意能量,透过科技融合、在地连结与国际拓展,打造更具韧性与永续性的产业生态,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与经济价值。「2025文创产业新闻报导奖」今揭晓得奖名单,联合报记者陈雅玲、蔡维斌以深入报导云林成龙湿地的调适与转型报导「从气候转型看见文化落地生根」,摘下今年平面及网路新闻类报导奖。图/取自联合知识库...
港澳台

为何离职不是因为钱?真正逼走员工的,是「不被尊重」

朋友B的公司最近遇到棘手难题:基层员工离职率飙破五成,远高于一般企业的二成以下。我问他原因,他说,除了薪资与职涯发展的因素外,有八成员工离开,是因为觉得在公司得不到尊重。 深入了解后发现,问题出在主管的沟通方式。下指令、讲话直接、动辄责骂,让员工感到挫败与冷漠。刘仕祥指出,在这个重视主体感的时代,「尊重感」正逐渐取代「薪酬福利」,成为员工选择职场的关键。 某权威机构的最佳雇主调查也指出,「尊重员工」首度超越「薪资福利」,成为员工最期待的职场价值。今天的工作者,不再只是为了一份收入,而是期待能发挥自我价值、获得公平待遇与彼此尊重。 四步骤尊重感模型,有效化解沟通僵局 演说与口语表达训练师刘仕祥在著作《深度沟通力:最纷扰的时代,练就最会说话的自己》一书中,提出了「尊重感沟通模型」,帮助主管有效与员工对话,建立理解与信任: 01.了解现状:与其急著评断,不如先从了解对方的行为与现况开始,做好功课。 02.分析事实:协助对方厘清事件来龙去脉,建立对话的共同基础。 03.肯定个人:即使对方有错,也不吝肯定其特质或努力,这是启动尊重的关键。 04.唤醒梦想:引导对方重拾初心或目标,从价值驱动产生内在动力。 这四个步骤不是让你操控对方,而是让对话能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展开。 让难搞员工不再对立,而是自己想清楚去留 刘仕祥分享一段亲身经历:某次,一名半年内无任何订单、经常顶撞主管的外贸员工,迟迟不愿离职,主管无计可施,只能请他出面谈谈。他依照尊重感模型,展开对话—— ★了解现状:先与对方寒暄,谈近况与对工作的看法,确认其内心想法。 ★分析事实:出示当初签署的绩效合约书,指出半年内未成交订单的事实。 ★肯定个人:表达对他能力的肯定与印象,「我觉得你是个很不错的人,有自己的想法」。 ★唤醒梦想:提醒他入职时曾说要在三个月内签单,半年成为Top Sales。「也许你不适合这里的文化,换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