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吳宗憲(圖右)建議強化高風險案件資訊流通,協助檢察官做為是否聲請羈押的判斷依據;圖左為法務部長鄭銘謙。(記者劉詠韻翻攝)
〔記者劉詠韻/台北報導〕新北市近期發生駭人殺妻命案,儘管被害人事前已聲請保護令,仍未能阻止悲劇發生,引發社會對保護令實效與家暴防治機制的質疑。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召開家暴防治專題報告,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建議強化高風險案件資訊流通,協助檢察官在短時間內掌握全案脈絡,做為是否聲請羈押的判斷依據;法務部長鄭銘謙則回應,將強化資料呈遞與跨機關合作,提升制度實效。
吳宗憲指出,他過去曾任職檢察官,對實務運作頗有體會;目前檢察官在偵辦違反保護令案件時,往往僅能掌握最新一案的筆錄內容,對被害人是否長期遭受施暴、加害人是否有反覆行為等情節難以掌握全貌,因此在短時間內判斷是否聲押,確實存在困難。
吳宗憲建議,法務部與警政署應加強協調,未來警方在進行警詢時,應更詳細記載被害人過往遭遇,包括歷次報案紀錄與家暴情節,供檢方全盤審酌後做出聲請羈押等處置。此外,警方也應加強對被害人後續狀況的追蹤,確認是否仍持續遭受威脅或虐待;他強調,「今天聲請保護令或許是第一次,但實際上,被害人可能已承受了無數次的暴力。」
對於立委關切,鄭銘謙回應,檢察官是否聲押需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必須有重大犯罪嫌疑、反覆實施之虞等具體事由,且羈押是否核准最終仍由法官裁定。
鄭銘謙補充,未來會持續精進跨機關資訊整合與提供流程,邀集司法院、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派員與會,討論建立家暴高風險評估機制,並將家暴相關資料適時提供檢方參考,以利全案評估與聲押判斷。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