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回老家的年輕人,感到了北上廣沒有的鬆弛
看似「退」,實際上是對生活本質的重新審視。
長久以來,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河南一直是全國勞動人口輸出大省。但是近幾年來,隨著一線城市勞動市場改變、工作壓力加重,許多年輕人選擇回鄉。他們帶著一線城市的經驗、技能和視野,在家鄉尋找重新開始的契機。
趙朝輝是在2019年回到老家漯河的,後來誤打誤撞地把他在城裡開不下去的書店辦得風生水起;而老家在新鄉的年輕人乙飛也在2021年回到河南,他曾經是一個工作狂,回鄉的孤獨和無聊,讓他起心動念做自己的文化品牌。
在家鄉,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聚集了更多有相同經驗的人,重新找到了安頓身心的載體。一二線城市的新中產回到家鄉做「zhóng產」,他們的選擇,看似「退」,實際上是對生活本質的重新審視。2024年7月15日,河南鄭州。市民在書店內閱讀紙質書和使用筆記本電腦。(圖/IC photo)
回小城,做書的生意
趙朝輝的老家在漯河市陰陽趙鎮。漯河是一個位於河南中部的不起眼的小城,以發展農業經濟為主,繁忙的京廣鐵路列車每日穿城而過,每次只在這裡稍作幾分鐘的停留。
不過近年來,漯河高鐵站的修整和幾條高速公路的開通,還是讓陰陽趙鎮變得熱鬧起來。2023年,在一眾農家樂、理髮店、小超市和雞鴨鵝批發店的街鋪業態中,突然出現了一家書店。
那一年,趙朝輝在自己1000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開了這家書店。院子里兩層樓的房子,一層作為倉庫,摞滿了書;二層則是一個閱讀、選書的空間,除了佔滿一大面牆的書,還擺放了房子里一些原本的老物件。書庫一角。(圖/由被訪者提供)
此前,趙朝輝在北京從事編劇行業,職業發展循序漸進。直到2019年左右,年邁的父親身體變差,已經出現偏癱的癥狀,他心裡有了包袱,不得不放棄工作,結束了北漂。回家後,他找到了一份媒體的工作,但不久後爆發的新冠疫情幾乎讓公司的業務停滯,他一下閑了下來。
趙朝輝之前就喜歡畫畫,在漯河市區有一個小畫室,由於他平常就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