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十七 ● 橫下心來渡苦海
滄海橫流,驚濤拍岸。
周興和站在灘頭上,眺望著海天一色蒼茫無際的大海,陣陣海風吹來,他不禁想起佛家超度眾生的那句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是啊,何去何從,何去何從啊!小人的算計,承包的失敗,司法的不公,經濟的拮据,生活的艱難,讓周興和又一次走到人生的低谷。
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痛苦的思考,周興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年來,不是寄人籬下替人打工,就是零敲碎打混碗飯吃,這樣搞下去,只能受制於人,只能食人殘羹,只能憋屈受氣,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不行,必須要有自己的企業,必須要有屬於自己馳騁的一片天地!只有那樣才有可能跳出苦海,才可能會有出頭之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即使頭破血流,即使一敗塗地,要死也要死得其所,要死也要死得個明明白白!
「出頭的椽子先爛」,儘管這是古人對我們最真切的忠告,但而今已山窮水盡的周興和,當出頭的椽子也好,作先飛的鳥兒也罷,他只能勇往直前,再也不能左顧右盼、患得患失、貽誤機遇了!
可,要擁有自己的企業,就必須要有兩個前提:一是資金,二是產品。
周興和這時確是一無所有,但他卻擁有別人沒有的更大財富,那就是——信譽和韌性。1990年5月,周興和意外地從《中國專利報》上看到,這年6月將在北京舉辦中國專利博覽會的消息後,他與妻子劉鳳瓊從親戚朋友和銀行處借貸10萬塊錢,天南海北地考察起市場和產品來。
南國的晨霜。北方的暮雪。戈壁的風沙。東海的烈日。在一個多月時間裡,為節約經費,周興和與妻子,住最便宜的旅館,坐最便宜的硬座車廂,有時甚至是啃冷饅頭,喝著礦泉水,跑遍了國內10多個省20多個城市。儘管他在整個途程中收穫不大,但卻目睹了沿海改革開放新的氣象,吸收了不少創辦企業新的理念,這拓展了他的視野,打開了他的思路。而今,他來到東海邊上的一個城市,面對著浩瀚的大海,心生無限的感慨來。
他是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海邊。儘管他過去從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