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 8 月

中國

位元組跳動創始人登頂中國富豪榜 但億萬富翁總財富普遍縮水
中國

位元組跳動創始人登頂中國富豪榜 但億萬富翁總財富普遍縮水

  位元組跳動創辦人張一鳴首次登頂胡潤百富榜」成為中國首富。(路透社:2020年3月4日) 胡潤研究院星期二(10月29日)公布的「胡潤百富榜」顯示,中國科技公司位元組跳動(ByteDance)創辦人張一鳴首次登頂成為中國首富。與此同時,許多中國富豪的凈資產在過去一年中大幅縮水,上榜企業家人數首次連續三年下降,總財富也萎縮。 胡潤研究院自1999年以來,每年發布中國富豪榜。榜單顯示,今年有1094名個人財富5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家上榜,比去年減少12%;上榜企業家的總財富為21萬億元人民幣(約3萬億美元),比去年減少10%。 胡潤研究院指出,千億級企業家共26人,比去年減少4人。若以美金計算,十億美金企業家比去年減少142人,僅剩753人。 「胡潤中國富豪榜連續第三年萎縮,這是前所未有的,因為中國的經濟和股市今年經歷了艱難時期,」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Rupert Hoogewerf)表示。 胡潤研究院統計,331位企業家財富比去年增長,964位企業家財富比去年縮水或保持不變,其中201人今年落榜。 根據榜單,今年排名首位的是41歲的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以3500億元人民幣(約493億美元)第一次成為中國首富。位元組跳動是短視頻平台抖音和TikTok的母公司,其去年收入增長至1100億美元。 張一鳴是首位「80後」登頂胡潤富豪榜的中國首富。 排名第二的是70歲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以3,400億元人民幣(約479億美元)讓出首富之位。 農夫山泉是中國瓶裝水和飲料巨頭。今年2月底至3月,中國民族主義博主和部分網民稱農夫山泉在瓶子設計上融入「日本元素」,指責該公司「不愛國」,使其營收下跌。 排名第三的是53歲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其財富比去年增長,以3,150億元人民幣(約444億美元)位列第三。騰訊因其遊戲業務收入...
王毅會見俄副外長,侵烏戰爭是重點話題
中國

王毅會見俄副外長,侵烏戰爭是重點話題

  中國外長王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俄羅斯喀山的金磚國家峰會上交談。(2024年10月22日) 在朝鮮派兵介入俄烏戰爭導致衝突嚴重升級之際,作為中共政治局委員的外交部長王毅星期三(10月30日)在北京會見了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Andrei Rudenko)。雙方討論了俄烏戰爭,並再次確認兩國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路透社報道說,62歲的魯登科是一名終生外交官,會說英語和中文。魯登科此次訪問正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出現危險的新轉折之際。烏克蘭、北約組織和韓國對萬餘朝鮮軍隊進入俄羅斯、可能很快前往烏克蘭戰場助戰俄羅斯軍隊表達關切和抗議。 在莫斯科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後,魯登科一直參與發展俄羅斯與朝鮮的關係。他還是俄烏戰爭初期與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的俄羅斯代表團的成員。 在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向烏克蘭派兵的兩個月前,魯登科曾說,後蘇聯空間(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將永遠是俄羅斯的地緣政治重點之一。 「這些國家不論走到哪裡,不管它們如何發展,無論地緣政治背景如何,都將永遠是我們地緣政治優先事項中的重點考慮,」俄新社援引魯登科在2021年12月的話說。「這是我們以前共同的蘇聯歷史的一部分。」 資料照:中國前外長秦剛在北京會見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Andrei Rudenko)。(2023年6月25日)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ks)周三說,俄羅斯外交部在一個聲明中表示,魯登科10月28至29日對北京進行了一次工作訪問。他與中國外交部長助理劉斌就俄中關係和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互動進行了磋商,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討論了亞太地區問題,並會見了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劉曉明。 聲明還說,在這些磋商結束時,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外交部長王毅接待了魯登科。 俄羅斯外交部稱,「談判是在俄中...
中國發射神舟十九號飛船 向空間站派遣新航天員乘組
中國

中國發射神舟十九號飛船 向空間站派遣新航天員乘組

  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中國也首次出現「90後」航天員。(法新社:2024年10月30日) 中國宣布星期三(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飛船已進入預定軌道,目標將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對接,而飛船上的三名新航天員乘組進駐「天宮」空間站後將執行為期六個月的任務,在那裡進行數十項科學實驗。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道,星期三當地時間凌晨4時27分,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約10分鐘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報道稱。目前,該空間站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工作狀態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九號飛船交會對接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神舟十九號計劃在發射後約6個半小時與天宮空間站實現自主交會對接。三艙T型的天宮空間站建成兩年以來,神舟十九號航天員是第四次的進駐任務。 天宮空間站是中國從2021年開始建設的一個模塊化空間站系統,是目前在軌的兩個空間站之一。在美國對中國解放軍可能全面控制太空計劃的擔憂下,中國被排除在國際空間站之外。中國的月球計劃是與美國和日本、印度等國家日益激烈競爭的一部分。 神舟十九號的新航天員乘組由兩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組成,將接替已經在天宮空間站生活了六個月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預計將停留到明年四月或五月。 新任的指令長蔡旭哲於2022年曾參與神舟十四號進入太空的任務,時隔22個月再度飛天,刷新中國航天員重返太空的最短時間紀錄。另外兩名航天員宋令東和王浩澤皆為首次進入太空的「90後」。 宋令東是中國空軍飛行員,王浩澤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工程師,從事火箭發動機預研工作。王浩澤將成為航天員乘組...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引發北京不滿
中國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引發北京不滿

  中國與歐盟旗幟與電動車圖示 在調查認定中國的政府補貼削弱歐洲汽車產業之後,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最高達35.3%的關稅,此舉激怒了北京。中國星期三(10月30日)抨擊歐盟的決定,稱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也不接受」,並已就此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下提交申訴。 「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歐盟官方公報周二公布對中國電動汽車關稅決定,使其正式成為法律,並於隔日生效。此關稅措施將持續五年。 這項關稅措施在月初投票時獲10國贊成、5國反對、12國棄權。德國和匈牙利強烈反對,擔心激怒中國並引發激烈的貿易戰。法國則對歐盟的決定表示歡迎。 「在汽車行業最需要我們支持的時刻,歐盟做出保護和捍衛我們貿易利益的關鍵決定,」法國財政部長安托萬·阿曼德(Antoine Armand)在聲明中表示。 歐盟貿易專員、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周二表示:「經過嚴謹的調查,我們採取了這些比例適當和有針對性的措施,以維護公平的市場行為和歐洲工業基礎。」 「我們歡迎競爭,包括電動汽車領域,但必須以公平環境為基礎,」他說。 這些關稅將在現有10%電動車進口稅的基礎上徵收,合計一般關稅後最終最高將達45.3%。 具體而言,歐盟對中國製造商加征的關稅分別為:比亞迪17%,吉利18.8%,中國國有上汽35.3%。吉利旗下擁有極星和瑞典沃爾沃(Volvo)等品牌,而上汽集團則擁有英國名爵(MG),後者是歐洲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品牌之一。 這些額外關稅也適用於由外國企業在中國製造的汽車,如特斯拉,其面臨7.8%的關稅。 困境中的企業 德國主要汽車行業協會警告,這些關稅加劇「廣泛貿易衝突」的風險;中國的貿易組織則批評這一決定「帶有政...
美國敲定新規,禁止美國公司和個人幫助中國開發尖端半導體、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
中國

美國敲定新規,禁止美國公司和個人幫助中國開發尖端半導體、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

  資料照片:華為在2023年中國國際安全博覽會期間的監控技術展示。(2023年6月7日) 美國財政部星期一(10月28日)最終敲定了一項新規則,旨在禁止美國個人和公司在中國投資開發一系列先進技術,從而阻止北京獲得尖端專業知識和設備。 這項最後規則實施了喬·拜登(Joe Biden)總統於2023年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重點關注先進的半導體和微電子器件及其製造設備、量子計算中使用的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系統。 該規則將於明年1月2日生效,屆時將禁止半導體、微電子和人工智慧領域的某些交易。它還針對未被徹底禁止的交易制定了強制性的報告要求。 在量子計算領域,該規則的影響更為廣泛--禁止所有「與量子計算機開發或量子計算機生產所需的任何關鍵部件有關」的交易,以及其他量子系統的開發。與人工智慧和半導體領域不同,該規則不允許只要向政府報告即可完成的交易。 該規則還宣布在財政部投資安全辦公室內設立全球交易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 Transactions),該辦公室將管理對外投資安全計劃。 美國的實施理由和中國的反對立場 負責投資安全的財政部助理部長保羅·羅森(Paul Ros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人工智慧、半導體和量子技術是發展下一代軍事、監控、情報和某些網路安全應用--如尖端密碼破譯計算機系統或下一代戰鬥機--的關鍵。」 「這項最終規則採取了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以確保美國投資不會被那些可能使用關鍵技術威脅我們國家安全的人利用來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羅森說。 北京方面一再對美國的技術政策表示不滿,認為美國致力於阻止中國崛起為全球大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星期二的新聞發布會上重申了中國長期以來反對美國阻止中國企業獲得先進技術的立場。 林劍說:「中方對美方發布對華投資限制規則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了交涉,將採取一切必要措...
中國人權律師余文生與妻子許艷被判徒刑
中國

中國人權律師余文生與妻子許艷被判徒刑

  資料照片: 中國人權律師余文生 台北 — 中國東部城市蘇州的一家法院星期二(10月29日)將中國人權律師余文生和他的妻子許艷判處監禁。 余文生和許艷於2023年4月在前往會晤訪問中國的歐洲高官途中被警方拘留,隨後被指控犯有「尋釁滋事」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這是中國當局常用來打擊異議人士的兩項罪名。 余文生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而已被拘留超過18個月的許艷可能會在明年1月獲釋。 儘管歐洲聯盟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多次努力引起對該案件的關注並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他們,但是中國仍然做出了這一判決。 分析人士表示,星期二的判決將對中國境內的維權者群體產生寒蟬效應。 東京大學訪問研究員潘嘉偉在電話中告訴美國之音(VOA):「此案可能會使其他人權活動人士不敢再嘗試與外國外交官會面,因為余文生和許艷即便未能如期會面,仍被指控與外國勢力勾結。」 獄中絕食抗議 與此同時,兩名被監禁的中國異議人士正在抗議他們受到的虐待,包括24小時監控和拒絕與家人聯繫。 著名的中國異議人士許志永因「顛覆國家政權」罪於去年4月被判處14年徒刑,據在美國的人權律師滕彪介紹,許志永在監獄當局指示與他同室的三名囚犯對其進行24小時監控後,開始了絕食抗議。 滕彪在電話中告訴美國之音:「自7月以來,許志永需要獲得許可才能上廁所或離開牢房,每當離開時,都會有其他囚犯緊隨。」 滕彪說:「此外,他被強迫在監獄勞動,且被剝奪了打電話和寫信與家人聯繫的權利。」這種情況對許志永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沉重打擊。 權利倡導者表示,警方一再騷擾許志永的家人。 被關押的中國人權律師丁家喜的妻子羅勝春說:「中國當局反覆威脅許的家人不得透露案件細節,不得與國外聯繫,否則將會被拘留。」 滕彪擔心,許志永於10月4日開始的絕食行動將對他的長期健康造成威脅。 滕彪對美國之音補充說,自開始絕食以來,據說許志永體重明顯下降,「我擔心他的身心...
聿文視界:地方官員遇害案頻出,中國基層治理的失敗
中國

聿文視界:地方官員遇害案頻出,中國基層治理的失敗

  資料照: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新疆烏魯木齊市視察一個當地的派出所。(2022年7月14日) 編者按:這是鄧聿文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最近幾月,中國出現多起殺官案件。按時間順序,分別是6月3日山西長治市沁縣政協主席郭建宇負責清理違規佔有國有房屋工作,被刺身亡;7月8日山東臨沂文聯主席戰祥春被人持刀砍傷,搶救無效死亡;7月18日山東鄒平市市場監管所所長苗振喜在市局彙報工作被人持刀捅死;8月7日河南漯河市郾城區法院立案庭副庭長王佳佳遭行兇報復,遇害身亡;8月15日河北邯鄲銀行董事長鄭志瑛被一男子捅死;9月7日江西安福縣山莊鄉鄉長祝海涓下鄉勘察新農村建設被一村民持刀砍傷致死;9月19日湖南財政廳廳長劉文傑在家中遇害身亡。 上述七起案件,除劉文傑官至廳級,其餘六起被害人均是基層官員,最高級別也就是處級。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基層幹部容易成為行兇者的攻擊目標?說來原因也簡單,基層官員處在行政第一線,直接和群眾打交道,得罪人的事由他們來做,壞人由他們來扮,而基層官員也驕橫跋扈慣了,常常把群眾的訴求不當回事,平日工作不講究方式,遇到矛盾不想法解決,幹群關係差。這當然不是說中高級幹部就不會被人殺害,但基層幹部的被殺,更多呈現一種隨機性,是由工作中的矛盾引起的。 鄧聿文 美國之音特約評論員,曾在中國做過記者,現居美國,作者本人這樣介紹自己說:“曾經在體制的邊緣,因而更能洞察所謂‘新時代’的荒謬。” 訂閱   本文來源:美國之音...
馬斯克支持特朗普,中國商人政治沉默,兩國企業家的不同命運
中國

馬斯克支持特朗普,中國商人政治沉默,兩國企業家的不同命運

  在美國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競選集會上,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兼X持有人埃隆·馬斯克在台上振臂高呼。(2024年10月27日) 台北 — 2024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全球知名的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親自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站台,成為特朗普陣營最具影響力的支持者之一。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的自由環境賦予商人如馬斯克在政治中直言不諱的權利,這與中國商人對政治避而不談、保持沉默的姿態形成了鮮明對比。 馬斯克作為特斯拉(Tesla)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執行長,還掌控著前身為推特的大型社交媒體平台X,擁有超過兩億粉絲。他不僅公開宣布支持特朗普,還多次在特朗普的競選集會上為其站台造勢,並宣稱選前將每天贈送100萬美元給七個「搖擺州」的登記選民,條件是簽署支持「言論自由和攜帶武器權利」的請願書。此舉引起美國司法部的關注,警告其可能違反聯邦法律。 馬斯克也曾在訪談中稱,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若在11月的大選中勝出,將威脅美國民主,並批評民主黨可能通過非法移民擴大選民基礎,使美國變成「一黨獨大」的國家。 儘管馬斯克的言論引發爭議,但他無疑是迄今為止支持特朗普的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憑藉其財富與名氣對美國總統大選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福布斯》(Forbes)雜誌10月24日報道稱,截至10月16日,馬斯克已向其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PAC)投入逾1.18億美元,以支持特朗普;而前世界首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則捐贈5000萬美元給支持哈里斯的競選組織「未來前進」(Future Forward)。據《紐約時報》報道,蓋茨對特朗普重返白宮感到擔憂,在與前紐約市...
世界媒體看中國:政策折騰下的經濟
中國

世界媒體看中國:政策折騰下的經濟

  一名男子在北京一家商場的噴泉旁睡覺。(2024年7月18日) 華盛頓 — 儘管中國共產黨領導層誓言要重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經濟顯然表現不佳。9月份,中國工業利潤創下疫情以來最大降幅。中國經濟因中共當局強力推行的嚴苛的「疫情清零」政策和其他政策失誤遭受重創。此外,中國出生率持續大幅下降,去年幼兒園數量減少了5%以上,這也反映出中共當局早年實施的「一孩政策」帶來的深遠影響。 頂層設計和集中力量辦大事壞了事 中共當局長期以來宣揚它所統治下的中國的制度優越性,其中包括「頂層設計」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當局的信息封鎖和誤導下由武漢爆發並擴散全中國和全世界,中共當局隨後充分展示了它所宣揚的「頂層設計」和舉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 中共領袖習近平聲言他「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了中國的疫情防控政策,親自在聯合國宣揚中國的疫情防控取得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成功。中共操控的媒體也宣揚習近賓士下的中國成為世界各國應當模仿的光輝榜樣。然而,中國當局至今把中國疫情實際死亡數字乃至疫情期間中國人口總體死亡數字列為國家機密,令人無以確切判斷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的所謂「大國抗疫」究竟有多麼成功或多麼失敗。 與此同時,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的以動輒封樓、封區、封市、封省、封路、封機場、封港口為特色、並連續推行了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在當今中國成為官方的禁忌話題。中國民眾如今要提起它,只能以「三年口罩」時期來代指。 資料照:北京市民在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標語牆前排隊等候接受核算檢測。(2022年12月5日) 然而,儘管中共當局試圖雪藏「疫情清零」政策,該政策所導致的後果使中國經濟乃至中國民生至今受苦受難。 10月28日,美國財經新聞網站CNBC報道說:「(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工業利...
專家預測:今年四季度中國製造業依然在榮枯線左右徘徊
中國

專家預測:今年四季度中國製造業依然在榮枯線左右徘徊

  湖北一家製造鋰電池的工廠(2019年5月28日)。 路透社周二(10月29日)公布的一項專家調查認為,中國十月份的工廠活動可能會延續已經持續五個月的萎縮狀態,不過,萎縮的幅度不大。這一預測大體與中國官員的樂觀態度一致,也就是中國近期公布的新的刺激措施對經濟復甦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參加路透社這次調查的經濟學家共有30人。他們估計,十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將從九月份的49.8增加至49.9,依然處於榮枯線之下。這個指數高於五十標誌著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而低於五十則是收縮狀態。 中國國家統計局將在本周四公布本月的PMI指數。 路透社說,中國製造業情緒低迷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產品價格不斷下滑,訂單數量也在持續減少。作為中國經濟僅有的一個亮點的出口,上個月的漲幅也開始縮小。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速大幅度放緩,增速是2023年年初以來最慢的。 中國官方認為,九月下旬公布的經濟刺激措施的效果將會逐步顯現出來。路透社引用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的話說,「綜合判斷,四季度經濟會延續九月份已經出現的企穩回升態勢,實現5%左右預期目標的信心在增強。」 中國經濟學家此前曾指出,基於情緒的調查往往落後於實際數據指標。 經濟學人智庫、渣打銀行和花旗集團等十家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可能在本月進入擴張期,今年最後三個月的PMI指數預計會分別達到50.4、50.2和50.1。 不過,美國投行高盛集團和日本的野村證券的預測沒有這麼樂觀,它們估計,十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49.8。摩根大通的預測數字是50。 上周日公布的一項數據令人不安,九月份工業利潤同比下降27%,這是今年最大的單月跌幅。中國國家統計局認為,這是由於需求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近期的其他經濟指標顯示,通貨緊縮的壓力還在增加,貸款需求疲弱,這對經濟復甦發出了新的危險信號,為政府進一步加大經濟刺激力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