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經常被告誡,AI正在取代大量入門級職位,讓他們的就業前景變得渺茫。然而,事實可能與這種說法大相逕庭。根據財富(Fortune)報道,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勛指出,隨著數據中心的高速發展,年輕人其實擁有成千上萬的新機會,前提是他們願意投入技職教育。
「如果你是電工、水管工或木匠,我們將需要數以千計的人來建造這些工廠。」黃仁勛在接受英國第4頻道新聞訪問時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各國經濟體對技術工種的需求將呈爆炸性成長,每年都在翻倍、再翻倍。」
更重要的是,這番話並非空談。黃仁勛正以實際行動與資金支持他的看法。
技職人才當道:高薪不需學位 前景光明
上周,這家晶元巨頭宣布將投資1億美元給OpenAI,用於建設以Nvidia AI處理器為核心的數據中心。根據麥肯錫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對數據中心的資本支出將達到驚人的7兆美元。
單是一座面積達25萬平方英尺的數據中心,在建造階段就可能需要多達1,500名建築工人。其中許多人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另加加班費。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職位大多不需要大學學歷。完工後,雖然僅需約50名全職員工負責營運與維護,但每一個正式職位還會帶動周邊經濟中額外創造約3.5個工作機會。
黃仁勛呼籲更多年輕人投入電工與水管等基礎設施工作,這也反映了他更宏觀的觀察。未來的科技機會,將更多出現在「實體世界」,而非僅限於軟體層面。
當被問及如果現在是20歲的自己,會選擇什麼專業時,他坦言,「我可能會選擇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領域,而不是軟體工程。」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勛。(美聯社)
CEO共識:藍領當紅 白領失寵
黃仁勛並不是唯一一位對技職人力短缺發出警訊的企業領袖。
今年稍早,全球資產管理巨頭 BlackRock(貝萊德)執行長Larry Fink就曾公開表示,他向白宮表達了憂慮,指出美國一方面驅逐移工,一方面年輕人又對技職工作缺乏興趣,這樣的雙重困境正在為AI數據中心建設醞釀出「完美風暴」。
「我甚至告訴川普團隊的人員,我們快沒足夠的電工來建AI數據中心了。」Fink在3月的一場能源會議上直言,「我們的人手嚴重不足。」
福特(Ford)執行長Jim Farley也在本周發表類似的擔憂。他指出,美國政府雖大力推動製造業迴流(reshoring),但在實際執行上,卻遭遇嚴重的勞動力缺口。
「政策方向沒錯,但缺乏相應的執行方案。」Farley在接受Axios採訪時說,「如果沒有人願意做這些工作,我們要怎麼把製造業帶回美國?」
他在6月於linkedIn上發文指出,美國目前已經缺少約60萬名工廠工人與50萬名建築工人。
儘管外界仍對AI威脅論憂心忡忡,但部分Z世代已經開始重新思考人生選擇,轉向技職教育與學徒制度。
23歲的Jacob Palmer,就是一個例子。他來自北卡羅來納州,高中畢業後認為大學並不適合自己,於是加入一家承包商的學徒計劃,學習成為電工。
21歲時他創業,去年營收接近9萬美元,今年已突破六位數。與那些背負高額學生貸款、面臨不確定就業前景的同齡人相比,他顯得更加篤定且自由。
「我不欠任何人錢。」他簡單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