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負氧離子流專利對燒傷創面的研究
近期,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燒燙傷藥物相關協會提供的《全球與中國燒燙傷藥物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2-2028年)》中,通過對燒燙傷行業發展環境、產業鏈企業現狀進行深入研究,高度認可燒燙傷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同時揭示了新時代,需要新科技的產品帶來新的機會,為企業、科研團隊和戰略投資者提供了準確的科學決策依據。
令人欣慰的是,在國際醫學燒燙傷、美容創面的非藥物治療領域中,我國的科研人員經過大量的工作,已獲得良好臨床效果。1991年5月中科院高能所研製的《HM型彌散離子流燒傷治療儀》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其具有負電性的康復離子流技術橫空出世,採用生物離子電激發細胞活性的原理,同步減少藥物使用,獲得極好臨床效益。臨床報告效果明顯: 臨床資料本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18~45歲。燒、燙傷Ⅱ度面積1%~41%,x±s為8.5±6.9(%),淺Ⅱ度25例,深Ⅱ度5例。治療結果均一期癒合。癒合天數:淺Ⅱ度10.5±2.1,深Ⅱ度22.6±3.2,未發現副作用。
生物電負氧離子流為什麼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呢?讓我們分析一下原因:負離子對傷口癒合的療法也叫大自然療法,多年前美軍用于越戰中的急救措施。人體置於高濃度的負離子環境中,通過皮膚透過血液屏障進入體內會產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化學變化,增強肌膚營養和細胞代謝,活化細胞,從而提高免疫能力和自愈力,快速使傷口表面皮膚結痂,並加快新鮮皮膚組織的生長過程。現代醫學認為,負離子醫學是繼中醫、西醫之後更適合現代病患改善的新途徑,更是醫療健康的先進核武器!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在國內的燒燙傷設備領域中,中科院申報的發明專利技術已經無法繼續使用(因中科院體制歸屬原因),讓各級醫療機構和患者失去一種更科學的治療方案。
上海(JOUM)醫療成立於2003年,位於南翔高科技工業園區,多年來公司科研人員,在負離子產業基地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