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8 8 月

不只把脈開藥! 中醫搭配人工智慧AI 讓「減痛」更有感

現代人久坐、壓力爆表,老年族群組織退化,這些因素都會引發「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少人求助中醫根治各種疑難雜症,尤其是透過刺激穴位、疏通氣滯血瘀、中藥調理來緩解疼痛,互相配合可加速止痛效果。

川岳診所院長李威毅表示,歷史悠久的中醫導入AI,輔助判讀望聞問切的診察,除了幫助傳統醫療的轉型,也提升個人化照護。以復健為例,建立從診療、復健到運動健身的全方位健康預防基地,打破民眾對中醫僅止於針灸與開藥的傳統印象,貫徹中醫「治未病」的預防性治療。

「診所應該成為健康生活的起點,而非病人最後的選擇。」李威毅指出,現代人飽受疲憊、緊繃、失眠、免疫力低下等慢性困擾,尤以上班族、女性及中高齡者比例最高。這些隱性健康危機若透過預防醫學模式,可省下不少後端的醫療費用,包括病情持續惡化。

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ASP)與WHO定義,凡持續或反覆超過3個月的疼痛皆屬慢性疼痛,全球約16億成年人受其影響,對社會與醫療體系帶來巨大挑戰。慢性疼痛在久坐族與高齡族群更為普遍。研究顯示,每日靜坐超過6小時,慢性背痛風險增加33%,退化風險也會增加。

中度運動可顯著降低背痛,不過許多健身新手嘗試運動卻「愈動愈痛」,李威毅說,這並非運動方式錯誤,而是身體尚未準備好。中高齡者的肌力是行動力關鍵,運用AI系統可在短時間內數據化個人身體狀況,針對肩頸酸痛、骨盆歪斜、肌肉力量不均等問題,生成專屬的「體態地圖」與客制化運動處方。

AI健康分析能協助醫師更精準掌握體態問題,預測潛在疾病風險,並降低誤判與重複醫療。李威毅強調,透過專業教練指導功能性訓練,強化核心肌群、改善站姿與日常習慣,才能真正從源頭解決疼痛問題,從被動治療走向主動康復。

中度運動可顯著降低背痛,不過許多健身新手嘗試運動卻「愈動愈痛」,高齡族群應透過專...
中度運動可顯著降低背痛,不過許多健身新手嘗試運動卻「愈動愈痛」,高齡族群應透過專業教練指導,避免運動傷害。本報資料照片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