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旅途中被AI「擺了一道」的事情越來越多。
近日「進化徒步旅行社」的創始人兼總監貢戈拉·梅扎正在秘魯的一個鄉村小鎮準備徒步穿越安第斯山脈,這時他無意中聽到了一段令人好奇的對話。兩名無人陪伴的遊客正談論著徒步前往「神聖胡曼泰峽谷」的計劃。
▲秘魯馬丘比丘 圖據視覺中國
「他們給我看了AI軟體的聊天截圖,上面的內容寫得非常可信,還用了很多生動的形容詞,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本就沒有什麼峽谷!」貢戈拉·梅扎解釋說,「AI給出的這個名字是秘魯兩個地方的組合(胡曼泰湖冰川和烏魯班巴「聖人谷」),現實跟描述的內容完全沒關係。這兩位遊客花了近160美元(約1138元人民幣)車費,就為了在沒有任何導遊或明確目的地的情況下,到達莫爾帕塔附近的一條鄉村公路。」
更重要的是,貢戈拉·梅扎認為這個錯誤可能會讓這些旅行者喪命。「這種錯誤信息在秘魯非常危險,海拔高度、氣候變化以及道路的可達性都必須經過規劃。如果你跟隨像ChatGPT這樣的程序,它會結合圖片和名字來創造一個奇幻世界,那麼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身處海拔4000米的高空,氧氣稀薄,也沒有手機信號。」
根據環球救援網的統計,2025年國際旅行者中大約有30%藉助了AI工具來幫助自己規划行程。而英國索斯伯里銀行的一項調查發現,2024年在旅途中需要專業救援的英國遊客中,有24%使用了AI工具規劃旅程,而使用AI幫助規劃旅行的受訪者中有37%表示,人工智慧無法提供足夠的信息,而約33%的人表示AI生成的建議包含虛假信息。有遊客沿著AI推薦的「義大利北部徒步風景路線」前進時發現該路線設置極其不合理,幾乎都是需要翻越山脈且行走在人跡罕至的地方。
▲彌山山頂風光
日本旅行網紅Dana和她的丈夫最近就親身經歷了AI帶來的錯誤。今年早些時候,這對夫婦利用ChatGPT計划了一次浪漫的徒步之旅,前往日本宮島的彌山山頂。在順利探索了山間小鎮後,他們於下午3點出發,準備在日落時分登上山頂眺望最美麗的遠景,正如ChatGPT所指示的那樣。
「問題就在那時出現了」,Dana說道,「當時我們看完日落正準備從索道下山。ChatGPT說最後一班下山索道是17點30分,但實際上那時候索道已經關閉了。所以我們就被困在山頂了。」
那麼,旅行者們在藉助AI規劃時,能不能提高準確率呢?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團隊10日在預印本伺服器網站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者對ChatGPT下指令時若語氣越直接、越像一道命令,AI的回答反而更準確;相反過度禮貌或冗長的表達方式反而可能讓模型「想太多」,導致答題準確率下降。
研究團隊以ChatGPT-4o模型為對象,設計了50道涵蓋數學、歷史與科學領域的選擇題,並將提問改寫為五種語氣版本,從「非常禮貌」到「非常粗魯」不等。結果顯示,ChatGPT在「非常粗魯」語氣下的平均答對率達84.8%,而「非常禮貌」語氣下僅答對80.8%,差距達四個百分點。
研究者指出,這種現象主要與語言結構有關。禮貌語句往往更長、修辭更多,增加了模型在理解時的語法負擔;而命令式語氣結構簡單、焦點明確,讓模型能更快抓住任務核心。研究者總結稱,「AI並不是因為喜歡被罵才變得聰明,而是因為指令更清楚的情況下減少了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