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殊的帝都:莫斯科有多富?俄羅斯有多窮?
地球知識局
文字 | 一拳一頭北極熊
製圖 | 桐 校對 | 朝乾 編輯 | Alicia
中國的胡煥庸線,從東北黑河到雲南騰衝,4000多公里。
那俄羅斯的「胡煥庸線」呢?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烏拉爾山(歐亞分界線),在它以東就是西伯利亞。
但在我看來,其真正的「胡煥庸線」只有108.9公里,那就是莫斯科環城公路。
正如俄羅斯著名樂隊「事件」的歌詞所唱:只要越過莫斯科環城路,那就不是俄羅斯;只要越過環城路,那就是西伯利亞!
在俄羅斯人心目中,他們國家只有兩種人:莫斯科老爺和臭外地的。
其差距之大,命運之懸殊,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四個俄羅斯
莫斯科之外的「外地人」,按收入水平還可以再細分,加上莫斯科,你就能發現 「四個俄羅斯」,分別是被忽略的「非國民」地區、窮得不忍直視的地區、窮但還湊合的地區,以及莫斯科等少數富裕城市。
莫斯科環城公路既是城市交通網路的核心
也是歐洲多條E系列國際公路的組成部分
(圖:shutterstock)▼
最貧困的「非國民」地區,就是那些去工業化的、即將消失的小城鎮。它們主要是北方的煤炭、冶金、木材等原材料加工城市和附屬鄉村,這些定居點的基建過於老化,瀕臨崩潰。
位於俄東北部楚科奇自治區的村莊
盡顯荒涼破敗之感
(圖:壹圖網)▼
很多定居點都是雪原中的孤島,陸路交通基本中斷,昂貴的公路鐵路根本沒錢維護,直升機和小飛機是這些偏遠地區居民的交通生命線。
這些飛機很多都是大巴化運營的,長期低票價、缺少維修經費,也讓它們極不安全,空難時有發生。
至於窮得不忍直視的地方,大多是因為人力和資源都被吸幹了,就如遠東的圖瓦、阿爾泰共和國,卡爾梅克和北高加索的一些自治共和國那樣。
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圖瓦共和國更是窮中之窮
甚至連鐵路都沒有
(圖:圖瓦漁民,壹圖網)▼
這裡只有不到3%的人收入能在10萬盧布(約8780人民幣)以上,普遍只有2-3萬盧布(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