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8 11 月

社會

社會

《沉默的榮耀》原型:他是潛伏在台的「密使一號」

·吳石早年於陸軍大學時的照片。(央視網)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作者:王朝庭 邢婷 10月15日,國台辦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陳斌華提到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 該劇以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烈士為原型,呈現了一段波瀾壯闊的諜戰史詩,再現了1949年—1950年的那場生死暗戰。 陳斌華指出,劇中有一句台詞「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言簡意賅地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先輩為實現人民解放、國家統一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先烈的堅守與忠誠、奮鬥與犧牲,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理想信念與意志品質,必將激勵兩岸同胞為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環球人物總第78期雜誌曾刊載文章《「密使一號」吳石:曾任台「國防部」參謀次長》,詳細報道了吳石的事迹。 ·環球人物雜誌刊載《「密使一號」吳石:曾任台「國防部」參謀次長》。(雜誌截圖) 以下是原文節選: 北伐學生軍 吳石,字虞薰,1895年8月生於福建閩侯縣一個窮讀書人家庭。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吳石毅然投筆從戎,參加北伐學生軍。此後,他被保送到保定軍官學校,和張治中、白崇禧是校友。1929年,吳石以保定軍校「狀元」的身份,東渡日本留學。留日歸來後,他在陸軍大學任教多年,是軍界公認的「日本通」。 抗戰爆發後,吳石在蔣介石軍事大本營任情報處處長,蔣介石几乎每周都要召見他,諮詢日軍的動態。他寫的報告,甚至成為蔣介石摸清日軍戰略行動和攻擊指向的重要參考。 儘管如此,由於吳石的政治背景屬於以李宗仁為首的「桂系」,任人唯親的蔣介石始終不肯給他帶兵的實權。直到抗戰後期,吳石才被白崇禧推薦為第四戰區中將參謀長。在他親自指揮的桂柳大會戰和中越邊境保衛戰中,吳石顯示出其卓越的軍事才能。 1944年,日軍大舉進攻湘桂,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吳石所部雖一再電請當局增調兵力,但蔣介...
社會

95後女孩辭掉央企工作陪媽抗癌 一年多後媽媽離世

「媽媽,往後你再也沒有鑽心的疼,再也不用大把大把地吃藥,我再也不會看到你的報告單而痛不欲生,再也不會看著你疼痛日漸消瘦卻什麼都做不了……」 「媽媽,拜託你一定要來夢裡多看看我,我還沒好好跟你道過別,沒來得及讓你看到我穿婚紗的樣子,沒來得及把藏了好久的愛說給你聽……」 「媽媽,出殯我會好好送你最後一程,就像以前你送我上學那樣……」 10月14日,一則女兒懷念53歲母親去世的文字感動無數網友。16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聯繫當事人馬昕瑤,她上午剛送別媽媽下葬。談及辭職陪母抗癌,她說:「不後悔,工作可以再找,媽媽只有一個,不留遺憾,很珍惜這段最後時光。」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馬昕瑤是一名95後,她此前在抖音賬號上發布了許多陪媽媽抗癌的視頻,因此也積累了6萬多粉絲。她曾在視頻中介紹,2021年結束3年的人民警察(備註:輔警)生涯,成為一名南航人,所有的幸運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教育栽培和支持。去年3月,媽媽確診肺腺癌晚期,多發轉移。兩個月後,儘管父母都不同意,她還是辭去央企的體面工作:「即使一無所有,也要救晚期癌症的媽媽,哪怕前方荊棘叢生,也絕不退縮,因為你是我媽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我們都是南航新疆分公司的工作人員,當時聽說她要辭職,同事們也都挺驚訝的,畢竟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16日下午,馬昕瑤的前同事鄧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一開始馬昕瑤只是頻繁地跑醫院,同事們也都很理解和支持,沒想到後來她乾脆辭職了,她的這份孝心確實令人敬佩!...
社會

特朗普暗示對委內瑞拉動武 美軍特遣隊已就位

美國在加勒比海的「靜坐戰爭」終於出現了一點新變化。 15日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他已經授權中情局在委內瑞拉境內開展秘密行動。 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會對委內瑞拉本土發起軍事打擊時,特朗普語出驚人地表示,他正考慮這麼做,對委內瑞拉發起地面打擊,因為「美國已經控制了這片海域」。 雖然現在無法確認所謂的「對委內瑞拉發起地面打擊」是特朗普的隨口一說,還是正有此意,但美國在加勒比海的軍事部署確實增強了:繼部署多艘軍艦之後,10日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宣布,在美國南方司令部責任區組建「聯合特遣部隊」,以「打擊毒品走私犯罪」。 然而,用軍隊打擊毒販顯然是大材小用。在美軍編製中,聯合特遣部隊是一種為特定任務而臨時組建的部隊,任務完成後即解散,其核心邏輯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和地區形成美國的軍事優勢。 這支部隊通常由多個軍種以及中情局等機構組成,像此次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授權組建的聯合特遣部隊,就是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二遠征軍為基礎,整合了隸屬於該部隊的第22、第24和第26陸戰隊分隊,以及航空聯隊。 美軍聯合特遣隊組成力量 對於委內瑞拉來說,聯合特遣部隊組建的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軍事信號,為可能發生的、從低到高的美軍各級別軍事行動鋪平了道路。 這一方面意味著特朗普政府認為委內瑞拉的「毒品犯罪問題」已經嚴重到需要打破常規的軍事建制,專門組建一個跨軍種的「拳頭」來應對,並決心採取行動。 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國對委內瑞拉發起攻擊的軍事指揮框架和作戰力量已初步搭建完成,美軍在加勒比海的行動邏輯,也將從「威懾和巡邏」轉向了臨戰或准臨戰狀態,準備執行某個具體的軍事任務,比如小規模入侵或定點空襲。 不過,還是那個問題:在美軍正式開始行動前,特朗普當前對委內瑞拉採取的一系列動作,包括宣稱考慮地面打擊、襲擊委內瑞拉船隻,以及組建聯合特遣部隊等等,都可以視為是他的極限施壓手段的展示,即通過外交恐嚇與軍事威懾,迫使委內瑞拉的馬...
社會

美智庫:若台灣通過特別預算 特朗普或首次對台軍售

據台灣媒體10月16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近九個月,但至今尚未宣布新的對台軍售案。對此,美國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日前吹風稱,在台灣通過1132億新台幣(1新台幣約合0.22人民幣)特別預算後,可望看到特朗普宣布首批對台軍售,美方可能會推進。 現任印太安全研究所主席的薛瑞福接受台灣「中央社」專訪表示,許多事情取決於台灣是否通過特別預算,若這筆預算如同台灣官員所描述的那般龐大,相信美方會支持批准相關軍售。 他表示,當下,美國國防部要求台灣防務支出達到GDP的百分之十,卻又不批准軍售,「這確實說不通」。因此,他認為美方正在等待台灣「真正拿出資金」,也就是通過特別預算,才會有所反應。 對於賴清德日前吹噓的「台灣之盾」,薛瑞福表示,台灣需要具備從高空進行感測與追蹤的能力,包括來自衛星、飛機及陸基雷達的信息,還需要一套能整合資料並優化反應的綜合指揮系統。 要能偵測並追蹤來自空中的威脅,包括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既要看硬體,也要看軟體。他預期這些系統主要將來自美國國防工業,包含新興技術能力,而不僅是大型國防企業,一些崛起的中小型國防科技公司也必須與台灣合作。 對於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美台共同生產武器構想,薛瑞福指出,目前美國國內面臨軍備短缺問題,提升島內生產能力有助於增加台美雙方都有使用的武器。在台灣預先儲備武器,對應對台海可能戰事「也非常有幫助」。 為刺激經濟,增加軍事支出和退稅,台灣行政機構9月11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防務韌性特別預算案」(簡稱「特別預算」),共編列5500億元新台幣的特別預算,其中包含普發給台灣居民的現金2360億元,以及台灣防務部門的1132億。 這筆錢將用於投資台灣反導能力建設。幾天前,賴清德拋出打造「台灣之盾」(T-Dome),鼓吹建構所謂「最嚴密防空系統」,年底前將通過新防務安全特別預算,計劃利用「特別預算」帶動防務與軍...
社會

韓國財閥SK集團會長婚外情被判與妻子分割69億元

韓國SK集團會長崔泰源與前總統盧泰愚女兒盧素英的世紀離婚案纏訟8年後出現新進展,10月16日,韓國最高法院撤銷了此前的二審判決,發回重審。 崔泰源因婚外情曝光引發離婚訴訟,法院此前在二審中判決雙方分割1.380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9.3億元)財產,並賠償20億韓元慰藉金。這是韓國歷史上金額最高的離婚財產分割案,因雙方財產中有300億韓元被認定為盧泰愚的非法資金,最高法院因而作出以上判決。 崔泰源與盧素英都出身顯赫。崔泰源出生於1960年,是韓國五大財團之一的SK集團創始人崔鍾賢的長子,母親為納比藝術中心創始人朴桂熙。作為財閥二代,自1998年開始擔任SK集團第三任會長,同時兼任韓國商會會長,曾經主導收購Hynix(現為SK海力士),將集團轉型為以半導體和能源為核心的企業。 盧素英出生於1961年,是韓國第13任總統盧泰愚的長女。 1988年,盧泰愚就任總統,崔泰源和盧素英當年在青瓦台舉行婚禮,兩人育有1子2女。 2011年,兩人分居。2015年,崔泰源公開了與情人金熙英的同居關係,並且曝光了婚外女,引發離婚訴訟。 2022年12月,韓國法院一審判決兩人離婚,雙方分割665億韓元財產,崔泰源向盧素英支付慰藉金1億韓元。 盧素英不服一審法院對財產分割作出的判決,提起上訴。 2024年5月,二審法院判決雙方分割1.3808萬億韓元財產(含SK股票),向盧素英賠償慰藉金20億韓元。 2025年10月16日,最高法院判決財產分割撤銷,並發回重審,確認維持20億韓元慰藉金。 最高法院認為,原二審判決將前總統盧泰愚的300億韓元資金認定為盧素英的貢獻,引發軍政府非法資金追繳爭議,最高法院認為其為盧泰愚接受的賄賂,因而推翻二審判斷。 此案為韓國歷史上金額最高的離婚財產分割案,而且雙方擁有強大的社會和政治影響力,崔泰源的不倫戀與婚外女、盧素英的「守護家庭」形象都引發熱議,因此被稱為「世...
社會

95萬買個「院士」 荒誕對話揭開「學帽」買賣冰山一角

 花錢就能買個外籍「院士」頭銜?日前,知名學者、首都醫科大學前校長饒毅教授收到了一封措辭頗為「直白」的郵件。發件人「王超」公然宣稱可助其評上「歐洲科學院院士」,開價95萬元,還表示這是直接渠道的優惠價,市場價高達200萬元。 更令人震驚的是,賣方的「服務範圍」之廣,居然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等知名學術機構。賣方毫不掩飾地明碼標價,彷彿在談論一件普通商品的交易。 這場荒誕的對話揭開了國內「學帽」買賣的冰山一角,暴露出學術界存在的挾「洋」自重、為「學帽」不擇手段的腐敗現象。 實際上,外籍院士頭銜被曝可以買賣並非首次。2024年,曾有一些高校、醫院、醫藥公司發文祝賀本單位有人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引發社會關注。如,西安一名90後博士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成為「世界唯一一位90後院士」。 很多網友質疑該外籍院士頭銜含金量不高,花40萬元就能買到。後據媒體披露,代辦「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頭銜是一家註冊於北京房山區的某傳媒公司。 院士之名,是社會對知識尊嚴的集體致敬。這種投機取巧的做法,不僅玷污了學術的純粹性,更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學術環境。 「洋院士」頭銜之所以有市場,一方面是一些人存在崇洋、媚洋、跪洋的心態,另一方面是「洋院士」在國內仍具有一定的光環效應。 究其根本,包括院士頭銜在內,國外的一些榮譽稱號在國內正式披露的信息十分有限。這種信息壁壘使得部分機構、個人得以利用公眾對國際學術榮譽體系的認知空白,通過誇大甚至虛構「洋院士」的含金量來謀取利益。更有甚者,為了一己之私,可能不惜動用公共資源,公款私用為個人榮譽買單。 這也給2025年中國兩院院士增選工作提了個醒,絕不能讓這股歪風玷污了中國「院士」稱號的學術純潔性與國際公信力。 學術榮譽評價的基礎是學術貢獻和社會認可,它不應、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和購買。對於一些機構與人員將「學帽」異化為可交易商品的行為,以...
社會

繼麻省理工之後,再有美高校「硬剛」特朗普政府

美國布朗大學校長克里斯蒂娜·帕克森15日拒絕接受白宮提出的以妥協換聯邦資金的「合約」,成為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之後,第二所「硬剛」特朗普政府的美國高校。 布朗大學7月已與特朗普政府達成一份整改協議。帕克森15日說,新「合約」與先前協議矛盾。 特朗普政府1日晚致函范德堡大學、達特茅斯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南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首批9所美國大學,要求校方研究簽署所謂《高等教育學術卓越合約》,以獲得優先使用聯邦資金的機會。「合約」內容包括:要求大學在招聘員工和錄取學生時禁止考慮種族、性別等因素;將國際本科生入學率限制在不超過15%等10點內容。「合約」還禁止員工代表學校表達政治觀點,除非事態影響到學校。 據美聯社報道,特朗普政府要求上述高校本月20日前作出反饋,不晚於11月21日決定是否簽署「合約」。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合約」部分源於金融富豪馬克·羅恩的想法,申明高校如果選擇「放棄聯邦福利」,可自主追求「合約」所列條款之外的「模式與價值觀」;但如果接受「合約」,則可能收穫「可觀、有意義的聯邦資金」等「多項積極收益」。 10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薩莉·科恩布盧思率先拒絕接受「合約」,稱其中若干條款將限制大學言論自由和獨立性。麻省理工學院由此成為首所拒絕簽署協議、與特朗普政府「硬剛」的高校。 與麻省理工學院稍有不同的是,布朗大學今年7月已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換取聯邦政府結束多項調查並解凍科研經費。據多家媒體報道,這所位於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市的常春藤聯盟名校當時同意向該州多家勞工組織支付5000萬美元,並同意接受特朗普政府所提與以色列學術界合作等多項條款。 然而,布朗大學校長帕克森15日指出,7月的協議包含確認布朗大學學術自由條款,但本月「合約」缺乏類似保證,她擔心「合約」破壞布朗大學管理自主權,嚴重損害校方履行使命的能力。 按《紐約時報》說法,布朗大學校方先前遲遲未表態...
社會

加拿大為何此時在錫克教問題上對印度讓步?

近年來印度、加拿大衝突頻出,雙邊關係於近日迎來回暖跡象:10月12日至14日,加拿大外交部長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對印度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雙方宣布達成「印加關係路線圖」,同意在能源、科技、人工智慧等多領域重啟合作。 兩年前的6月,在加錫克教分離主義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遭槍殺,前特魯多政府公開指控印情報機構涉案,引發雙方互撤外交官,關係墜入冰點。而今兩國高層重新往來,從對峙走向對話,表面是合作重啟,實質是加拿大在錫克教議題上的回調。 加拿大外交部長安妮塔·阿南德與印度總理莫迪會晤。 圖源:印媒 一、加內政轉向驅動關係轉圜 此次印加關係回暖,根源在於加國內政治重心的轉移——移民議題從強調多元轉向注重管控,促使卡尼政府主動緩和對印關係。 特魯多執政時期,加自由黨(LPC)的選舉策略高度依賴包括錫克教徒在內的南亞裔選民支持。該群體聚居的選區多為競爭激烈的關鍵議席,其選票成為自由黨維繫議會多數的關鍵。在此背景下,特魯多頻繁向錫克社群示好,甚至被戲稱為「賈斯汀·辛格」(Justin Singh)——「辛格」是錫克男性普遍使用的宗教姓氏,用以形容他在錫克議題上表現得過於親近。 例如,2018年特魯多訪印時,刻意訪問旁遮普邦阿姆利則金廟(Golden Temple)。此地不僅是錫克教聖地,也承載1984年清剿錫克分離派武裝「藍星行動」後的政治記憶,象徵意義敏感。其代表團中甚至出現涉暴錫克分離主義者賈斯帕爾·阿特瓦爾(Jaspal Atwal),引發印方強烈不滿。此後在「卡利斯坦」(Khalistan)分離主義議題上,加政府繼續在國內輿論壓力下採取防禦性與象徵性強硬姿態,使得對印關係進一步滑向對抗。 2018年特魯多訪印時,刻意訪問旁遮普邦阿姆利則金廟。 然而,2025年以來加社會對移民承載力的憂慮迅速升溫。約80萬錫克裔因其社群...
社會

被追問「國會山騷亂」,佩洛西轉頭怒斥記者「閉嘴」

NEW: Rep. Nancy Pelosi snaps at reporter and puts her finger in her face after being asked about J6. Reporter: \"Why did you refuse the National Guard on January 6th?\" Pelosi: \"Shut up!\"pic.twitter.com/Djm1Y7PVDs — Collin Rugg (@CollinRugg) October 15, 2025 據「今日俄羅斯」(RT)網站、美國《紐約郵報》報道,美國國會民主黨籍前眾議長佩洛西當地時間周三(15日)在國會大廈怒斥記者一幕,引發媒體關注。 報道稱,當天,佩洛西在助手的攙扶下走出國會大廈時,一名電視台記者走上前詢問她是否對近期共和黨主導針對「國會山騷亂」的新調查感到擔憂。佩洛西先是沒有理會。 該記者隨後追問,「為什麼你在(2021年)1月6日拒絕(派遣)國民警衛隊?」聽到這一問題後,佩洛西迅速轉頭。 「閉嘴!」佩洛西憤怒地用手指著記者稱,「我從未拒絕(派遣)國民警衛隊。是總統沒有派他們來。你為什麼帶著共和黨的說辭來這裡,還擺出一副嚴肅記者的姿態?」說完,她走開了。 相關視頻在社交平台X上引發關注。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同日晚些時候也在X上轉發了這一視頻,略帶諷刺評論一句「哇哦」。 2021年1月6日,「國會山騷亂」發生後,民主黨人主導的眾議院國會山騷亂調查委員會曾發布一份調查報告,詳細解釋針對特朗普的指控以及4項刑事轉介,包括妨礙官方程序等。另一方面,眾議院共和黨人則發布「對沖」報告指責民主黨玩弄政治,忽視「國會山騷亂」背後的安保失敗,稱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難辭其咎。...
社會

為何不攔委附近海域「販毒船」?特朗普:他們船速更快

今年9月以來,特朗普政府已宣告在委內瑞拉外海國際水域擊沉5艘所謂「運毒船」並打死27名「毒販」。據美國廣播公司(ABC)、「政治新聞網」等美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0月15日在白宮接受採訪時,被問及為何不派遣美國海岸警衛隊攔截船隻,以確認船上是否有毒品和毒販。 特朗普為美軍襲擊委內瑞拉附近海域「販毒船」辯護。圖源:美媒視頻截圖 「我們已經這麼做了30年了,但完全沒用。他們的船速更快,有些船甚至是世界級的快艇」,特朗普為其政府決定辯護稱,「但它們的速度比不過導彈。」此外,特朗普還辯稱,美政府發動的每次襲擊都會挽救成千上萬名美國人的生命。 對於特朗普的回應,有網友表示質疑。↓ 「『更快的船』不意味著可以殺人。」 「這跟船速有關係?」 「這是非法的,他在撒謊。」 本月初,特朗普政府向國會遞交備忘錄稱,美國與被美認定為恐怖組織的販毒集團「正處於非國際武裝衝突之中」。備忘錄未具體說明涉及哪些販毒集團,也未說明如何將個人目標認定為販毒集團成員。多名美國國會民主黨人指責特朗普政府使用軍隊打擊販毒集團是濫用權力,且未提供「任何可信的法律依據、證據或情報」。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多次抨擊美國意圖通過軍事威脅在委搞政權更迭,並在拉美進行軍事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