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四十二 ● 天方夜譚的故事
周興和發明的環保輕型建材,不像發明原子彈和核燃料那樣,屬於國家絕密工程和專控物資,一般人想見一眼都不容易,更不要說有仿冒侵權之憂了。
其它商品則不然。
當今社會,無論藥品食品,無論衣襪鞋帽,假冒偽劣商品那是層出不窮俯拾皆是。報載,有一段時間,市場上「茅台」、「五糧液」之類的高檔酒,有47%為假冒,「中華」、「雲煙」之類的高檔煙,有50%為偽劣品。
周興和發明的以秸稈為原料的建材,從1993年起就申請了國家專利。到2001年,他已先後獲得了9項國家專利。但先前,這些專利「藏在深閨無人識」,還很少招蜂引蝶。1998年,由於「秸稈輕體牆材」在亞太廣場使用、「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在四川省科技項目招標時中標後,社會上不少窺測方向,幻想著一夜暴發的人,一看這個項目原來有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哦,秸稈,那漫山遍野不都是么?你周興和能搞出來應用,我就不能搞出來賣錢么!
於是侵權仿冒之風,像河灘上的野草一樣迅速蔓延開來。
曾幾何時,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知識產權似乎就是一壺白開水,誰都可以敞開喝幾口。所以,社會上種種怪狀就令人防不勝防:一本正版的圖書定價100元,而盜版的書只賣10塊錢;一張正版的光碟賣20元,而盜版的只需賣2塊錢。
1999年底,四川迅速就出現了2家以仿冒星河公司產品的廠家出現。到了2004年10月,據不完全統計,在不到5年時間裡,全國侵權廠家就達到747家!這些侵權廠家,以為生產秸稈建材就像吹糖人那般容易,比著葫蘆畫瓢,只要弄成型就是了。於是,各種假冒偽劣產品,魚目混珠泥沙俱下,根本達不到產品質量要求,嚴重擾亂了市場。
非但如此,一些廠家除了大規模生產產品外,還明目張胆大量「轉讓」所謂「專利」。成都一家叫「金橙」的公司,憑藉他們的社會背景,在全國迅速發展,僅低價轉讓「專利技術」就達98家!由於這些廠家沒有核心技術,產品生產出來後,不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