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3 11 月

社會

社會

32個「完美男人」的騙局:為離婚女人定製買房陷阱

2025年1月,一個36歲的女人爬上山東威海某小區11層的樓頂。 場面一度混亂。消防車、救護車、警車都來了,有人急促地叫喊,讓她冷靜。但她的哭喊聲更大了。這是威海南海新區的一處新樓盤,天台沒有欄杆,她嚇到腿軟,嘴裡卻喊著要「跳下去」。 「都是演的。」爬上去前,她聯絡了一個「姐妹」報警,瞅准大家都來的時候,她哭了兩個小時。最終她勝利了——逼著房產商把她新買的房退了。 可是那些寒風中的眼淚也不全是演的。這幾個月里,她輸得一塌糊塗,談了一場如夢似幻的戀愛,等到錢被榨乾,男人不見了,夢才醒了。 後來,她找到了更多同病相憐的姐妹,她們來自全國不同的城市,都是離異女性,都為了「最後一次內心的悸動」在威海買了一套根本不想要的房子。 ▲「哇,碧海藍天,真漂亮。」2023年7月吳傳莉在威海拍下視頻時說。受訪者供圖 賭一把五萬塊的 吳傳莉是這些離異女性中的一個,47歲,說話乾脆,做過服裝外貿。有過兩任丈夫,一個說不到一塊兒去,一個拿走她20萬和一套房子。離婚後,她的情感幾近荒蕪,「再也不敢相信愛情。」 直到2023年7月4日,一個「完美男人」闖入了她的生活。 男人叫張少康,是在婚戀網站認識的,加上微信後,他發來一段帶身份證的自我介紹。他自稱生於1978年,江蘇人,老家有兩套房,目前在威海從事市政工程。當晚張少康發來了視頻請求,他們聊了14分鐘。 接下來的幾天,張少康每天問她在幹嘛、吃飯了沒有,給她寄水果,用視頻帶她「看海」,密不透風的心被一點點擠出縫隙。 月底,吳傳莉去了威海。張少康帶她看海,給她做海鮮。一個晚上,他把手機里的照片和朋友圈動態翻出來,一幕幕向她展示過往的悲慘人生——前妻癌症、女兒車禍,雙雙離開人世,他陷入幾年的傷痛抑鬱,整日喝酒買醉。 「談到他老婆治病的時候,眼淚嘩啦流,這東西還能造假嗎?誰會拿這個事來開玩笑?」這一刻,吳傳莉徹底淪陷了。她想,一個男人能把如此脆弱的一面袒露給...
社會

美國上訴法庭裁決:佛州可禁止中國人購買房產

2023年5月,美國佛羅里達州通過「SB 264」法案,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公民在該州購買土地與房產。多名居住在佛州的中國公民共同起訴州政府此舉構成「購房歧視」。 兩年後的11月4日,美國一家上訴法院以2比1的裁決,駁回上訴。 路透社報道稱,此舉或為佛羅里達州禁止中國公民購買房產和土地掃清了道路。香港《南華早報》提到,這一結果可能鼓勵其他州採用類似法律。批評者擔憂,20世紀初限制中國和日本公民擁有財產的「外國人土地法」,恐將在失寵一個世紀後死灰復燃。 據報道,美國已有30多個州的立法者已經提出了或通過限制外國財產所有權的法案。 2023年4月,數十名華裔美國人抗議佛州禁令 美媒 報道稱,這家法院表示,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代表的四名中國公民缺乏起訴佛州「SB 264」法案的法律依據,因為該法律僅適用於在中國「定居」的個人,而這四人已在佛州居住多年。 法院還駁回了關於該法律「要求中國公民向州政府登記其物業的規定與聯邦外國投資法相衝突」,以及該法律「動機源於針對中國人和亞裔的種族主義」的指控。 巡迴法官羅伯特·拉克稱:「國家、個人、土地和食品安全關切促使該法律的制定。」 「今天的裁決令人失望,」ACLU律師阿什利·戈爾斯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儘管如此,「我們將繼續對抗這類明顯針對移民國籍和種族的法律」。聲明強調:「所有人,無論來自哪裡,都應該自由地在佛州購買房屋和建立生活,而不必擔心受到歧視。」 2023年5月,佛州通過「SB 264」法案,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公民在該州購買土地與房產,同時限制了古巴、伊朗、俄羅斯等國公民的購買行為。據悉,涉及中國買家的違規行為也會受到特別嚴厲的處罰,買家最高可判處五年監禁,賣家最高可判處一年監禁。 隨後,多名居住在佛州的中國公民共同起訴州政府此舉構成「購房歧視」。 去年在地方法院被裁定敗訴後,原告於8月底提起上訴。此外...
社會

周三見分曉:特朗普命運繫於其親手任命的三位大法官

美國最高法院將於當地時間周三審理特朗普全球關稅案,而他親手任命的三位大法官Neil Gorsuch、Brett Kavanaugh和Amy Coney Barrett將在裁決中發揮關鍵作用。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這場被特朗普稱為「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中,其判決不僅決定著這項標誌性政策的命運,更可能引發千億美元的退款。此案將決定特朗普上任以來徵收的大部分進口稅的命運,特朗普聲稱這些關稅依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授權,但該法並未明確授權徵收關稅。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陷入多起國內司法訴訟。此前,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8日,美國聯邦法院阻止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關稅政策生效,並裁定特朗普越權,對向美國出口多於進口的國家徵收全面關稅。訴訟由美國非營利、無黨派訴訟機構自由正義中心代表五家受關稅影響的美國小企業提起,這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首次重大法律挑戰。 在最高法院形成共和黨任命大法官以6比3占多數的格局後,本次關稅案將首次直接審議特朗普關於總統廣泛權力的根本性主張。值得注意的是,這三位特朗普任命的大法官在不同程度上都曾暗示,當總統以應對國家緊急狀態為由尋求前所未有的關稅徵收權時,他們並非必然支持其主張。 挑戰關稅的公司和州政府可能需要獲得首席大法官和三位特朗普任命大法官中至少兩人的支持才能勝訴。據媒體報道,法院的三名自由派大法官可能投票反對特朗普,而保守派大法官Clarence Thomas和Samuel Alito通常支持特朗普。 Kavanaugh最可能支持關稅政策 據熟悉最高法院的觀察人士分析,在三位由特朗普任命的大法官中,Kavanaugh是最有可能支持其關稅政策的一位。他在此案中的立場與其過往角色形成對比,因為他在其他案件中,通常與Barrett或首席大法官Roberts一起,對更保守的同僚施加約束。 Kavanaugh是...
社會

幣圈再度血流成河!比特幣6月以來首次跌破10萬大關

比特幣價格失守10萬美元的關鍵心理關口。 周二,比特幣價格加速下挫,自6月以來首次跌破10萬美元大關,一度下探至99932美元附近,並跌穿200日移動均線,創下年內第二大單日跌幅。市值排名第二的以太坊同樣暴跌超10%,跌至3225美元附近。 (比特幣跌穿200日均線) 據coinglass統計,過去24小時全網有34.2萬人被爆倉,爆倉金額超過13億美元,其中多頭頭寸占損失的85%。 (全網加密貨幣總爆倉數據) 分析認為拋售壓力的背後,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發表的鷹派言論。他淡化了市場對12月降息的預期,再次強化了利率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的敘事。這一轉變推動美元走強,對比特幣等非生息資產構成了直接壓力。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投資者在過去四個交易日內從比特幣和以太坊相關ETF產品中撤出了超過18億美元,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流動性緊張。 分析師警告稱,若無法守住當前陣地,更深度的回調或將到來,交易員正密切關注9.6萬美元這一關鍵支撐區域。 技術位告急與市場情緒惡化 十萬美元不僅是心理關口,也是重要的技術支撐位。 市場分析師Damian Chmiel指出,如果比特幣價格持續低於10萬美元,可能會引發更急劇的拋售,下一個目標將是4月份接近7.4萬美元的低點,這意味著較當前水平仍有約30%的潛在下行空間。 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滑入「極度恐懼」區間,也印證了市場普遍的悲觀預期。 (市場陷入「極度恐懼」區間) Ultima Markets資深分析師Elon Gu指出,從技術形態上看,比特幣想要反轉上行,首先要先奪回位於約11.1萬美元的21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和成交密集區。在此之上,11.6萬美元將是接下來的關鍵阻力位。 目前,比特幣暫時與全球流動性的持續上升脫鉤,其相對黃金的價格也回到了一個關鍵支撐水平。 (比特幣與黃金比率再度回到25支撐價位附近) 宏觀逆風與資金...
社會

美國3歲華裔男童被撞身亡,肇事司機4項重罪全免

10月31日,美國紐約皇后區3歲華裔男童陳昆塔(Quintus Chen)被撞身亡案歷經近兩年審理後,在紐約州高等法院宣判。據報道,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裁定,22歲的肇事司機凱文·戈麥斯面臨的四項重罪指控全部不成立。全免的四項重罪包括:二級過失殺人罪、刑事過失殺人罪、肇事逃逸致死罪、二級攻擊罪。 ▲陳昆塔 戈麥斯最終僅被判犯有「第二級魯莽危險行為」(一項A級輕罪),以及魯莽駕駛、無照駕駛、車輛未註冊、車窗貼膜過暗、違規停車等多項交通違規。根據紐約州法律,A級輕罪最高僅判處一年監禁、三年緩刑或社區服務等處分。這意味著戈麥斯已確定免於長期監禁,有可能無需入獄,只需面臨駕駛方面的限制與社區監督。 男童母親: 車在拖行碾壓,怎麼可能無罪? 這一判決結果令男童家人無法接受。男童母親陳凱倫(Karen Chen)在法庭外情緒激動地表示,這一判決「對我們一家極不公平,是一大冤案」。 陳凱倫在受訪時表示,案發當天的監控畫面顯示,「車輛撞上孩子後仍有拖行甚至輾壓的動作,我丈夫(吉米·陳)當場伸手去救孩子,也被車撞傷。」她表示,自己和丈夫至今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創傷。她質問道:「怎麼可能說這個人無罪?」 陳凱倫表示,她已向檢方詢問上訴可能,但得到的答覆是,此案經陪審團一致裁定無罪,根據美國法律一事不再審原則,檢方不得就同一罪行再上訴或重審。他們目前正考慮尋求社區和受害者倡議團體的幫助。 辯護律師: 男童父親「沒能控制住」孩子 在為期兩周的審判中,控辯雙方的交鋒激烈。 皇后區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指控肇事司機戈麥斯存在嚴重疏忽。首先,戈麥斯的車輛貼膜嚴重違法。檢察官稱其擋風玻璃透光率僅11%,駕駛座側窗透光率低至0%。而紐約州法定標準為70%。檢察官瑞安·利恰德洛稱,受害男童的「頭部和肩膀都在引擎蓋上方,清晰可見」,但戈麥斯「還是加速了」,並且有魯莽駕駛的前科。 ▲監控視頻截圖 辯護律師托德·格林伯格...
社會

朝鮮今日為他舉行國葬,曾任國家元首逾20年

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曾任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的金永南,於2025年11月3日12時因病去世,享年97歲。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朝鮮國務委員會、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和朝鮮內閣當天共同發布訃告。 11月4日凌晨,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前往弔唁金永南離世。4日上午9時開始,朝鮮中央電視台多名主播輪流播送金永南去世相關消息。其中,知名主播李春姬播送了金正恩的弔唁新聞。 11月4日凌晨1時,金正恩弔唁金永南。圖/朝中社 4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前委員長金永南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生前曾多次率團訪華,為推動中朝傳統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屬致以誠摯慰問。 從1998年當選為朝鮮第十屆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至2019年卸任,資深外交官出身的金永南擔任朝鮮國家元首逾20年。他的出訪足跡遍布全球,曾與多屆美國總統會面,更深度參與了朝鮮、韓國之間的三次領導人會晤,和金大中晤談南北離散家屬團聚事宜,與盧武鉉共同植樹。2018年初,他率團前往韓國,借平昌冬奧會契機展開「破冰之旅」,與文在寅親切交談,在開幕式上落淚,為世界矚目。 2019年,朝鮮修改憲法,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不再是國家元首,年過九旬的金永南也離任淡出政壇。不過,根據官方訃告的說法,他在九十多歲高齡「仍然筆耕不輟,致力於將我們共和國光榮的勝利與榮耀歷史傳承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著作」。 11月5日上午,朝鮮將為金永南舉行國葬。 金永南。朝鮮中央電視台報道截圖。 「從未遭遇過降職」 根據官方訃告,金永南「出生於外國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早年間「經歷了種種苦難」。1945年後,他投身社會活動,後進入金日成大學學習,並被選送前往莫斯科留學。1952年回國後,金永南先在金日成高級黨校任教,隨即進入朝鮮勞動黨...
社會

多名韓國男性在菲律賓失聯,約5萬混血兒尋找父親

在菲律賓,有一群特殊的存在,他們是韓國男性在菲律賓與當地女子所生的孩子。這些孩子大多是非婚生子,且父親在孩子出生後,將菲律賓籍的生母與孩子一同拋棄,離開菲律賓,並且將生母屏蔽拉黑,獨留菲律賓生母在當地獨自撫養孩子長大。據報道,這樣的韓菲混血兒在菲律賓大約有5萬名。 公開「壞爸爸」照片成「最後的方法」 從上月開始,韓國公益組織「解決撫養費的人們」(簡稱「解費團」,前身為「壞爸爸」)的發起人具本昌,在社交媒體上接連公開被拋棄的韓菲混血兒和他們韓國爸爸們的照片。他在10月23日和25日發文稱:「尋找分別於2010年出生女兒、2014年出生兒子、2018年出生女兒後返回韓國的爸爸們」,並表示「即使構成名譽損害也不會退縮」。 ▲「解決撫養費的人們」組織運營者具本昌 11月2日,具本昌稱:「在菲律賓單身媽媽們尋找孩子的爸爸的報道播出後,多年來一直拉黑她們的韓國男人們,竟然開始主動聯繫當年被他們拋棄的女人了。」他同時還表示,自己收到了一名菲律賓單親媽媽的反饋,她稱一個7年前拋棄他們的韓國爸爸,也突然聯繫自己了,「似乎是通過媒體刊登『尋找爸爸』的報道後,害怕照片被公開的『負心漢們』開始有反應了。」 對於公開這些人照片的原因,具本昌稱:「要找到這些人需要護照號碼或韓國手機號碼,但他們在菲律賓與當時的伴侶同居時,有意隱瞞了這些信息。因此,公開照片是『最後的方法』。」他舉例說,甚至他接手的求助案例中,有一名在菲律賓語言研修期間,與當地女子生下孩子後逃跑的韓國男子,曾一直對當地女子謊稱自己不是韓國人。 在替這些單親媽媽找出「負心漢」的過程中,具本昌表示,自己也收到一些私信質問他,「這難道不是侵犯隱私和誹謗嗎?」他坦言自己曾陷入兩難境地,「諮詢律師後,我了解到,誹謗罪名成立與否取決於法官的判決。」 大量韓菲混血兒被拋棄背後的原因曝光 據報道,具本昌曾因自2018年起曝光不支付子女撫養費的父母個人信...
社會

放棄百萬年薪,98年清華碩士在出租屋造出機器手

近兩年,具身智能熱度攀升,人形機器人成為焦點。 在這場具身智能與機器人浪潮中,95後極客、星際光年創始人位德浩,創業初期,在出租屋攻堅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靈巧手。作為機器人走向物理世界的「最後一厘米」,靈巧手研發難度極高,連馬斯克也承認,特斯拉Optimus的「手」是設計中最難的部分。 為突破高靈巧性、強適應性與高智能的平衡難題,位德浩憑藉自研繩驅方案,在實現高自由度與可靠性的同時,將靈巧手成本從行業高端產品的百萬元級,顯著降低至具有商業化潛力的萬元級別。 靈巧手賽道正處爆發前夜。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預計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將突破500萬台,市場規模達4000億美元。作為占整機成本約30%的核心部件,靈巧手已成為產業鏈關鍵制高點,吸引海內外企業加速布局。 技術路徑上,海外企業聚焦「技術高地」,追求更高自由度與系統升級,但面臨高成本與長周期挑戰;國內團隊則依託供應鏈與場景優勢,專註「量產平原」,推動產品快速迭代。正如峰瑞資本投資副總裁顏黔杭所言:「在具身智能領域,海外企業擅長從0到1,中國團隊擅長從1到100。」 面對廣闊前景,2025年,位德浩拒絕多個百萬年薪offer,帶領年輕團隊投身創業。他的技術洞察與行動力,也促使峰瑞資本果斷押注。 顏黔杭評價他:「典型的極客,動手能力強,畢業就創業,非常有勇氣。」但位德浩也清醒地意識到,從技術極客到合格CEO之間,仍有一道必須跨越的鴻溝。 近日,星際光年近日完成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賽納資本、普華資本領投,柯熙創投跟投,深渡資本擔任財務顧問。資金將主要用於靈巧操作底層技術攻關、靈巧手操作系統(小腦模型)研發及核心團隊擴張。 本期《有料時間》,我們邀請到星際光年創始人&CEO位德浩與峰瑞資本投資副總裁顏黔杭,共同揭秘靈巧手的技術壁壘、投資邏輯與商業化...
社會

性別可以被強行更改嗎?「世界上最成功變性人」之死

1967年,美國巴爾的摩。不到兩歲的大衛·賴默(David Reimer)被推進手術室,這次手術將摘除他的雙側睾丸,這是讓他成為女孩的第一步。 這可能是全世界手術對象年齡最小的一例性別轉換手術,不過它並非出自當事人的意願。大衛在一次醫療事故中失去了陰莖,父母希望能趁著年紀還小,把事故的影響降到最低,讓他過上普通人的生活。與此同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性學專家約翰·莫尼(John Money)急需一個實例來證明他的主張:性別是後天塑造的,與生物學基礎無關。大衛還有一個同卵雙胞胎兄弟布萊恩,在莫尼看來,這對兄弟簡直是天賜良機,能幫助他完成這場史無前例的實驗。 莫尼和大衛的父母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他們打算把大衛的睾丸也切除掉,隱瞞他出生時是男孩的事實,就此把他當成女孩養大。 每個人都將得到幸福的結局,起碼在當時看起來是這樣的。 後天創造的女孩 大衛和布萊恩8個月大的時候,醫生髮現兩個孩子包皮過長,建議父母讓他們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這本來是個再正常不過的小手術,但這次醫生們決定用電刀來切,這在當時還是一項新技術。不知是醫生錯誤操作,還是機器出了故障,電刀中的電流急劇升高,將大衛的陰莖完全灼傷。布萊恩的手術原本排在大衛後面,被立刻取消。 這次事故給年輕的賴默夫婦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直到幾個月後,他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了約翰·莫尼。 60年代正是美國平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當時的性別研究領域進行著一場重要的爭論:性別究竟取決於先天的生物基礎,還是取決於後天的社會環境。莫尼是社會決定論(後天論)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接受性別轉換手術,被周圍的社會環境當作另一種性別對待,就能完美地適應新的性別。 約翰·莫尼|The Boy Who Was Turned Into a Girl 莫尼的觀點成為了賴默夫婦的救命稻草,而且他們覺得莫尼「看起來很聰明,很有魅力」。他們寫信向莫尼諮詢...
社會

切尼去世:白宮降半旗 川普尚未發表聲明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周二(11月4日)因肺炎及心血管疾病併發症去世,終年84歲。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尚未發表公開慰問聲明,不過白宮有降半旗,稱這是因為法律規定。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2025年11月4日因肺炎及心血管疾病併發症去世後,白宮降半旗。(Reuters) 川普過去多次抨擊切尼為「戰爭販子」,並與切尼的女兒利茲切尼(Liz Cheney)發生爭執。切尼與利茲切尼在上次總統選舉中均支持川普的競爭對手賀錦麗。 當被問及白宮是否以任何方式參與喪禮安排,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我不認為白宮參與這項計劃,或者至少他們還沒有著手進行這項計劃。我知道總統已知曉前副總統去世的消息,而且正如你所看到的,根據法律規定,國旗已降半旗致哀。」 美國國旗法規定,在前副總統去世後,「從去世之日起至下葬之日止」,美國國旗必須降半旗。 新聞鏈接>> 切尼離世|小布希表悼念 贊「同代人中最傑出公僕」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周二(11月4日)因肺炎及心血管疾病併發症去世,終年84歲。切尼是在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擔任副總統。小布希發表聲明,深切悼念這位與他共事八年的搭檔,同時贊他為「同代人中最傑出公僕」。 小布希周二在聲明中讚揚切尼是一名「正直、可敬的人」,形容切尼的逝世為「國家的損失」。他稱:「歷史將銘記他是同代人中最傑出的公僕之一」。他也肯定切尼以「正直品格、卓越才智與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個職位。他強調,切尼的服務為美國「增添榮光」。 2006年3月28日,美國小布希(George W. Bush,左)在華盛頓白宮玫瑰園發表演說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右)及其他內閣成員陪同在側。(Getty) 回顧切尼豐富的從政經歷,小布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