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3 8 月

港澳台

美國高級外交官抵台訪問 台灣官員試圖淡化特朗普的批評
港澳台

美國高級外交官抵台訪問 台灣官員試圖淡化特朗普的批評

  美國在台協會執行理事藍鶯在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在華盛頓舉辦的「慶祝中華民國113年國慶」酒會中發表講話。(2024年10月2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一名負責美台關係的美國高級外交官星期二(10月28日)抵達台北。與此同時,台灣官員試圖淡化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台灣晶元產業和國防需求的最新批評,即使不同意他的說法。 美國與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支持者和武器供應方。中國一直聲稱民主治理的台灣是其領土,儘管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台灣。 美國在台協會(AIT)、相當於美國政府在台北實際上的大使館星期二表示,其華盛頓總部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於10月28日至11月1日訪問台灣。 AIT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說,這次訪問旨在「展現美國對台灣的堅定承諾,推進持續成長的美台夥伴關係」。 「在台灣期間,藍鶯將討論美台就雙方利益相關議題的持續合作,包括區域安全、互利互惠的貿易與投資,以及人民之間的教育與文化連結。」 美國將於下周舉行總統大選。特朗普近日再次指責說,台灣應該為國防支持支付費用,並表示台灣「竊取」了美國的晶元產業。這些言論令台灣感到不安。 「你知道,台灣偷了我們的晶元業務。他們想要我們提供保護,他們需要保護,但他們沒有為這項保護付錢,」特朗普上周在熱門播客節目「喬·羅根體驗」(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中說。 台灣晶元製造商台積電(TSMC)是全球最大晶元代工廠,也是英偉達(NVIDIA)等美國公司的主要供應商。 受到特朗普言論影響,台積電的美國存托憑證(ADR)星期一(10月28日)收盤下跌4.3%,該公司在台北上市的股票星期二下跌逾2%。 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星期二在台灣立法院被問及對特朗普言論的看法,他一開始以外交語言回應表示,台美關係基...
香港特首施政報告提出「簡樸房」政策,機構質疑能否真正解決劏房問題
港澳台

香港特首施政報告提出「簡樸房」政策,機構質疑能否真正解決劏房問題

  單親媽媽笑笑與7歲的兒子目前住在一間環境較理想的劏房,她擔心「簡樸房」政策實施後,環境理想的「簡樸房」租金將會較貴。 (美國之音照片) 香港特首李家超於10月中旬公布新施政報告,提出加強劏房(分隔式出租房間)管制措施,計劃為合資格的劏房立法規管並更名為「簡樸房」。對此,關注劏房問題的非牟利機構表示,「簡樸房」的最小面積約為86平方英尺,但並未規定人均面積,也未設定起始租金。該機構擔心,此次改名並不能有效改善劏房問題,反而可能導致房東大幅加租。 「劏房」又稱為「分間樓宇單位」,是香港出租房間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再分間成幾個較細的獨立房間,大部份劏房位於舊式的唐樓,部份劣質劏房只有幾十平方呎,沒有獨立廁所廚房,所有租戶要共用廁所及浴室,衛生環境惡劣。 上任超過兩年的香港特首李家超,10月中公布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較受關注的政策之一,是提出較明確的取締劣質劏房措施,將會立法規管合資格的劏房並改名為「簡樸房」。 有機構指改名不等於解決劏房問題 在新標準之下,「簡樸房」的面積不能少於86平方呎(即8平方米),樓底高度不少於2.3米,每房設獨立火警偵察器,至少一扇可以打開的窗戶,並設有獨立廁所以及水、電錶等。 當局預計今年年底就「簡樸房」立法諮詢公眾,明年通過法例,最快2026年第四季決定何時執法,違規出租劏房的業主可能會被判監禁。 關注劏房問題的非牟利機構侖居社會地產董事會主席賴建國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當局日後將合規格的劏房改名為「簡樸房」,但是改名不等於劏房問題不存在,而且當局未有訂明具體的執法時間表。 賴建國說:「你(當局)不叫劏房,不等於劏房不存在,即是改個名(字)是不是解決方法,我們就覺得未必是的,而是香港人應該要住在一些什麼地方呢﹖怎樣才是一個decent(合適)一點的地方呢﹖這個反而是我們最關心,當然它(施政報告)...
香港社運人士馬俊文提司法複核 質疑《基本法》23條下國安囚犯減刑限制
港澳台

香港社運人士馬俊文提司法複核 質疑《基本法》23條下國安囚犯減刑限制

  外號「第二代美國隊長」的香港社運人士馬俊文,成為23條首例國安囚犯未能提早獲釋,他提出司法複核質疑懲教署做法違返程序公義,是23條生效後首宗司法複核, 案件10月底在高等法院完成審訊,法官預計11月底才會頒書面判詞。(美國之音照片) 綽號「第二代美國隊長」的香港社運人士馬俊文,因多次喊出「港獨」口號,於2021年被判「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成,獲刑五年。他原定於2023年3月因表現良好獲減刑提早出獄,但在出獄前兩日被告知因《基本法》23條生效,減刑不獲批准,成為23條下首例無法提早獲釋的國安囚犯。對此,馬俊文提出司法複核,質疑懲教署做法違反程序公義。此案成為23條生效後的首宗司法複核。案件已於10月23日完成審訊,法官預計11月底宣判。 23條首例國安囚犯被拒提早獲釋 引發司法複核 現年33歲的馬俊文被指2020年多次在公開示威中喊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港獨」口號。2021年11月,區域法院裁定他「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成,判刑五年九個月,成為《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第二名因該法被判刑的示威者。 馬俊文曾就刑期提出上訴,2022年8月上訴庭將刑期減少九個月至五年。他在獄中表現良好,原定今年3月25日獲減刑提前出獄。然而,因《基本法》23條草案3月23日刊憲生效,收緊國安囚犯提早出獄的條件,馬俊文在獲釋前兩日被告知不獲減刑,最早須服刑至2025年11月方可出獄,比原計劃多服刑一年半。 馬俊文不滿未能提早獲釋申請司法複核,質疑懲教署做法違反程序公義,是23條生效後首宗司法複核,案件星期二(10月22日)在高等法院開審,由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審理,至星期三(10月23日)完成審訊。 代表馬俊文的大律師關文渭在法庭上表示,懲教署職員3月23日通知馬俊文不能提早獲釋的時候,只是口頭通知他「3月25日唔走得(不能出獄),一年後再評估,有冇(有沒有)申訴?」,但未有...
港四所大學助解放軍研發軍用衛星 分析:利用香港規避西方制裁
港澳台

港四所大學助解放軍研發軍用衛星 分析:利用香港規避西方制裁

據美國國防情報局稱,中國目前有499顆衛星在軌運行,這個數字是2019年的兩倍多。 香港疑成中國軍事新拓展基地。本台調查發現,香港至少4所大學與中國航天軍工企業和學院緊密合作,甚至出現軍事化趨勢。香港政府亦投入數以百億元計的預算,但是官方對相關投資金額隻字不提。這包含了香港中文大學與「國星宇航」研發並成功發射的全球首顆人工智慧(AI)大模型科學衛星。有分析指出,近年來香港多次被揭發作為中國高科技與軍事貿易的中轉站,種種跡象反映香港已成為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的新據點,協助中國突破西方制裁。 今年9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學首次設計和研發的低軌人造衛星「香港青年科創號」,由「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搭載,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成功發射進入太空軌道。這是首個由香港政府全力資助和參與建造的衛星,它宣稱是全球首個人工智慧大數據模型監測衛星。該衛星將用於探測香港及大灣區的環境和地理信息,並支持防災和低空經濟發展等國家政策。 不過,美國國防政策團體詹姆斯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副研究員張昆陽(Sunny Cheung)認為,該衛星背後的作用遠不止於此。他說:「只要改造它就馬上變成軍用,因為它可以很精確地監視人、車,而(相機)級數是亞米級的精確度,達1米之內。這衛星可即時做不同分析、物件和圖像辨認、可自行決定應追蹤的對象。它有著更快的速度,對世界而言...
香港支聯會「煽顛」案明年5月開審 法官拒讓周鋒鎖等海外證人視像作供
港澳台

香港支聯會「煽顛」案明年5月開審 法官拒讓周鋒鎖等海外證人視像作供

這是首次有香港的國安法被告申請傳召海外證人視像作供,也是香港法官在修例後首次拒絕相關申請;圖為香港高等法院。 已解散3年的香港支聯會,曾連續30年在香港舉辦六四燭光晚會,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件定於明年5月6日開審。被告之一、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申請5名海外證人視像作供,包括前八九學運領袖周鋒鎖和吾爾開希等人,是首次有國安法被告作此申請,卻被國安法指定法官拒絕。 港終審法院再有海外非常任法官離任 為年內第5人 黎崇恩訪問澳大利亞呼籲國際營救黎智英 本身是大律師的鄒幸彤周一(28日)在法庭親自陳詞。她希望申請傳召5名海外證人以視像形式作供,包括美國著名政治學者戴蒙德(Larry Diamond)、前八九學運領袖周鋒鎖、吾爾開希,學運參與者方政,以及創作「國殤之柱」的丹麥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ot)。 鄒幸彤質疑政府修例針對她   稱海外證人才可安心作證 鄒幸彤在庭上表示,自己早於今年一月提出申請海外證人作證的計劃,然而23條(《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三月立法後,同時修訂了《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791條,規定國安案件不能讓海外證人以視像形式作供。她質疑,從立法時序來看,修例是針對她本人,批評修例造成國安案及非國安案被告的「差別待遇」。 對於港府指修例是為了排除證人被騷擾和證據被干預,鄒幸彤反指她尋找證人時,最大幹擾...
中國民眾關注台灣\”雙十\”慶典 歷史認知引發熱議
港澳台

中國民眾關注台灣\”雙十\”慶典 歷史認知引發熱議

台灣的總統賴清德夫婦及立法院長韓國瑜出席2024年的雙十慶典 10月10日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雙十節\"國慶,但中國大陸媒體和主要網站對此幾乎隻字未提。有網民通過社交媒體回顧中華民國歷史,引發輿論熱議。 中華民國113年國慶 賴清德詮釋中華民國 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 台灣在總統府前舉行盛大的慶典,台灣的總統賴清德發表了其上任後的首次「雙十」致辭。賴清德多次強調「國家主權」、「自由民主」以及人民的利益,進一步彰顯了台灣主權獨立的地位。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媒體和主要網站對「雙十節」幾乎隻字未提。然而,部分網民通過社交媒體回顧中華民國早期歷史,引發熱烈討論。 中國學者張琪當天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網路上發布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的圖片:「過去十多年,這樣的人數迅速增加。此外,越來越多人開始深入研究中華民國歷史,甚至對五色旗(曾為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的國旗)有了更深的認識。十年前,表達對中華民國認同的人還比較隱晦,但近年來,在朋友圈和一些微信群中,這種表達變得愈加公開和大膽。」 有網民指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中的「滿地紅」成為討論的焦點。另一位網民提到,他的88歲母親心中的祖國始終是中華民國。這一觀點在網路上引起了共鳴。 中國網民在朋友圈表達雙十感慨並談論相關議題(網路截圖/乾朗提供) 部分中國民眾對政府的認同感正在改變 文史學者張琪認為,這一現象反映出中國普通民眾對政府認同的情緒正在發生變化:「由於黨化教育對抗日戰爭的敘述,以及對歷史的掩蓋與扭曲非常嚴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獲取渠道變得更加便利,人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歷史資料。中國改革的失敗讓人們開始回顧過去,特別是台灣的社會治理和政治開明,正契合了百年前創建共和最初的理想。」...
江蘇省南通市幸福街道蔣壩村發生煤氣爆炸,至今未解決問題
港澳台

江蘇省南通市幸福街道蔣壩村發生煤氣爆炸,至今未解決問題

(維權網信息中心報道)2024年10月28日,本網獲悉:2024年8月30日16時15分,江蘇省南通市幸福街道蔣壩村11組(棉機路55號139幢)戴麗麗老太廚房間煤氣爆炸,導致戴麗麗老太受傷,部分衣物損毀。戴麗麗老太報警。公安消防安檢部門共20多人陸續趕到現場,進行調查。南通市崇州區消防鐵援大隊於2024年9月19日作出《火災事故認定書》,認定起火原因“為煤氣泄漏遇明火後爆燃”。 這一認定,掩蓋了南通華洋港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違規安裝商用煤氣閥(禁止民用)的事實。 2024年6月28日,南通華洋港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甲方)與居民張進林(乙方)簽訂《瓶裝液化石油氣居民供用氣合同》,合同編號:200605,約定: 甲方應向乙方提供符合國家安全技術要求的液化石油氣瓶,不得提供無條形碼標識、無警示標籤、無充裝標識、過期或者報廢的氣瓶,並負責氣瓶的維護、保養和故障修理。甲方應向乙方供應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液化石油氣。甲方應定期對乙方的燃氣設施進行免費入戶安全檢查,對不符合安全用氣規定的應提出整改意見,如乙方未按要求整改,甲方有權停止供氣。甲方應向乙方宜傳燃氣安全使用常識。 簽約一...
新疆維族被冤死緩犯阿巴拜科日給世界的求助信
港澳台

新疆維族被冤死緩犯阿巴拜科日給世界的求助信

一“我是被冤枉的,死緩關十多年現在還是無期——只因我不斷申訴,申訴是我的權利啊……申訴來申訴去就是踢皮球不管我。” 二“設計陷害我的那朋友是公安的人,從公安局內部拿出毒品釣魚執法。他是老闆叫我幫他送貨收款,我打工得聽老闆的啊。我不知什麼東西,收了錢半路就被一伙人按倒了……真正販毒的還背負人命,卻沒關他。” 三“監獄領導多次說,你要是翻案了多少人要倒霉啊——那我活該做替死鬼做他們的立功犧牲品啊?xxx還說,我作為監獄領導是能幫你申訴的,只要你家人拿出七八十萬,我家哪有這麼多錢?就算有給了就一定會幫我申訴平反嗎? 四“司法部來監獄視察,還把我關倉庫,怕我反映冤情。還設計各種事使我扣改造分減不了刑。有幾個獄警也覺得我冤,可幫不上忙。” 五“我媳婦漢語不好,走動也不方便,幫不了我。我哥哥還是村支書,因為禮拜被判15年。媳婦弟弟因為禮拜也被抓進去。” 六“老爹死了,老媽也快病死了,我家沒人了,沒人為我說話了。我不想關死還死不瞑目!求求全世界有良心的人看一眼我的申訴狀,哪怕就一眼&#...
中華民國國慶 解放軍或將發射火箭?
港澳台

中華民國國慶 解放軍或將發射火箭?

台灣的行政院長卓榮泰10月8日在受訪時反問:\"中華民國雙十國慶,中國哪一次高興\"? 台灣軍方周二表示,中方或將在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當天發射火箭,火箭且會越過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有軍事專家就此發出警告,須防範中方以發射火箭為名進行導彈試射的行動。 消息人士:中國或將在賴清德國慶演講後開展軍演 台灣的國防部10月8日表示,中國解放軍10月10日將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向西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台軍方證實,中方火箭會經過台灣的防空識別區。 此外路透社還披露,中國本周可能會以賴清德的國慶演說為由,藉機發動軍事演習施壓。報道引述台灣高階安全官員表示,無論賴清德說什麼,中方都可能將演習冠以「聯合利劍-2024B」。 對此,台灣的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周二答覆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針對台海周邊的海空域動態,國防部會運用聯合情偵監手段,包含公開情報等各種情資來源,來作綿密的研析、判斷,並且適切的應處。」 台灣在野的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葉元之當天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中方10日將發射火箭,是否就是「聯合利劍-2024B」計劃? 在野的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葉元之(右)10月8日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中方10日將發射火箭是否就是\"聯合利劍-2024B\"計劃?(台灣的立法院直播截圖) 台灣閣揆吁中方有所節制 卓榮泰答詢說:「我希望它的演習是針對它自己所轄有效範圍內,作它自己軍事的演練。對於這種妨害到區域安...
最新民調:近七成民眾願為保衛台灣而戰
港澳台

最新民調:近七成民眾願為保衛台灣而戰

台灣的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陳陸輝(左)談最新民意調查 台灣的一項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如果中國武力犯台,有近七成民眾願為保衛台灣而戰。此外,有超過一半的民眾認為,美國屆時會派軍協防台灣。 拜登總統第五度表態 不排除動用武力防衛台灣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10月9日發布的《安全挑戰與國際變局:2024年台灣國防與外交政策民意調查》顯示,台灣民眾認為中國攻台並非迫在眉睫。24.3%的受訪者認為,解放軍可能5年內會攻打台灣;62%的民眾則認為,解放軍不太可能或非常不可能在5年內攻台。 民調:24.3%受訪者認為中國可能5年內攻台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所助理研究員方琮嬿指出,有63.9%的受訪者視「中國的領土野心」是「嚴重威脅」,與「極端氣候與天災(66.7%)」、「經濟發展停滯(63.3%)」比例相當。 民調中,傾向民進黨(77%)的受訪者遠高於傾向國民黨(26.4%)的民眾視「中國的領土野心」是「嚴重威脅」:8歲至29歲受訪者中,有66.9%視此為嚴重威脅,30多歲受訪者中則只有28.2%。 方琮嬿表示,民調發現,過半數民眾並不覺得中國的領土野心會以武力犯台的形式體現,他們更較在意中方運用軍演、輿論戰、法律戰等脅迫手段。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所助理研究員方琮嬿(右一)(記者夏小華攝) 近七成民眾願為台灣而戰 在「是否願意為台灣而戰」的問題上,台灣的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陳陸輝指出:「較有意願超過三分之二,約68%,較無意願不到四分之一。顯見相對有共識。」 陳陸輝進一步分析指出:「較有意願的是執政黨、民進黨認同者,有86%;教育程度是專科的約有75%;50多歲的約有74%。兩個在野黨國民黨、民眾黨的認同者比例較低,各約36%、39%。年紀較輕的較沒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