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六盤水盤州市中央森林公園內的月亮山山頂,矗立著一座高約100米、球體直徑達40米的「人造月亮」,被當地視為地標性建築的存在。在此前媒體報道中,這裡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月亮」。
然而,這座本該在盤州夜空熠熠生輝的「人造月亮」,在運營不足百日後便停運至今。2020年年底初步建設完成後,截至今年8月,項目建設工程總造價已超1.07億元。

▲記者探訪月亮山綜合體現場
日前,紅星新聞記者現場走訪發現,該綜合體目前處於閑置狀態,通往此地的山路也已被封鎖。盤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一名工作人員回復紅星新聞稱,該項目作為市政工程,確已被納入閑置資產盤活項目。項目此前因建設單位資金欠缺,加上存在消防質量、工程建造手續不足等問題被擱置。
不過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盤州市自然資源局官網上已有多份有關該項目的許可手續正在公示。而建設單位貴州宏財公司一名知情者透露,因企業資金壓力,公司希望能招商,找到新合作方注資,共同投資盤活該項目,但目前暫無法確定具體重建時間。
從光彩奪目到黯然失色
「人造月亮」啟用不足百日後停運至今
今年10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中央森林公園,公園內原本通往月亮山山頂直達「人造月亮」的山路已被柵欄封鎖。按照當地人指引,記者只能從後山一條小路前往。

▲記者探訪月亮山綜合體現場
然而,從小路抵達月亮山山頂後,進入「人造月亮」內部的道路也已被大門封鎖,登上玻璃棧道的樓梯入口也由多個水桶遮擋無法通行。現場遺留的建築垃圾隨處可見,建築物也因經年無人管護變得銹跡斑斑。綜合體外的路邊告示牌上張貼著「場地維修中,暫不對外開放」標語。
對比眼前的「人造月亮」,月亮山山腳下的居民仍記得其點亮時的盛況。
「那是在2020年底,人造月亮亮燈時山腳下全被照亮了。就是不開路燈,夜裡也如白晝亮堂。」家住月亮山腳下月亮山社區的居民王先生告訴紅星新聞。
的確,這座月亮山綜合體規模宏大。記者從盤州市自然資源局官網了解到,該項目總建築面積達4354.49㎡。按原設計方案,人造月亮球體內還設有超400㎡的環形餐廳,項目另有酒店客房9個,站在「月亮」下的玻璃懸空觀景區,能俯瞰整個盤州城區。

▲「人造月亮」此前夜間亮燈效果 圖據網路
居民王先生的記憶里還保留著5年前「人造月亮」球體開燈運營時的盛況:「當時很多人來打卡,到了快傍晚時,通往山頂的路都堵車了,我們社區跟著熱鬧起來,我店裡的收入也增加了。」
盤州當地居民李先生,就曾在「人造月亮」試運營開燈時專程趕來打卡,「在建時這裡已經很出名了,我們覺得它能成為盤州地標性建築,讓更多人到盤州來旅遊。」記者也在李先生個人社交平台看到,2020年8月,他發布了和家人打卡的短視頻。彼時,「人造月亮」的球體正亮起藍色的燈光。
「雖然當時還沒完全建好,但那時1樓接待大廳已有遊客,9樓旋轉餐廳也很吸引人。」李先生說。
紅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該項目建設單位貴州宏財公司,接線人員拒絕了採訪。不過,記者以投資意向人身份,詢問該公司一名對「人造月亮」項目熟悉的知情者,對方證實,項目包括試運營前後只開啟約兩三個月,後續再無進展。
據其介紹,到2020年底,項目建成的僅有1樓大廳、頂部的「月亮」以及球體內的旋轉餐廳,其餘2至8層本來設計為酒店的部分,至今未建設完工。
超5千平方米的LED球幕
建成1年後成閑置低效旅遊項目
這座「人造月亮」之所以能在夜間光彩奪目,紅星新聞記者從該項目2022年發布的一份招商項目推介看到,直徑40米的「月球」上,是表面積達5024㎡的LED球形屏幕。按「盤州旅遊」官方介紹,球體採用全彩LED顯示屏,立體播放動畫可360°無死角觀看。
但如此「光彩奪目」也曾在網路引發質疑。有專家曾公開指出,長期暴露在強光環境下,或對市民生物鐘和野生動植物產生影響。面對質疑,有自媒體文章提到,運營方也就此回應稱,已配套建立完善的監測系統,實時調整光照參數確保生態安全。
對該說法的真實性,記者並未查到權威來源。但上述貴州宏財公司知情者坦言:「項目初期確有做類似設計,但只能說照亮附近區域,不是全城。」
但眼下,這座矗立山巔的「人造月亮」,已在近5年里暫停啟用,甚至成了當地的閑置旅遊資產。

▲通往月亮山綜合體的路被封鎖
紅星新聞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政府官網看到,2021年10月一篇名為《六盤水市:多舉措並舉抓閑置低效旅遊項目盤活初見成效》的文章提到,中央森林公園月亮山綜合體項目,已成為彼時當地著力推進的閑置低效旅遊項目之一。盤州市住建局一名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證實:「該綜合體的確屬於盤州市政項目,也的確已被納入當地閑置資產盤活項目。」
知情者稱公司遇資金鏈斷裂
五年間至少兩次進行再招商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作為建設單位的貴州宏財公司成立於2004年,系國有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陳興波。
天眼查信息顯示,盤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為貴州宏財公司主要股東,持股比例超99%。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從2023年到2024年就有25次被列入失信名單。2025年又有兩次被列入失信名單,法定代表人陳興波也因此成為失信被執行人。今年10月,該公司又因虛開增值稅發票被罰30萬元。
打造月亮山綜合體所需資金投入卻並非小數目。按照「信用中國」官網記載,截至今年8月,月亮山綜合體項目工程花費已超1.07億元。但建設資金難以持續,成了貴州宏財公司推進該項目的一大難題。

▲月亮山綜合體項目招標公示
公開資料顯示,月亮山綜合體建設項目的管理屬地為盤州市住建局。按照此前的招標計劃,該項目應於2017年8月開建,2020年10月竣工。而項目停擺至今的原因,上述知情人士解釋:「項目耗資巨大,因公司同步在建多個項目,因此2020年底公司因資金鏈斷裂,導致綜合體無法繼續施工。」
住建局工作人員也同樣向紅星新聞透露,「停運的主要原因,來自作為建設單位的貴州宏財公司自身。如果有新的資金注入,或許就能盤活這個項目。」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儘管「人造月亮」自2020年後基本處於停工狀態,為注入資金,相關招商活動仍在繼續。

▲公開的招商信息
如2022年8月公開的「盤州市月亮山綜合體運營招商項目推介」的招商信息顯示,彼時月亮山綜合體除LED球形屏、玻璃棧道、1樓大廳和9樓旋轉餐廳完成裝修外,其餘部分仍未完工。而這份招商項目的投資規模也高達3000萬元。到2024年8月,「盤州旅遊」再次就該項目發布招商公告,此次招商面積達4354㎡,招商範圍包括觀景台旋轉餐廳、LED球形顯示屏等。
招商效果如何?上述知情者表示:「很多人來諮詢,但發現項目停滯,所以招商效果不太理想。」該知情者同樣指出,目前招標的主要方向,就是希望能找到能共同建設項目的合作方。
建設單位今年8月被罰550萬元
原設計方案存在「用地紅線不符」等問題
除了資金上的困難,上述住建局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一方面該項目此前存在消防等工程質量問題需要整改;另一方面,項目建設時存在土地規劃方面手續未審核通過的現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綜合體建設推進。
上述宏財公司的知情者也承認,項目原設計方案存在如「用地紅線不符」等不合規現象,加之項目動工時公司還未獲得施工許可證等資質不齊問題,也成為項目推進的「攔路虎」。

▲貴州宏財公司被罰550萬元
對此,紅星新聞記者查閱「信用中國(貴州)」官網看到,今年8月15日,貴州宏財公司就因違反《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該條款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築物等工程建設,建設單位應向當地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等申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被盤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罰款550萬元。
事實上,在建設「人造月亮」項目上,貴州宏財公司已多次被當地行政處罰。記者通過天眼查搜索發現,時間為2022年9月的處罰決定顯示,該公司在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情況下,擅自於2017年8月中旬開工,被處以44萬餘元的行政罰款。此外,該公司在2017年里,也多次因修建中央森林公園非法佔用林地屢遭行政處罰。
至於原設計方案存在的「用地紅線不符」等問題,紅星新聞記者也在走訪該綜合體時注意到,現場張貼的一張該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變更公示》(下稱《方案》)中,明確羅列了項目5項新的變更內容,其中包括:
原來設計方案存在用地紅線不符;建築面積計算有誤;道路、觀景台設計不合理等問題;並要求項目名稱由原來的「盤州市中央森林公園月亮山綜合體建設項目」,更名為「盤縣中央森林公園月亮山綜合體建設項目」。
何時能盤活「人造月亮」?
多部門:手續補充完成,企業正對項目整改
紅星新聞記者在走訪月亮山綜合體時注意到,儘管此地仍未有動工重建跡象,但工地上已懸掛起不少有關項目變更的新方案。同時,除上述自今年7月開始對外公示的《方案》外,記者還看到,該公司此前因「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被罰款550萬元的問題,目前也有了新進展。
在盤州市自然資源局官網上,該公司新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已在今年9月進行公開批前公示。這是否意味著,已停滯5年的「人造月亮」項目,即將亮燈重啟?
對此,上述盤州市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回應紅星新聞稱:「建設公司相關的建設資質手續眼下已基本補充完成,現在資質已初步完備,並且公司也在對此前出現的消防質量等工程問題進行整改。」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待建設工程整改完成,如有新的資金注入,建設單位就會啟動重建。「政府部門也會在職責範圍內,配合企業儘可能盤活該項目。」這名工作人員說。
同時,盤州市自然資源局一名工作人員也回復記者稱,建設單位提出的相關項目方案變更正在官網公示,若公示無異議就會進行下一步審查。這名工作人員也表示,此前建設單位存在建設許可證、施工許可證資質缺失等問題,目前處罰已結束。
上述貴州宏財公司的知情人士也透露,公司也希望項目能在明年初開啟重建工作,並表示項目新的招商工作也正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