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 8 月

社會

社會

餐飲業請注意,這個董事長要對你們下狠手了

餐飲業這幾年真是倒霉事不斷。疫情重擊,最嚴禁酒令重擊,前幾天,有個養豬企業的「博士」老闆,也想對餐飲業下狠手。 這個老闆就是上市公司大北農的董事長邵根伙「博士」。 一 先說這些年,房地產、互聯網、民間教育、風險投資……等等行業經歷了暴風驟雨,經濟下行,消費降級,商務宴請大幅減少,餐飲業賺不到錢,養豬業也不容易賺錢。人們在自己家吃飯,能吃多少豬肉?宴請才能多消費豬肉。 按理說,這種情況,應該採取的做法,就是放寬環境,讓那些飽受重擊的行業恢復正常,讓商務活動活躍起來,讓人們收入提高、消費升級,如此,餐飲業才能再度賺錢,養豬業也能再度賺錢。 可是,不知道養豬行業的某些人怎麼想的,他們竟然想的是:如果限制養豬行業的產能,豬肉價格不就上去了?大家不就能賺錢了?也許,這些人天天養豬,自己也快變成豬頭了吧? 所以,7月23日,農業農村部搞了一個養豬行業的座談會,大北農的董事長邵根伙在這個會上,發表了一通講話,有的不良媒體竟然說,那是「深刻見解,為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邵根伙說了啥呢?他說,應該限制單一企業年出欄量不超過3000萬頭。 邵根伙為什麼提出這樣的建議呢?背後是有盤算的。 來看看幾個大的養豬企業的銷售數據吧。 2024年溫氏股份上市肉豬3018.27萬頭,略超過3000萬頭,看起來受影響不大。 第一大養豬企業牧原又怎樣呢?2024年,牧原銷售生豬7160.2萬頭,其中商品豬6547.7萬頭。 而邵根伙的大北農呢?2024年生豬出欄量才640.5萬頭,其中控股公司出欄才359.47萬頭。 看到沒有,邵根伙打著「行業健康發展」旗號提出的建議,其實就是讓牧原的銷售腰斬,來大幅提高豬肉價格,讓他躺著賺利潤。 牧原銷售腰斬,留出來的缺口,行業第二優秀的溫氏,能補上缺口嗎?當然不能了。溫氏已經達到了3000萬頭。所以,缺口只能讓給大北農們。 競爭不過人家了,就用這種方法? 二 邵根...
社會

川普對等關稅8/1開徵! 各國最新稅率一次看

▲川普重返白宮後再度掀起全球關稅風暴。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再度掀起全球關稅風暴,不僅對中國出手,連美國盟友也無一倖免,甚至提出最高達50%的懲罰性稅率。這場近代史罕見的貿易戰,不只是為了重塑全球貿易秩序、強化美國製造,也是川普向海外企業施壓的戰略手段,期望將供應鏈遷回本土。 根據白宮公布政策,自8月1日起,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南韓、泰國與巴西在內的約20個國家,若未能在最後期限前達成雙邊貿易協議,出口美國商品將面臨大幅加稅。其中,巴西面臨的50%關稅為目前最高,川普甚至在公開信中強烈譴責該國政府對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處理不當,將此視為貿易制裁的導火線。 亞洲部分國家搶先簽約 菲律賓、印尼率先鬆綁障礙 面對川普「90天內簽90個協議」的目標,目前僅有少數國家達成初步協議。川普日前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雙方協議將對美國自日進口商品課徵15%關稅,遠低於原先提議的25%對等稅率。此消息一出,豐田(Toyota)與本田(Honda)等日系車廠股價在東京股市齊揚,漲幅達雙位數;作為交換,日本也承諾將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兆元)。 除了日本,川普也與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達成協議,關稅維持在19%,略低於原本預告的20%。印尼則從原訂32%關稅大幅調降至19%,並承諾取消幾乎所有對美國商品的貿易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政府已宣布,若上述國家的出口產品含有來自中國或俄羅斯的原料,將額外加課懲罰性關稅。 對中談判延至8月12日 關鍵在稀土與高科技 目前美國與中國的談判雖仍持續進行,但進展緩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原訂8月12日的協商截止日可能會延後,以爭取更多磋商時間。美中預計下周會於瑞典再度舉行新一輪談判,川普也透露,自己有可能親自訪中...
社會

這麼嚴重的偷拍事件,什麼時候才能上熱搜?

1 炸裂新聞有很多,但不是每條都能上熱搜。 比如最近,有人曝光了一個大規模的偷拍團伙,專門在公共廁所偷拍女性。 他們的偷拍流程非常固定。先是有人男扮女裝跑進女廁所安裝針孔攝像頭,等幾個小時,素材拍得差不多了,就原樣拿出來。 僅僅一天,他們就能偷拍到上百個女性。 隨後,這些視頻會出現在各種私密網站上,被難以計數的人傳播、觀看、分享、評論。 而當事人對此一無所知。 相似的事情不只發生在廁所這種公共空間,甚至可能在你覺得安全的「家」里。 也是最近,一位女性被網友私信告知自己的私密照片、視頻出現在境外某個社交平台上。 偷拍並傳播視頻的,是她的前男友。 她順著網友提供的鏈接摸進群組,發現了一個規模相當大、用戶增長非常迅速的群體。 超過10萬人(基本是男性)匯聚在這裡,分享偷拍素材,信息更新每天能達到上千條。 這些消息看得我毛骨悚然。 因為偷拍的地點太多。 既有公共場所的廁所、地鐵站、公交車,也有相當私密的出租屋、酒店、自己家。 大家找不出一塊沒被荼毒過的凈土,所以每去一個地方都不得不提高警惕,再三檢查。 也因為鏡頭對準的對象太普遍。 無論是路上遇到的陌生女性,還是未成年的女兒或妹妹、正在交往的女友、家裡的女性長輩,幾乎任何一個女性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還因為涉及到的群體規模太大。 十多萬人年齡不同、工作不同、所在地區不同,無法歸納出明顯特徵,也就沒有辦法提前做出預判,從可能存在的凝視中逃開。 當分不出誰是真正的加害者時,很容易風聲鶴唳,把所有潛在人選都視作加害者。 所以人人自危也就不奇怪了。 更讓人憤怒的是,這些人不光偷拍、分享,還會對內容評頭論足,交流拍攝經驗。 還會用AI換臉的技術,炮製出那些虛假的私密照片、視頻,再相互傳閱。 甚至,交換受害者的聯繫方式。 在他們眼中,女性的隱私與尊嚴都是微不足道的東西,是謀取利益、滿足私慾的工具。 2 糟糕的是,這樣的群組不止有...
社會

少林寺現場直擊:新住持微笑揮手進入圍擋的方丈室

千年古寺少林寺,因為近期的釋永信事件頗受關注。 7月31日上午,為了方便更多讀者近距離了解、觀察少林寺,第一財經記者再次進入少林寺,並對整個行程進行了現場直播。 11點50分左右,當直播進程行至少林寺方丈室時,正好碰到少林寺新任主持釋印樂法師,他一面微笑著向記者等人揮手示意,一面從打開的側門圍擋進入方丈室。 在此之前,這間位於少林寺中央的方丈室,已經被圍擋包圍多時。 公眾所理解的少林寺,是被包含在少林景區內部的一部分。少林景區的全稱是嵩山少林景區,嵩山少林景區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以及三皇寨等主要旅遊景點。全稱為少林寺常住院的少林寺,則是整個景區的核心。在之前的媒體報道中,少林寺與少林景區之間,曾圍繞門票分成、土地等方面有過一些衝突。 外界曾對少林寺的商業化頗多詬病。實際上,無論是售票處大街兩旁的店鋪,還是通往少林寺的景區道路兩側的攤位,大多是由少林景區出租、管理的,這些店鋪、攤位,既有河南特色的燴面、灌湯包子,也有瑞幸咖啡、德克士、蜜雪冰城等潮品牌。 而少林寺內部的商業化為人詬病較多的,一個是曾經隨處可見的收納二維碼的武僧,還有一個是佛殿前被高價推銷的平安香。 記者7月31日上午再訪少林寺時,發現武僧、高價香已經不見蹤影,偶有見到的僧人,也大多緘口不言。 在少林藥局門口,記者見到了一些仍在售賣的葯貼、藥膏,記者查閱發現,這些葯貼大多由社會企業代工。正在攤位前守候的僧人告訴記者,葯貼是根據少林寺的相關藥方加工而成的,售價在每盒100元到150元之間。 隨後,記者在現場採訪、直播時,巧遇印樂法師在幾名少林寺僧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從記者身旁匆匆而過,之後眾人打開封閉的方丈室圍擋,從側門進入方丈室。這是新住持自任職以來,少見的公開露面。 外界頗為關注的是這位新住持上任之後,將會在少林寺的管理上有哪些變化。 印樂法師1982年於桐柏...
社會

醫院關停,醫護埋單

自2022年新冠疫情封控解除以來,全國上下陸續有許多醫院忽然拉閘停診,留下的不止是空床,還有一群被迫離開的醫護人員。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結於以下三道衝擊: 第一道衝擊是財務斷裂。近幾年來的集采讓 25 類常用藥價格平均下降 50% 以上;隨後 DRG、DIP 打包付費將常見病種定為「套餐價」,醫院超支需自負,節餘也未必全部留下。對許多中小醫院而言,葯耗差價本是維持現金流的重要來源,如今被壓到不足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同時,民營醫院的高資產負債率在融資收緊後迅速顯露風險,過去五年已經超200家民營醫院宣布破產。財源驟減、債務滾雪球,醫院選擇「拉閘止損」,醫護則立刻面對工資停發和社保斷繳的現實。2025年2月,唐山南湖醫院突然停診,員工連夜被通知「醫院資金鏈斷裂,全面停業」,包括醫生、護士、藥師在內的1141人,分批走完了離職流程,然而具體賠償和社保銜接至今沒有明確說法。 第二道衝擊源於需求坍塌。產科和兒科的就診需求隨出生率銳減而雪崩。2016 年至 2023 年,新生兒數量從 1786 萬下降到 902 萬,跌幅近 50%。因此在眾多醫院當中,產科首當其衝受到衝擊。2024年1月16日,武漢百佳婦產醫院宣布關門停業,數百名醫護人員被突然遣散;2024年9月起,寧波鄞州區第二醫院陸續關停產科門急診業務;福建平潭,港立醫大婦兒醫院則因資金鏈斷裂陷入停業狀態。婦產科醫護人員因專業特殊性更難轉崗,許多人在科室關閉後只能選擇待業或徹底轉行。產科崩塌,不只是人口結構變化的反映,更是人口政策反覆與醫療體制短視的惡果。 第三道衝擊則暴露在政策急轉與托底缺位。 在經濟增速尚未放緩的年代,地方政府把新建醫院當作經濟增長點,高槓桿擴張與地方補貼齊飛;融資環境急轉直下後,債務與成本迅速反噬。除了醫改之外,項目審核和預算約束的加強,對營收結構單一的醫院影響尤大。與此同時,圍繞醫護轉崗、患者...
社會

川普關稅戰"重大事件"時間軸一覽!8月1日各國接招

▲川普發動的關稅戰,持續撼動全球金融市場。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決策,不僅震驚金融市場,也為全球經濟帶來一波波不確定性。《路透社》整理出川普關稅政策的幾個重要事件,本文則聚焦在4月2日「解放日」,他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之後的重點時間軸。 ▲川普關稅戰時間軸。 川普主張,關稅將鼓勵國內消費者購買更多「美國製造商品」,增加稅收並且促進投資。他希望縮小美國與他國的貿易逆差(或稱貿易赤字),並宣稱美國一直被「騙子」佔便宜,被外國人「掠奪」。 不過,關稅卻造成全球股市動蕩,儘管市場近期已經變得比較穩定,但因為股價變化也會對退休金、職缺、利率造成影響,許多人即使沒有直接投資股票,也會受到衝擊。 ▲川普堅稱關稅有助於美國經濟。 受到關稅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都調降了對於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的預測,並且都預期美國經濟將遭到嚴重影響,通常被視為安全資產的美元也不時暴跌。 隨著企業將部分或全部的更高成本轉嫁出去,關稅已經推高了整體美國通膨率。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成長2.7%,比5月的年增幅2.4%更高,反映出服飾、咖啡、玩具與家電等商品的漲價。 隨著對等關稅寬限期將在8月1日來臨,美國去年前10大貿易赤字國,幾乎全都已經宣布達成協議,或者公布稅率數字,目前唯獨剩下台灣尚未揭牌。白宮官員稍早證實,川普計畫於美東時間31日簽署新行政命令,對幾個未能在期限內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課徵更高關稅。...
社會

特朗普提醒梅德韋傑夫「小心言辭」被回懟:這麼緊張?

特朗普和梅德韋傑夫隔空吵上了。據路透社、塔斯社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周四(7月31日)凌晨在其社交平台發帖點名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前總統梅德韋傑夫,提醒後者「小心言辭」。梅德韋傑夫隨後發文回應,稱特朗普如此緊張,「說明俄羅斯做對了」。 報道稱,特朗普在帖文中先是抨擊俄羅斯和印度的經濟「死氣沉沉」,並稱美國與兩國之間的貿易都很少。特朗普隨後將矛頭指向梅德韋傑夫,指認他是「失敗的俄羅斯前總統」,並且要「小心言辭。他正在進入(一個)非常危險的領域!」 梅德韋傑夫同日晚些時候在社交媒體「電報」上發文回應。他表示,特朗普的言論表明俄羅斯應該繼續當前的政策方針,如果「俄羅斯前總統」幾句話就能引起美國總統如此緊張的反應,這說明「俄羅斯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俄羅斯)將繼續沿著自己的道路前進」。 「關於印度和俄羅斯所謂的『死氣沉沉的經濟』,以及關於『進入危險領域』的警告——也許他應該回想一下他最喜歡的關於『行屍走肉』的電影,想想『死亡之手』有多危險,即使這隻手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梅德韋傑夫繼續寫道,並在文末配上了一個「笑哭」的表情符號。 梅德韋傑夫提到的「死亡之手」指的是在俄名為「周長」的自動核反擊系統。據介紹,「周長」系統是一套完善的自動控制系統,是冷戰期間蘇聯為對抗美國的核威懾而研發的大規模核反擊系統。作為對抗侵略者的最後防禦,它被西方稱為「死亡之手」。該系統於1985年1月投入作戰值班,旨在所有指揮人員和指揮中心被敵人摧毀的情況下,自動發射核導彈對敵實施核報復。 關於特朗普和梅德韋傑夫此次爆發「口水戰」的原因,外媒未明確說明。但上述媒體均提到,就在二人此輪隔空交鋒前,特朗普28日在英國表示,他考慮縮短此前對俄羅斯設置的50天內達成俄烏和平協議的期限。在回答相關問題時,他稱,「我打算從今天起,設定一個新的最後期限,大約是10到12天。沒有理由再等下去了……我們根本看不到任...
社會

細節模糊 產能存疑 美能源業者質疑特朗普簽空頭大單

8月1日期限在即,特朗普政府對貿易夥伴加碼施壓,終於簽下多項「能源大單」。 據央視新聞消息,特朗普政府已獲得日本、韓國、歐盟等國的能源承諾。據協議,歐盟需在三年內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韓國承諾購買1000億美元的能源,日本承諾大量投資美國能源基礎設施。 協議簽署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之包裝為「巨大勝利」。但多名美國前官員和分析人士7月31日指出,特朗普施壓各國承諾購買大量美國能源,但這些通常延續多年的承諾更像是「政治宣傳」,「既不清晰也不一定可執行」,不考慮對方的實際經濟需要以及美國自身的供應能力。 「這涉及到我們尊稱為『政治數學』的手段,」談及美國與歐盟、日本、韓國等貿易夥伴達成的協議時,有分析人士直言,「外交的最佳工具之一是模糊性。」 根據美歐27日達成的協議,歐盟承諾在三年內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包括原油、核反應堆燃料、天然氣及其他石油衍生品,年度購買量將超過去年歐盟從美國購買量的三倍。 報道稱,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力求擺脫對俄能源依賴,開始從美國購買更多天然氣,並有進一步增加的意願。然而,每年2500億美元的購買量將使歐盟幾乎完全依賴美國作為唯一能源供應商。 能源和船舶經紀公司Poten amp; Partners分析師傑森·費爾表示:「歐盟將只能停止從其他國家購買,這將是對單一國家的巨大依賴,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但現代能源體系和供應的核心在於多樣化。」 據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對美國聯邦數據的分析,2500億美元約佔2025年美國全球能源出口總量的80%。到2030年,美國天然氣出口產能預計可以翻倍;但短期內,美國向歐盟大幅增加供應,可能意味著減少對全球其他客戶的出口。 有報道稱,各國承諾特朗普購買美國能源,但細節語焉不詳。分析指出,至少在短期內,美國的貿易夥伴承諾購買的天然氣等能源數量,超過了...
社會

美國總統的「病」情,背後都藏著哪些政治貓膩?

特朗普喜歡攻擊拜登的健康狀況,但是近日他自己也被曝出健康出了問題。79歲的特朗普,身體是否還撐得住總統之職,這在美國引發了潮水般的質疑。白宮對特朗普的病情輕描淡寫,但是卻難以服眾,背後的真相到底如何?總統的身體狀況會如何影響美國的運勢? Part.1 在國際政治的舞台上,國家元首的健康從來都不只是個人的事情,它如同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著整個國家的走向。 2025年7月13日,紐約一場足球賽的VIP觀眾席上,79歲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舉拳頭為進球歡呼時,卻被鏡頭意外地捕捉到了異常:他的右腳踝腫脹的如同充氣氣球,襪口深陷皮肉,這張照片在社交媒體上開始瘋傳。 而三天後,特朗普在與巴林王儲兼首相薩勒曼·本·哈馬德·阿勒哈利法會晤時,其手背上的大塊淤青再次被鏡頭鎖定。從照片中可以看到,特朗普的右手背部塗著厚厚一層遮瑕膏,但青紫色淤痕仍從指關節蔓延到整個手背。接連曝出的畫面,瞬間點燃了公眾對特朗普健康狀況的猜測與熱議,「特朗普健康危機」迅速登上了全球多國的熱搜榜首。 7月17日,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緊急召開記者會,面對鋪天蓋地對特朗普腳踝異常腫脹和手背神秘淤青的質疑,她的表述像開了一場醫學簡報會,「總統最近的照片顯示他的手背有輕微瘀傷,這與頻繁握手和使用阿司匹林引起的輕微軟組織刺激一致,阿司匹林是標準的心血管預防方案的一部分。這是阿司匹林療法眾所周知的良性副作用。」 白宮的通報越「輕描淡寫」,公眾的質疑越「波濤洶湧」。在社交平台上,「靜脈注射說」、「維生素缺乏論」等猜測瘋狂蔓延,更有甚者,大膽推測這些淤青是掩蓋更嚴重疾病的痕迹。有生物力學專家指出,手背形成如此程度的瘀傷需要持續施加超過5公斤的壓力,這種力度遠非尋常禮節性握手所能達到的,因此,白宮「破紀錄握手」的解釋顯得尤為蒼白。 國際關係學院美國問題專家 孫冰岩: 特朗普身體稍有狀況,便引發眾人猜測:其執政風格、政治變革...
林岱樺嗆檢「羅織罪名」  雄檢反擊:絕無虛構捏造不容恣意詆毀
社會

林岱樺嗆檢「羅織罪名」 雄檢反擊:絕無虛構捏造不容恣意詆毀

林岱樺日前抨擊檢察官「羅織罪名」,雄檢反擊不容恣意詆毀。(資料照)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被檢調指控涉貪1473萬元助理費,6月被高雄地檢署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罪起訴,林岱樺30日參加民進廉政會時,公開嗆雄檢「起訴是他(檢調)的天職,羅織罪名是他的天職」,雄檢今發聲明回應,指檢察官偵辦任何案件,不分被告身分地位,公正中立依法執行職務,維護國家法治,絕無虛構捏造,不容恣意詆毀。雄檢指出,檢察官偵辦任何案件,不分被告身分地位,均本於完整證據調查結果,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訴。檢察官針對林岱樺涉貪案件已詳細調查並認定事證明確,且曾向法院聲請搜索票執行三波搜索行動,均經法院審核同意。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案6名共同被告的羈押聲請,法院審酌相關證據後,也認定被告等人有刪除手機對話等各項湮滅證據等行為明確,被告等人涉犯貪污等犯罪嫌疑重大,裁定準予羈押禁見。雄檢強調,本案調查期間,起訴援引相關事證均經檢察官反覆查證,嚴謹認定事實並適用法律,詳細記載於起訴書證據清單中。本署檢察官本於客觀性義務,公正中立依法執行職務,維護國家法治,絕無虛構捏造,不容恣意詆毀。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