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8 11 月

社會

社會

國考打破「35歲門檻」,反就業歧視從政府做起

年齡放寬固然讓更多人能有機會進入體制,但進入之後,能不能適應、能不能晉陞,才是真正的考驗。 今天(10月15日)8時,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名啟動,共計劃招錄3.81萬人。 本次招考最引人注目的,是國考首次打破了「35歲門檻」。《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顯示,國考打破了「35歲上限」,要求報考者年齡為38周歲以下。 而對碩博應屆畢業生,年齡要求更寬鬆,放寬到43周歲以下。由此,報考者年齡上限從35歲,放寬到38歲;應屆碩士、博士,從40歲提高到43歲。 對此,社會普遍寄予了高度關注。畢竟,從難度和價值上說,國考被稱為國內考試天花板是不為過的。 連國考都不再強制要求「35歲以下」,相信是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對其他所有挑挑揀揀的用人單位發出一句拷問——「你怎麼好意思還堅持35歲以下?」 01 近些年,公務員考試放寬年齡限制不是個例,各地都已經在嘗試突破。 比如根據此前上海市2025年度考試錄用執法類公務員公告,報考條件為年齡在18周歲以上,38周歲以下;山東、新疆、貴州等地發布的事業單位招聘公告顯示,將部分崗位年齡要求放寬至45周歲以下;四川眉山和遂寧等地將招聘年齡限制放寬至本科38周歲及以下,研究生43周歲及以下。 這些放寬的幅度,和國考基本一致。這說明突破35歲限制,已經從地方探索凝聚成共識了。 仔細想想,為什麼社會上形成了「35歲門檻」這樣的印象,相當程度就來自於考公考編的要求。此前在很多招考要求里,35歲就是被明確標記的,包括國考。 1994年6月,《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發布,報考國家公務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年齡為35歲以下」。2019年,中組部修訂《公務員錄用規定》,明確報考公務員的年齡要求為「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此後,這一標準被一些事業單位及企業在招聘時採用。 當然,這並不是說人們常說的職場「...
社會

男子手機被運營商「保護性關停」 饑寒交迫陷窘境

近日,第一次出國旅行的李先生髮聲稱,從尼泊爾回國時手機突遭「保護性關停」,在零下幾度的路邊被凍到崩潰一事引發熱議。 10月12日晚,38歲的李先生告訴記者,10月5日,他從尼泊爾回國,正準備打電話預約班車時,發現自己的行動電話卡是停機狀態,充值200元話費後仍無法使用。尼泊爾因泥石流交通管制,他當時已在大巴上坐了35個小時,又下車徒步了3個小時才到達口岸,又累又餓,只能求助海關工作人員幫忙叫車,當天晚上8點多抵達了聶拉木縣。 李先生稱,他詢問中國移動客服後得知,為了防止其被電信詐騙,手機號被進行了「保護性關停」。聶拉木縣氣候嚴寒,下著大雪,李先生穿著單薄,饑寒交迫,卻無法撥打電話和移動支付,他對移動客服講述了自己的困境,希望能把數據連接打開4個小時,讓他去吃頓飯,叫個車,但對方就是處理不了。 聶拉木縣大雪。圖據受訪者 10月12日晚,移動客服回復稱,關停手機號是為了保護用戶的權益,避免號碼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違規違法行為。(據10月15日紅星新聞) 所謂的「保護性關停」,其目的之一,就是防止用戶被電信詐騙,初衷本是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但手機是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當猝不及防的「保護」讓普通人陷入生存危機時,顯然就已經偏離了正軌。 運營商客服聲稱,停機前15分鐘會發送提醒簡訊,但李先生稱他並未提前收到關停簡訊,暴露出預警機制的設計缺陷。簡訊通知的送達率本就存在不確定性,運營商卻未建立多渠道預警體系,導致用戶被突然切斷通信,陷入「信息孤島」,連打車、吃飯這樣最基本的權益都被變相剝奪了。 法律明確要求電信運營商對涉詐異常電話卡採取「有區別的核驗措施」,可面對李先生提出「臨時開網4小時解決溫飽」的請求,客服卻以「處理不了」冷漠拒絕。更荒唐的是,縣城和日喀則的營業廳都沒有許可權處理此事,用戶被迫放棄行程遠途奔波,承擔高額交通成本。這種將管理便利置於用戶需求之上的做法,...
社會

意圖殺死女友後自殺,男子因非法持槍獲刑

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近年來生效的6個依法懲治射釘器改制火藥槍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介紹,近年來,利用射釘器(俗稱「射釘槍」)改制火藥槍行為在部分地區較為普遍,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以此殺人、傷人的惡性案件,形成重大安全風險,造成嚴重社會危害。 案例五中,被告人張某斌因女友何某某提出分手,產生殺死她及自殺的想法,遂設法獲得以射釘器改制的火藥槍2支。在工廠宿舍內,張某斌向何某某出示槍支,何某某以為是假槍未理會,後將情況報告給班長羅某福。在羅某福找張某斌談話時,張某斌至宿舍拿出其中一支槍支,找到羅某福後持槍朝地面擊發1次,羅某福及其他同事將槍支奪下,並將張某斌控制後報警。2022年11月,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以非法持有槍支罪對被告人張某斌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 最高法表示,本案中,張某斌對其所持有的以射釘器改制的槍支具有一定殺傷力和危險性具有明確認知,其因女友提出分手而意圖殺人後自殺,為了向他人顯示所持槍支的殺傷力,還當眾開槍,社會危害大。張某斌雖具有如實供述及認罪認罰的從寬處罰情節,但審理法院綜合考量張某斌行為的現實危險性和傷害他人的持槍動機,依法對張某斌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的實刑,體現了對涉槍犯罪從嚴懲處的鮮明態度。 另外,案例二中,被告人何某、劉某容經營某五金配件店鋪,二人明知某款射釘槍系經過改制,加裝免頂鐵片後可以實現免頂隔空擊發,具有危險性,為牟取經濟利益,仍非法購進、通過代理商銷售。二人共計非法買賣、郵寄附帶免頂鐵片的「某某X7射釘槍」36支,獲利16324元。2021年5月,江蘇省啟東市人民法院對被告人何某、劉某容以非法買賣、郵寄槍支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有期徒刑十一年。 最高法表示,本案中,被告人何某、劉某容將改制後的射釘器主體及配件在網上銷售、郵寄,並提供組裝、改造教程,購買人員收到後進行加裝免頂鐵片、槍管、擊發裝置等簡單組裝、改造,即可實現免...
社會

被告人將射釘器改製成火藥槍打鳥 最高法:適用緩刑

被告人將射釘器改製成火藥槍用於打鳥、打野兔,最高法通過典型案例釋法指出:未用於非法用途,未造成嚴重後果,可依法從寬處理並適用緩刑。 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依法懲治射釘器改制火藥槍犯罪典型案例。澎湃新聞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涉及持射釘器改制的火藥槍致人輕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通過網路非法買賣、郵寄改制後的射釘器主體及配件等,人民法院要求依法從嚴懲處。同時,典型案例中有的適用緩刑,體現了司法寬以濟嚴,鼓勵自首、立功,以及主動上繳槍支等行為。 射釘器是一種用於建築裝修等領域的快速緊固工具,利用壓縮空氣、火藥燃氣或電力驅動,將釘子、螺栓等緊固件高速射入混凝土、鋼材、木材等硬質材料進行作業。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射釘器易獲得、易改裝的特點,通過購買關鍵零部件對射釘器進行加工製作、組裝、改裝等,非法製造成槍支,對公共安全造成嚴重的潛在危險。」最高法特彆強調,人民法院審理此類案件始終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於犯罪情節惡劣,社會危害性大的,依法從嚴懲處;對於出於個人收藏、愛好等目的或者歷史遺留等原因非法持有,未用於非法用途,未造成嚴重後果,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或者主動上繳的,依法從寬處理。」 典型案例顯示,被告人孫某剛曾從事裝修工作,為此購買2支射釘器和射釘彈。2021年12月,孫某剛為增加射釘器威力用於打鳥、打野兔等,先後從網上購買無縫鋼管和鋼珠,利用角磨機、焊機將無縫鋼管焊接在射釘器上增加射程,並加裝握把。 2023年2月27日,公安機關根據涉槍線索到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某某街道孫某剛家中將其抓獲,並查獲射釘器改制的火藥槍2支和射釘彈、鋼珠若干。審理中,經對孫某剛適用社區矯正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進行調查評估,結果為無重大不良影響。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孫某剛非法製造槍支,其行為已構成非法製造槍支罪。孫某剛系初犯,當庭認罪認罰,有悔罪...
社會

中國陽光男孩參加衝浪培訓 簡單動作致終身癱瘓

大陸一名熱愛運動的陽光男孩去(2024)年前往海南衝浪機構上課,沒想到,在做「起乘」的基礎動作後,突發罕見「衝浪者脊髓症」,經診斷胸9高位截癱(ASIA A),迄今一年仍得坐輪椅、每月醫療支出逾6至7萬元(人民幣,下同)。 其女友小娜提醒,應是該課程未充分熱身、未告知風險,已走上鑒定與訴訟程序,盼想衝浪的民眾格外小心。根據小娜的紀錄,上午8時理論課、9時下水練習趴板與起乘,期間,男友自覺「腰閃到」短暫休息後續練,10時返回旅館路上雙腿逐漸無力、右腿麻冷,以為失溫所致; 10時20分雙腿完全無力,只能癱坐馬桶,11時40分通知衝浪學校並緊急送醫。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抵院後,男孩先被補鈣、做CT,醫生判斷疑為脊髓損傷,建議轉院; 當天下午再做腰椎核磁與CT,晚間9時結論為無明確手術指征,疑屬罕見病,得持續轉診。小娜出示「暨南大學司法鑒定中心」意見書稱,2024年10月1日於萬寧某俱樂部上課時「熱身不足且練習動作扭傷致脊髓損傷」; 鑒定為脊髓損傷(ASIA A級),評定一級傷殘。男子受傷前為戶外運動愛好者,踢足球、打籃球、登山都很擅長,受傷後近一年都在醫院復健,初期連坐輪椅都困難,如今可短時坐立,但尚無法工作,醫療、自費葯與看護每月花費約6至7萬元。對此,小娜質疑,當天為連假高峰、課程緊湊,機構僅講授基礎知識便讓學員下水,未充分熱身、未做風險告知,也未評估學員身體條件是否適合訓練,「對外發聲的目的是要提醒世人,能救一個是一個。」大陸《中華急診醫學雜誌》2024年曾刊出《急性脊髓過伸性損傷緊急救治中國專家共識》,該文稱,水上運動普及帶動相關傷害增多,其中,急性脊髓過伸性損傷(衝浪者脊髓病)時有發生,臨床認識仍不足,且不僅衝浪,凡涉及「背部...
社會

「收人三禮 錢財散盡」 這三樣禮千萬不能收

  我們都收過不少禮物吧?無論是父母對孩子的寄望、學生對老師的感恩、抑或是好友之間的扶持,透過一份小小的禮物,都能讓感受到對方對自己傳遞的心意或表達。  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伴隨著發展,跟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在適當的時候或在特別的場合、活動上,送禮是一種禮貌,也是維繫感情的一種方式。  常言道:「千里送鵝毛,物輕情意重」,送禮的本意是向別人表達祝福。但隨著社會發展,送禮變得複雜了。送禮成了取悅他人、慷慨大方的表現,背後也漸漸滲透著各種目的。所以我們要明白,有些禮可以收,有些禮不能。謹記:「收人三禮,錢財散盡」,有三種禮物,我們一定要杜絕!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一、「不明所以」的禮不能收  有些人送禮,是因為想要求你辦事,你收了禮物,對方就覺得拉近了關係,便會提出要求。  有些時候,我們不知道對方會有啥要求,也不清楚對方所求的方向,就不要輕易收禮。畢竟「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有些事不好意思拒絕,刁難的是自己,甚至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二、「不健康」的禮不能收  什麼樣的禮是不健康的?接受了他的禮物,會讓你沾染不良的習慣;得到了他的好處,會讓你的人品有所損失;收下了他的好意,會讓你做超越底線的事。  不健康的禮,即便給你的再多,我們都不能接受。因為這不是禮,是給你傷害的「利器」,是把你摧殘的「毒藥」!這樣的禮,會腐蝕和傷害你,一定意志堅定的拒絕!  三、「過於貴重」的禮不能收  人與人之間,講究的是禮尚往來,人對你好,給你送禮;你對人好,適當回禮。但是過於貴重的禮,不要不捨得拒絕,因為有些「禮」不是禮,而是套路!  所以,當別人給你貴重的禮,不管他是什麼原因,都不要接受。過於貴重的禮,不好還禮;接受他人的禮,是占便...
社會

關於成都車禍,我努力寫一篇小米投訴不了的文章

在互聯網上,寫關於雷軍和小米的文章,你得格外小心。 你只要不把話說得百分百周圓,他們強大的法務部就有可能聞著味,千里迢迢地追到你,投訴你。 我之前在「亮哥讀書」號上寫的《雷軍們的文字遊戲,該歇歇了》,已經被「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訴並刪除了。 就連B站上抄襲我這篇文案的視頻,都先被小米給投訴了。 早上我又看到,博主「朱文強」發了關於成都小米汽車車禍燃燒的視頻,也被小米迅速投訴了。 甚至是,之前有廚子冒充小米高管炒作,博主「麥傑遜」寫文章,幫小米「闢謠」,然後,也被小米投訴了。 細心的讀者應該已經發現了,投訴我們的主體,都是「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我都懷疑這家公司是不是以投訴為主業的了。 所以,我決定以這篇文章為案例,努力寫寫小米,寫寫這次的成都車禍,看看能不能寫一篇不被「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訴成功的文章(我已經不期待小米不投訴了)。 首先,我得檢查一下上面寫的所有內容。 我們三個號都被小米投訴,這是事實;我的一些感想,基於我的親身經驗且並不構成詆毀。OK! 其次,我得把每一個信息都標註好權威來源。 就比如,據官方警情通報可知,事件發生在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時18分左右,地點是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駕駛員鄧某某(31歲)涉嫌酒駕,追尾前車後,撞擊綠化帶翻滾起火身亡。 雖然通報沒說出車禍的是什麼車,但權威媒體《中國新聞周刊》其實已經報道,起火的車輛就是小米SU7。 參與救援的司機還說:「車裡只有司機,我們叫不醒,人已經昏迷過去了,車門也擠壓變形了。」 然後,又有其他多名過路司機參與救援,有位薛先生稱: 「我們有的拿滅火器,用石頭或用腳踢,打不開門,車門玻璃砸不破。因為火勢太大、溫度高,我們受不了就散開了,看著汽車被火吞噬。直到消防車來,我們根本靠近不了。」 而根據北京廣播電視台「北京時間」的報道,救援者用扳手破窗時,發生兩次爆炸,眾人用滅火器滅火時,發...
社會

一個拆遷戶的541天冤獄:國家賠償彌補得了嗎?

一紙薄薄的國家賠償決定書,捧在手裡卻沉重的讓人想哭—— 賠償38萬元,這是朱雙喜坐了541天冤獄,以及未能在三位至親至愛離世前見上最後一面的「價格」。 朱雙喜,鄭州市金水區廟李鎮二十里鋪村人,事情的源頭,要從他在自己的祖傳宅基地上建起的兩棟樓房說起。 2000年,他拆掉老宅上的舊房子建成5層洋房,7年後又在洋房東側建成一棟6層框架結構的標準間樓房,兩棟樓房面積共計1500平方米。 **** 2012年11月,城中村拆遷改造啟動。按照補償方案,他1500平方米的房產只能換取200平方米毛坯房和74萬元補償款。朱雙喜認為這極不公平,遂不肯簽字,成了「釘子戶」。 就這樣僵持到2017年7月17日,開發商河南聖鴻置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朱家,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見證下,雙方簽訂了《搬遷補償安置補充協議》。 協議簽署一周後,也就是2017年7月24日,聖鴻公司出具了一份措辭明確的「承諾書」,上面蓋有公司公章和兩名負責人簽名。 承諾書聲明,與朱雙喜簽訂的三份補充協議「全部屬於公司自願」,今後因此產生的任何法律糾紛,「全部責任由我和公司承擔,均不影響朱雙喜在此3個補充協議中應該享有的權利」。 緊接著兩天,聖鴻公司履行協議,分兩次支付了1300餘萬元拆遷補償款。朱雙喜懸著的心放下了,他以為,拆遷一事,到此已完美結束。 始料未及的是,拿到補償款兩年後,2019年8月7日,聖鴻公司突然向警方報案,聲稱當初與朱雙喜簽訂的協議「不是自願的」。 同月28日下午,正在旅遊的朱雙喜被警方帶走。第二天,他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拘。同年12月17日,金水區檢察院以朱雙喜犯敲詐勒索罪起訴至金水區法院。 從擁有合法協議和承諾書的拆遷戶,到被指控犯罪的嫌疑人,朱雙喜的命運急轉直下,司法歷程也是一波三折。 2021年7月30日,金水區法院一審宣判,以尋釁滋事罪判處朱雙喜有期徒刑4年,並追繳涉案贓款1300餘萬元。...
社會

「烽火戲牛馬」之後,自嘲「簽證奴隸」的留美中國人

2025年9月28日,龔筱涵前往美國駐華大使館,重新面試排H-1B簽證。受訪者供圖 在陳欣(化名)眼中,2025年9月20日顯得倉促又漫長。 北京時間4時30分,她從雲南省大理市趕往麗江玉龍雪山打算拍婚紗照,但三個小時後,二人就決定返回大理。他們緊接著還要前往昆明、廣州,交通工具也從汽車、高鐵換到飛機。在帶上由父母收拾好的行李、飛行近14個小時、前後跨越近13000公里後,他們終於在美國西部時間9月20日19時53分落地舊金山。 驚惶的行程源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東部時間9月19日下午簽署的總統行政令:為保護本土勞工,9月21日0時起,將對H-1B簽證持有者所在公司加收每人10萬美元的入境費用。 H-1B簽證是美國最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它起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以滿足大型科技公司對人才的需求。美國僱主用它來僱傭有專業技能的外籍員工。令人措手不及的行政令打亂了無數人的計劃。H-1B簽證持有者們需要中斷的行程包括朋友的聚會、親人的婚禮、與家人一起的旅行,甚至與親人的訣別。直到十幾個小時後,行政令有了新補充:已經持有H-1B簽證的人無需再繳納這筆費用。次日,白宮網站又補充,這是為保障該制度只會僱傭最優秀的外籍臨時員工。 新規之下,中文社交媒體開始出現「H-1B slave(奴隸)」有關的熱烈討論。5名持H-1B簽證的受訪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新消息沒讓他們鬆一口氣,反而讓他們感到更大的憤怒與荒誕,一些人在飛機上看到補充說明,「彷彿被耍了一道」。「烽火戲牛馬」,他們無奈自嘲。 受訪者們呈現出一些相似性:年齡25-30歲,來自中國一些省會或二、三線城市的中產家庭,獨生子女,在本科或研究生階段前往美國讀書深造,又在2020年後,相繼以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相關的學科背景入職美國東西海岸的科技、金融公司。 在過去20年間,H-1B簽證可能是這一群體在異國尋找財富、機遇與新生活的「...
社會

「服務員哭叫,突然向我潑開水」:她在日料店被燙傷

近日,北京一女子前往大連旅遊時,被日料店服務員潑開水燙傷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相關話題登上熱搜。 據此前報道,9月7日晚,小沫(化名)和朋友一行4人,前往大連濱海西路附近的一家日本料理店就餐,被一名服務員潑開水燙傷。醫院診斷其為,「前胸及雙上肢可見4%Ⅱ-III°燙傷創面,可見散在小水泡」。 事發現場視頻截圖 10月14日,當事人小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目前還在傷口癒合階段,後續還有較長的治療時間。小沫還表示,因傷情鑒定還在進行中,暫不能確定警方是否會追究對方刑事責任,目前已向法院對店方提起民事訴訟,「對方(店方)在視頻曝光前只說了一句建議走訴訟程序,視頻曝光後才提出協商,但賠償金額連前期治療費用都很難覆蓋。」 被服務員潑開水燙傷 當事人回憶事發細節 時隔37天,小沫回憶起被潑開水的場景,仍表示「非常恐怖」。據小沫介紹,9月7日,她和3個女生去一家日料店吃飯,「去之前我們打電話問店家能不能去,店家說可以,到店是(晚上)8點40分左右,他們跟我們說九點之前到」。 據某點評軟體的公開信息,該店人均消費在327元,雙人餐團購價格在800-1200元之間。 小沫稱,就餐的過程中,一開始就感覺對方服務態度不太好,「我們也沒說什麼,覺得盡量不要給對方添麻煩,很多原本服務範圍之內的東西,都是我們自己去完成的。反覆確認可以出餐的情況下,對方承諾的一個餐品沒上,我們就讓服務員去確認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並沒有任何言語上的攻擊或者態度上的攻擊,都是非常客氣的。」 據小沫回憶,該服務員隨後叫來了她的主管,「我們是沒有要求她叫主管來的,溝通完後說確實可以做一份,等待過程中就聽到背後服務員開始又哭又叫,因為隔著屏風,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現場視頻顯示,服務員蹲在地上,小沫也走過去蹲下,緊接著服務員站起身拿著開水壺,將開水潑向了小沫。小沫表示,服務員當時又叫又哭,出現呼吸很急促的狀態,她上前是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