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0 月

社會

公務員編製丟失十年 求助無果
社會

公務員編製丟失十年 求助無果

當下,公平正義已經成為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尺度,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價值,也是一個社會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堅持公平正義,才能使社會不同利益群體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我是2003年考錄的公務員。2011年12月,我在單位編製冊和編製系統里的信息被篡改。我的編製丟了10年沒人管,檔案有問題放在人事局保管,工資漲不了,嚴重侵害了我的正當權益。」家住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直屬機關的張玉花致函有關部門反映說。 我叫張玉花,女,1979年6月出生,大專文化程度。我是2003年考錄的公務員。2011年12月,我在單位編製冊和編製系統里的信息被當時管我們單位編製冊的唐某山篡改為:張玉花,男,身份證號152222197901284XXX。這個不是我的身份信息,我的正確信息是:張玉花,女,身份證號152222197906262XXX。因此,造成我10年沒有編製。 2019年9月,自治區巡視組來科右中旗巡視。我拿著我的檔案材料找到巡視組,在其幫助下我晚得4年的副主任科員待遇,得了2年的待遇11000元,還丟了2年的待遇。因公務員編製丟失的原因,人事檔案還在人事局,工資待遇無法正常享受。 2020年6月,公務員工資普調我的沒漲工資,單位會計說「你的檔案在人事局呢」;2020年6月15日,我找到組織部。組織部部長和管理公務員檔案的同志告訴我:「你的檔案編製有問題,所以檔案在人事局漲不了工資。」我的公務員編製丟了10年沒人管,公務員檔案有問題放在人事局保管,工資漲不了,嚴重侵害了我的正當權益。 2020年8月6日,當地領導來電話說我在網上發的文章影響了地方的形象,還說公務員的檔案歸人社局管理,當地已經組成調查組調查這事情了,讓我刪除網上的文章。2020年8月10日,我上人事局檔案室調考核表看見公務員的檔案都拿到組織部了,我們單位會計告訴我單位...
德卡公司致信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徐家新懇請其主持公道
社會

德卡公司致信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徐家新懇請其主持公道

德卡公司致信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徐家新懇請其主持公道 尊敬的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徐家新院長:您好! 我是吉林省德卡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德卡公司)董事長姜永庫。我公司在投資扶余市以後,遭遇到政府的打賴和司法不公,致使企業瀕臨倒閉。為了吉林省營商環境的改善和經濟發展,希望您在百忙中關注一下我公司的遭遇,為企業主持公道。 我公司是一家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民營企業,於2006年由原扶余縣(後改為市)五大班子招商引資進入扶余,按照政府的會議紀要要求全額墊資建一所醫院,給政府拆遷建設兩塊棚戶區(政協、華夏),棚戶區回遷共計503戶,替政府退道路紅線拆遷(面積14333平方米),修一條利民路,我公司商業每年為當地解決就業2000多人,上繳利稅5000多萬元。 但是,我公司按照政府會議紀要內容,建設一所醫院、棚戶區改造回遷、退道路紅線拆遷、修一條利民路完成後,政府卻不兌現會議紀要了,開始公開耍賴,我公司在2008年投入近億元沒有一點回報,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目前企業已負債纍纍,半年多沒有開資,欠銀行貸款、稅款欠稅遲納金每日兩萬元,公司已經頻臨倒閉。在走投無路之際,我們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卻屢遭司法不公、拖訴、同案不同判、不依據事實判決、關鍵證據被消失和枉法裁判等司法腐敗。因此,我想給您寫這封公開信,結合本企業遭遇談點個人意見,向您訴說冤情,希望能引起您的關注和重視。 我公司於2006年由扶餘五大班子招商引資進入扶余後,當時的扶余縣政府給我公司出具了政府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紀要》,按照該會議紀要,我公司享受三宗土地出讓金全部免收,稅費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之後,德卡公司履行承諾,於2008年將22000多平米的縣醫院建設完成並裝修結束交付使用,2010年9月出決算報告,但是政府拖延兩年時間才給出決算,金額為3651萬元。 對於2007年扶余市政府列出的華...
物業經理被指私自將居民動力用電借出謀私利
社會

物業經理被指私自將居民動力用電借出謀私利

「在未經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業主研究同意的情況下,物業經理樊某輝私自將我們小區居民380伏70平方動力用電,借給隔壁一家公司,謀取私利,長達三年之久。」近日,上海浦東新區成山路963弄昌七小區業主(居民)致函有關部門反映說。 昌七小區物業經理樊某輝,系(上海復興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小區物業負責人,涉嫌多次受賄,以權謀私,濫用職權,沒有經過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業主研究同意,私自將我們小區居民380伏70平方動力用電,借給隔壁成山路1025號(上海天誠置業有限公司),謀取私利,長達三年之久。成山路1025號因沒有房產手續,屬違章建築,被政府列為強制拆除處理對象,故而斷水、斷電,一律不準再利用。尤其是沒有全部拆完的爛尾房,更不允許修補使用、鄭重通知處理。 後來,天誠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托關係找到我們小區物業領導。當時我們小區物業公司領導為了大局著想,經過研究在不影響小區居民正常生活用電的前提下,同意拉根2.5平方照明線,作為該公司停車場照明使用。 但是天誠置業公司負責物業管理的丁某武,想把這1025號拆遷的場地及違房利用起來賺錢,就招租了六家大型物流快遞公司。他們有幾百輛電瓶車充電,加上機械和設備用電,需要380伏的三相動力電才能運營。該公司丁某武憑著有錢有勢,就找到我們物業公司經理樊某輝,商量借三相動力電,說如若今後賺到錢共同分享,並且又私下送給樊某輝紅包和其它禮品(這是丁某武在公眾場合無意說出的)。 為了個人利益,樊某輝未經物業公司成員和業主的同意,就私自答應,讓其公司物業負責管理人丁某武找工人從我們小區水泵房私自拉兩根380伏70平方三相動力電線,供該公司1025號六家物流公司使用。他們多家公司有幾百輛電瓶車充電,加上機械、空調、設備等用電量非常高,再加上目前處於高溫,用電達到高峰,直接影響到我們小區居民的正常用電,經常出現跳閘等故障。 為此...
男子在單位離奇死亡 妻子泣血探求真相
社會

男子在單位離奇死亡 妻子泣血探求真相

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我丈夫劉勇在其工作單位神木化工廠離奇死亡,至今長達半年多以來,單位領導始終拒絕見我。懇請有關部門儘快查明事實真相,還我丈夫一個公道,讓其早日入土為安!也讓我們母子走出困境,走上正常的生活軌道!」陝西省神木市的劉女士近日致函有關部門如是說。 2020年1月31日,我丈夫劉勇(38歲)在其工作單位神木化工廠離奇死亡。至今長達半年多以來,單位領導始終拒絕見我,派我丈夫的部門經理宋某某告訴我,我丈夫遺體必須火化後再安葬了,才能協商工傷賠償事宜。若沒有錢就向我大伯子求救出錢把人火化後再安葬了。 回顧我丈夫出事的當天,單位並沒有打電話通知我,而是在他們單位上班的我的同學在9時25分語音告訴我我丈夫出事了,在醫院搶救。後又接到我丈夫前同事打電話告訴我,我丈夫打籃球碰了,在醫院搶救呢!在疫情期間我父親開車把我們母子送到錦界神府經濟開發區醫院,到了醫院時已經11時16分了,我大伯子、大姑姐,二姑姐、兩個姐夫都已經到了,他們都拿著紅布條條,顯然是他們在家就知道我丈夫已經去世了。 當我知道我丈夫去世那一刻,我就暈厥過去了,後來我就糊裡糊塗的坐在了車裡。在此期間,廠里沒有任何人和我談及我丈夫的有關出事情況。我大伯子及我大姑姐在沒有和我進行任何溝通的情況下,和當地派出所簽署對我丈夫死因無異議協議,並將我丈夫遺體拉到神木西沙殯儀館,當天下午和我商談要火化我丈夫遺體。 我去看我丈夫的遺體時,他們不讓我去我丈夫遺體身邊,距我約4米左右的距離,當時處於平仰卧位,褲子已換新,沒穿上衣,上半身平卧位外露的水平面以上未見明顯傷痕、青紫等痕迹,頭部套一個塑料袋子,但能看到肩部以上及頭部青紫,鼻子口都有血液流出。我就去和我大伯子探討我丈夫的死因,我大伯子告訴我,他已經問過榆林星元醫院的醫生了,醫生說是心臟猝死,同時我大伯子要求火化我丈夫遺體。...
長春警察用槍把打人致殘未被追責 其上級還升了官
社會

長春警察用槍把打人致殘未被追責 其上級還升了官

東亞新聞網(記者楊輝 李峰)報道:庚子夏末,一位殘疾人走進了記者的視野——看上去,他也就40多歲,可是一隻眼睛已經瞎了,另一隻眼睛也在萎縮,生活難以自理,整個人消瘦得令人震驚…… 他叫李繼權,男,1973年1月23日生,吉林省長春市華飛旱冰城臨時工人。判決書記載:1995年12月24日中午,因二年前與他人鬥毆的犯罪嫌疑,他被長春市公安局南關區分局抓獲。在南關區分局審查時,他的頭部被辦案人員用手槍把子打傷,至今落下終身的殘疾,生活都難以自理,他卻只得到總計將近47萬元人民幣的賠償、救助!而當年打傷致殘他的辦案警察並沒有被追責,其上級——重案組組長還升了官!長春,是一座幸福城市,多年來一直蟬聯中國最幸福城市前茅。然而,李繼權案,聽上去令人毛骨悚然。人們不禁要追問,發生這樣的事兒都沒人追責,長春真的令人幸福嗎? 在被審查期間,辦案人居然用槍把打人頭部. 長春市中級法院行政判決書([1999]長行終字第13號)對李繼權的遭遇是這樣記載的: 經審理查明:被上訴人李繼權系犯罪嫌疑人,於1995年12月24日中午經上訴人長春市公安局南關區分局民警抓獲。審查時,辦案人員用手槍把將被上訴人李繼權頭部致傷,並將其收容審查。晚22時許,長春市公安局南嶺收容所工作人員通知辦案單位並匯同李繼權家屬一同將李繼權送往醫院接受治療至1996年11月27日出院。被告(註:警方)已支付醫藥費36,523.85元及護理費1, 700.00元。 1996年12月3日,上訴人委託本院法醫對李繼權的傷情進行鑒定,結論為:顱腦損傷,顱骨粉碎性骨折,右眼失明,右側肢體癱、重傷,四級殘。被上訴人遂於1997年12月向上訴人申請賠償。上訴人於同年12月22日作出(1997)第1號不受理賠償申請通知書。被上訴人李繼權對上訴人作出的不受理賠償申請通知書不服,訴至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法院,南關區法院經...
江蘇宿遷:劉元愛實名舉報宿豫區國土分局亂收費 遭打擊報復
社會

江蘇宿遷:劉元愛實名舉報宿豫區國土分局亂收費 遭打擊報復

 「我是在2004年向宿遷市物價局實名舉報宿豫區國土分局亂收費,因此受到報復,給我製造十多起行政、民事案件,有近30份判決書(網上可以查到),區國土分局給我製造一起鄰里糾紛。卻遭到區國土分局、區法制辦原主任於某某串通宿豫區法院行政庭長包某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和我叫板,說我就是去國務院都贏不了。」近日,今年65歲的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大興鎮陳窪村一組村民劉元愛致函上級有關部門反映說。        其一,基本案情。2004年10月4日,大興土管所負責人指使本案第三人將我家樓房拔掉幾十片瓦。大興政府就同一事實共作出了三份處理決定書,即(2004)興政處決字5號,(2005)4號,也就是原具體行政行為(2006)2號,是改變後行政行為。區政府就同一事實共作出三份複議決定書,即宿豫政複決字(2005)02號、宿豫區人民政府行政複議審查意見書(紅頭文件)、宿豫政複決字(2007)1號。 省、市、區三級法院同樣是以同一事實共作出7份判決書,分別是2006年10月18日作出的(2006)宿豫行初字第5號、2007年1月18日作出的(2006)宿豫行初字第10號、2007年3月26日作出的(2007)宿中行終字第0011號、2007年7月27日作出的(2007)宿豫行初字第0006號、2007年11月1日作出的(2007.)宿中行終字第0020號、2008年6月13日作出的(2008)宿中行監字第0004號民事裁判書、2009年5月14日作出的(2009)蘇行審監字第161號行政裁判書。        其二,錯判1。我對大興鎮政府改變後的行為不服,根據最高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0條之規定,向宿豫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庭依法判令改變後行為屬於違法行為。第50條明確規定: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原告或者第三人對改變後的行為不...
雲南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在永仁撂荒12年
社會

雲南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在永仁撂荒12年

「中國苴卻硯文化旅遊小鎮」項目屬於省級重點招商引資建設項目,2008年8月12日,劉柏華與永仁縣人民政府正式簽定了《招商引資協議書》,2016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產業集群建設重點項目」,可是,12年過去了,這個項目卻無起色,佔地270畝的目標地現場雜草叢生,一片荒涼。是開發商缺乏資金未建?還是手續不全?或者什麼原因造成的?連日來,通過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這個項目遲遲拖延未建的原因不是資金短缺,也不是手續不全,而是當地政府領導「新官不理舊賬」,該項目一直未被引起足夠的重視:近五年沒有寫進項目地政府工作報告,七年間,縣政府主要領導沒到過項目現場…… 招商:石材百強企業投資數千萬入駐永仁 中國苴卻硯文化旅遊小鎮項目位於雲南省永仁縣高速公路入口處,這裡車來車往,是從川入滇的主要通道。3月初,當記者來這裡時,看到的卻是滿野荒草,破敗的圍牆;停工的半拉子工程一目了然。 記者了解到,昆明麗石石材工貿有限公司是雲南麗石石材工貿有公司的前身(以下簡稱「麗石公司」),公司曾是「中國石材百強企業」「中國著名品牌」「CCTV首屆室內環保裝修知識大賽」指定產品、中國商標大賽十大創意商標金獎等眾多獎牌。曾是雲南首屈一指的石材企業。公司更因參加雲南省「十二五」石材產業規劃與雲南石材行業准入條例的修訂及其精湛的工藝而成為全國和雲南省知名度最高的石材企業。公司法人是劉柏華,他多才多藝,能寫會畫。轉業前為軍隊團職軍官;曾為雲南石材商會副會長、《雲石》雜誌總編、中國企業家全國理事會理事、雲南省石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廣東商會副會長,曾為楚雄州政協委員。 據劉柏華介紹,中國苴卻石藝城最初規劃只是一個石材加工園區,為了充分發展永仁石材工業由永仁縣人民政府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對外招商。作為雲南石材行業的龍頭,麗石公司理所當然成了政府的首選目標,經過多輪磋商,該公司與永仁縣人民政府於2008年8月12日正式簽定了《招...
民企所租廠房屬違建 房東百般狡辯引質疑
社會

民企所租廠房屬違建 房東百般狡辯引質疑

8月18日,廣東省東莞市中能環治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民營企業)負責人鍾權威致函有關部門反映說,在與房東林某榮簽訂《廠房租賃合同》後,發現該廠房竟然屬於違建、危房,而且沒有消防設施,也沒有辦理任何的消防手續,存在重大的消防安全隱患。此事經媒體披露後,房東林某榮非但不知錯就改,反而百般狡辯,一條道走到底。 2017年9月27日,鍾權威代表中能公司同林某榮簽訂了《廠房租賃合同》,租賃了林某榮名下位於東莞市東城區牛山外經工業園景昌路3號的中間廠房。在簽訂合同時,林某榮提出,如果以中能公司名義同其簽合同的話,其就要給中能公司開具發票,會增加其費用,因此其就讓中能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鍾權威以個人名義同其簽訂合同。 合同簽訂後,中能公司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公司搬至該廠房後,在經營過程中發現該廠房存在嚴重問題:一是該廠房沒有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屬於違建;二是該廠房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大量安全隱患,屬於危房。一遇到雨天就會出現大面積漏雨;三是該廠房沒有消防設施,也沒有辦理任何的消防手續,存在重大的消防安全隱患。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席捲全國。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全力為抗擊新冠疫情努力著。可是,我的房東林某榮卻在2月15日凌晨對我廠區停電停水。當時天氣又冷,又下著暴雨,把宿舍員工趕了出去。作為一名老黨員和老幹部,不為國家分憂解難,反倒添亂,思想覺悟哪裡去了! 最後沒有辦法,我們只好報警。當地110民警同志很快就來了,與其協商無果,就是不供水供電。無奈之下,我們又致電給光明管理區領導。光明管理區領導及時趕到,與其協商很久,也是無果,水電就是不供。我房東林某榮及其員工說是某某書記要他們停水停電的。 管理區領導和110民警同志與我房東林某榮商量至下午,也是無果。後來管理區領導和110民警同志見我司員工在雨棚避雨又冷可憐,就強制我房東林某榮供水供電,不能把員工趕出去,否則就採取...
吉林人大與民企「合作」不結算尾款「拉黑」老闆電話
社會

吉林人大與民企「合作」不結算尾款「拉黑」老闆電話

吉林省長春市一家民企在15年前的一次土地公開拍賣會上,順利拍得被多家地產商看好的黃金地塊「中東地號」,因該位置毗鄰長春知名的商業圈,被當時的吉林省人大副主任看中,由此上演了一出「拉郎配」式的荒唐戲碼。 拍得地塊被人大領導看中 長春華星建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星公司)是長春市一家民營企業。15年前,在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拍賣土地使用權的一次競拍會上,成功競拍到一塊位於長春市二道區自由大路北側的一塊26500平方米其中的6000平方米土地,並於2006年初獲准在此開發建設「清華苑」住宅小區的權利。由於該地塊毗鄰長春市知名的「中東」商業圈,位置相當優越,被稱為「中東地號」,儘管價格高出了當時的其它地塊,華星公司上下依然對開發前景充滿信心。 就在華星公司上下員工擦拳磨掌準備大幹一番的時候,當時的吉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吉林省人大)副主任米鳳君(已被判刑)也看中了這塊寶地。 米鳳君是從長春市市委書記的位子上「過渡」到吉林省人大任職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在長春的影響無人可比。 米鳳君安排手下人以吉林省人大的名義讓華星公司放棄對該地塊的開發,將該地塊折價交由吉林省人大處置,華星公司的老總婉言拒絕了吉林省人大的「好意」,表示地塊是公司合法取得的,不會賣給任何個人和單位。 連續出招逼企業「合作」 據華星公司的張總說,米鳳君得知情況後並沒有放手,而是對華星公司展開攻勢,接連對華星公司踢出三腳: 第一腳是指令省、市、區三級土地管理部門聯手找到華星公司,動員華星公司將這塊地皮賣給吉林省人大,華星公司沒同意。第二腳,吉林省人大指使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出面,讓華星公司把這塊依法競拍取得的地塊退還給高法,再由高法轉給省人大,華星公司再次拒絕。兩腳過後沒能湊效,人大方面竟然強令規劃部門硬性作廢已經生效的土地批件,取消華星公司的土地開...
雲南省鎮雄縣:移民搬遷數年未得安置 村民訴:涉嫌問題繁多
社會

雲南省鎮雄縣:移民搬遷數年未得安置 村民訴:涉嫌問題繁多

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努力改善移民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不僅關係到移民搬遷群眾能否順利實現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過上好日子,而且能對改變移民搬遷群眾幾代人的命運產生深遠影響。 「我們是雲南省鎮雄縣胡家山水庫的移民搬遷村民,要反映的問題是胡家山村民搬遷五、六年未得到妥善安置,懇請上級部門領導傾聽民聲,體察民意,幫助解決移民搬遷戶安置問題。」近日,雲南省鎮雄縣胡家山水庫的移民搬遷村民致函有關部門,反映胡家山村民搬遷安置工作中涉嫌存在的一些問題。 為解決鎮雄縣城區數萬人口的飲水問題,省里決定在塘房鎮胡家山修建水庫。在上級部門的組織下,胡家山五個村民組一千多名群眾以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在未得到補償安置的情況下,告別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在外租房居住。誰知這一租就是五、六年未得到妥善安置,村民們於是向上級部門反映情況請求解決問題。今年終於說可以安置,但安置的結果,讓村民們感到失望。 其一,相關部門未嚴格按照「先補償,後搬遷」相關法律法規執行,導致群眾基本生活困難。安置工作推諉拖沓,五、六年以來進展緩慢,群眾多方反映無結果。 2013年,塘房鎮未嚴格按照「先安置、後拆遷」規定,只給了搬遷群眾微薄的房屋賠償、青苗賠償、搬家費以及租房補償,並許諾群眾以後地基安置多出的人頭面積每平米只需支付500元左右就行。胡家山村民相信政府,就搬離家鄉,靠著微薄每月50元的房租補助,在塘房集鎮及各地租房居住。搬遷戶大多是貧困戶,一直以種莊稼為生,離開了土地,生活水平極度下滑,基本保障都成問題,更加向深度貧困發展。甚至有的一家五、六口人只租兩間房,男女老少在一個房間同吃同住。 其二,征地拆遷工作不夠公開公平,補償標準不盡合理,違規問題時有發生。 大擢魁村主任在水庫地無手續違規開辦的採石場,有關部門不但不追究責任,還對其進行私下賠償;村支書汪某傳在水稗田違規開辦的採石場,居然補償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