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國際

國際

Meta聯名AI眼鏡熱銷3倍 帶動依視路陸遜梯卡獲利

全球最大的眼鏡製造商依視路陸遜梯卡(EssilorLuxottica)今天表示,與科技公司Meta合作推出的「雷朋Meta智慧眼鏡」在2025年上半年銷量增加至3倍,推動公司獲利成長。 依視路陸遜梯卡集團上半年營收成長5.5%,至140億歐元;凈利小幅成長1.6%,至14億歐元。 依視路陸遜梯卡執行長米雷利(Francesco Milleri)說,業績顯示,儘管環境動蕩,我們集團「與成長目標同步邁進」。 依視路陸遜梯卡表示,人工智慧(AI)眼鏡在今年上半年成長動能加強,雷朋(Ray-Ban)Meta智慧眼鏡的營收年增率達3倍多。這家公司也在6月發布新款支援人工智慧的Oakley眼鏡。 這款雷朋Meta聯名眼鏡,配備相機、耳機和麥克風,使用者無需打開手機,只需說「嘿,Meta」即可啟動 Meta的人工智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新興市場ETF連續第九周錄得資金流入 中國吸金規模驟增穩居榜首

【彭博】-- 上周,投資者連續第九周凈買入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其中,中國的吸金規模環比成長逾一倍,穩居榜首。 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 ,截至7月25日當周,投資於開發中國家及特定國家的美國上市新興市場ETF合計錄得資金流入23.6億美元,而前一周則為6.724億美元。今年迄今為止,流入總額達168億美元。股票ETF流入24億美元債券ETF流出3,690萬美元總資產由4,096億美元增至4,148億美元。
國際

從華府、紐約再追到蘇格蘭 南韓貿易談判代表最後衝刺盼達陣

韓聯社報導,南韓正努力在8月1日對等關稅實施日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與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結束24日至25日在美國的磋商後,轉赴蘇格蘭,繼續最後階段的協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證實此事。 美國總統川普25日至29日訪問蘇格蘭,盧特尼克與財政部長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陪同出訪。貝森特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與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展開磋商。金正官和呂翰九決定配合美方日程,轉往蘇格蘭,繼續與美方團隊談判。 盧特尼克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回應主持人提問,南韓是否對已與美方達成協議的日本感到「嫉妒」,以及美韓談判是否「正在進行」時,證實了此事。他說:「嗯,南韓官員飛到蘇格蘭,與我和葛里爾大使在晚餐後會面。我的意思是,想想看,他們到底有多想促成這項協議。」 盧特尼克表示,川普在與貿易夥伴的談判中「掌握主導權」,「他完成了這些大型協議,手上確實握著所有籌碼。就像他說的,他會決定關稅稅率,這些國家要開放多少市場,以及最終稅率是多少,這就是我們本周要做的事情。」 被問及是否還會有其他協議會在談判截止前達陣,盧特尼克說「有可能」,但沒有進一步說明細節。他表示:「我的意思是,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照我說的,我的工作就是為總統鋪好桌面,由他來決定怎麼做。」 韓聯社報導,金正官與呂翰九24日在華府與盧特尼克會談,隔日在紐約續談,然後飛往蘇格蘭。為尋求突破,韓方提出一項名為「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的大型投資倡議,回應川普政府希望重振美國造船業,對抗中國大陸壓倒性造船能力的訴求。 南韓企畫財政部長具潤哲預計於31日在華府與貝森特舉行會談,外交部長趙顯則計劃訪美會晤國務卿魯比歐。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提供的新聞照片可見,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中)24日在美國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
國際

貿易承諾畫大餅?歐盟對美能源採購遭質疑不可行

歐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其中承諾每年向美國採購高達2500億美元的能源。但這等同歐洲每年要買下美國近8成的能源出口,脫離現實。 路透社報導,美國與歐盟27日達成貿易協議架構,美方將對多數歐洲輸美商品課15%關稅;歐盟還允諾未來3年每年將向美國採購價值2500億美元的能源,包括石油、液化天然氣及核能技術,以及未來幾年向美國額外投資6000億美元。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資料顯示,美國2024年向全球所有買家出口的能源總額為3180億美元;路透社彙整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歐盟去年買入美國石油、液化天然氣與固態燃料(如煤),合計760億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要讓進口量增為去年的3倍以上顯得不切實際。 全球貿易數據與分析公司Kpler的液化天然氣高級分析師芮加拉度(Arturo Regalado)直言,協議中構想的能源貿易規模超乎市場現實,「若要達成目標,美國的石油出口幾乎必須全數轉向歐盟,或歐盟自美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總值就得提高6倍」。 美國能源當前搶手,其他國家因也已在與美國的貿易協議里承諾增加採購,同有龐大對美採購需求。日本上周在與美國簽署的貿易協議內同意「大幅擴大自美進口能源」;南韓方面則表達有意投資並自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專案採購燃料,作為尋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一環。 國外競相購買美國能源會帶動美國石油與天然氣基準價格上揚,讓美國能源生產商更偏好出口而非內銷,從而使美國國內的燃料與電價成本變貴,最終恐將成為美、歐領袖頭痛的政經難題。 歐盟雖能承諾但沒法公開做出保證,因為實際要購買能源的是歐洲的企業,而不是歐盟本身。 市場分析機構ICIS的分析師施若德(AndreasSchroeder)與帕馬(Ajay Parmar)在書面答覆路透社時說:「這根本不切實際。要不就是歐洲得用遠高於市場合理價格的費用來買美國液化天然氣,不然就是進口的天然氣量會多到超過歐洲本身所能...
國際

美參院出手護台灣邦交國!提案加強這7國抗中施壓

路透29日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積極推動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美國國會希望在貿易與安全之間有所平衡,參議院跨黨派議員本周提出3項施壓中國法案,其中包括支持台灣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邦交國,並採取其他措施深化與台北的協調,協助台灣因應北京日益升高的壓力。 在長期分裂美國國會中,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是少數真正具有跨黨派共識的議題之一。根據路透查閱,民主與共和兩黨近來共同提出至少3項有關中國議題的法案。 首先,由共和黨籍猶他州參議員匡希恆(John Curtis)共同提出,該法案希望支持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維持與台灣邦交,並採取其他措施深化與台北的協調合作,藉此協助台灣因應中國日益升高的壓力。 根據台灣外交部官網,台灣目前有12個邦交國,主要位於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包括貝里斯、瓜地馬拉、海地、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與聖文森國。另外5國分別為教廷、史瓦帝尼、馬紹爾群島、帛琉與吐瓦魯國。 另一項法案由德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共同提案,內容包括禁止涉及強迫遣返中國維吾爾少數民族的現任或前任中國官員入境美國。 還有一項由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共同提案,旨在打擊所謂的「跨國鎮壓」,即任何外國政府跨國恐嚇、騷擾或傷害異議人士、記者或活動人士的行動。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關係專家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表示,「川普在乎的是開放外國市場給美國貿易,這是他一貫關注的重點。而這點將與許多國安優先事項發生衝突。」 美國與中國28日起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三輪會談,試圖解決長期貿易爭議,希望延長現行的關稅停火協議3個月,避免關稅大幅上升。川普則已表明,他希望中國開放市場。美國總統川普23日在華府人工智慧峰會發表演說。路透 $(document).ready...
石川縣捐贈百萬日元慰問台灣風災 李逸洋感謝患難見真情
國際

石川縣捐贈百萬日元慰問台灣風災 李逸洋感謝患難見真情

石川縣東京事務所所長堀田譽(左)29日拜會駐日代表李逸洋,並轉交風災慰問金。(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9日報導〕台灣南部在7月遭到丹娜絲颱風重創受損嚴重,日本石川縣知事馳浩在災後馬上向駐日代表處發出慰問信,今天更派人拜訪駐日代表李逸洋轉交100萬日元慰問金,李逸洋感謝日本友人患難見真情,他表示,這對台灣而言是莫大的鼓舞。石川縣東京事務所所長堀田譽和行政第二課長三宅浩史,今天上午前往代表處拜會李逸洋,轉交慰問金。堀田表示,石川縣在去年遭遇能登半島大地震,受到台灣給予莫大援助,非常感謝,石川縣得知台灣遭受風災,希望為災後重建略盡棉薄之力,所以在馳浩知事的指示下,致贈慰問金聊表心意,衷心期盼台灣和石川早日完成災後重建工作,讓彼此間的情誼更為穩固。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逸洋感謝石川縣對台灣風災的慰問和捐款,目前南部的災後重建工作正在全力進行,石川縣的支持對台灣是莫大的鼓舞,尤其石川正在忙于震災重建,此時還特別給予台灣溫暖的支持,令人感動。李逸洋還表示,過去無論是地震、颱風、水災,或是重大疫情,台日兩國始終同甘共苦,積極互助。這份深厚的友誼,即使在國際社會也彌足珍貴。他也衷心祈禱能登半島早日重建,讓當地人民恢復平靜的生活。丹娜絲風災後,包括日本首相石破茂、安倍昭惠夫人、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自民黨青年局等日本政要,紛紛於社群媒體發文向台灣表達慰問之意,許多地方政府也募款或捐款方式等表達協助我災區重建之意願。李逸洋表示,這次有許多日本地方政府,都直接與台灣的地方政府連繫,提供捐款或救災協助,這也突顯了台日地方交流的活絡程度。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倫敦塔橋附近發生攻擊事件 造成2男喪生

英國警方表示,2名男子今天在倫敦市中心的商店遭刺喪命。案發在倫敦塔橋(Tower Bridge)附近,這裡是倫敦主要景點,且鮮少出現暴力犯罪事件。 路透社報導,根據警方聲明,警方接獲報案,說倫敦南華克(Southwark)地區鄰近倫敦塔橋的一條窄路發生多起攻擊事件。 警方表示,1名58歲男性當場死亡,1名27歲男性送醫後不治,全案朝謀殺案方向偵辦。第3名受害者為1名30多歲男性,傷勢並不致命但需留院治療。 警方補充,另一名30多歲的男性因涉案被拘留,目前在醫院治療,情況危急。 警方表示目前調查仍在初步階段,並說研判此案與恐怖主義無關,對大眾並不構成更多風險。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貿易協議利多消退 日股收黑

亞洲股市今天大多走低,東京股市收黑,主因美國近期達成貿易協議帶動的正面情緒消退,投資人現在聚精會神等候關鍵數據及財報出爐,以及聯準會(Fed)下一次政策會議。 日股基準日經225指數下跌323.72點或0.79%,收40674.55點。 東證股價指數下滑22.09點或0.75%,收2908.64點。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美中第3輪貿易談判 首日磋商逾5小時

美國和中國高階經貿官員今天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3輪貿易談判,雙方磋商5個多小時後結束首日會談。 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川普在蘇格蘭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舉行的記者會上談到這場會談,稱他希望看到中國開放市場。這次會談目的在化解世界兩大經濟體美中的經貿爭端,尋求將關稅休戰延長3個月。 雙方談判代表在今天晚間8時(台灣時間29日凌晨2時)前不久結束會談,均未透露談判進度細節,但美國財政部發言人表示,預計明天恢復談判。 美中代表團分別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軍。 美國和中國5月曾在日內瓦舉行會談達成協議,雙方大幅降低高額關稅,為期90天,貿易戰休兵將於8月12日到期。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美中談了五個多小時 結束第三輪會談首日談判 未透露進展

美中高層官員周一(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首日談判已落幕,預定周二繼續會談。雙方這次會面目的是將關稅休戰延長,並且解決兩國貿易戰中長期存在的核心經濟爭端。 彭博資訊報導,兩國代表團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美國財長貝森特率領下,從周一下午開始磋商,一直談到晚上近8時;路透則報導雙方商談超過五個小時,會談人員在晚上8時左右離開辦公室。 兩國官員在離開會場時均未向媒體吐露消息,預料周二上午繼續進行會談。香港「南華早報」稍早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美中可望將關稅停火期再延長三個月。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在蘇格蘭與英國首相施凱爾舉行記者會時談到了美中這輪會談。川普說:「我會樂見中國開放他們的國家。」在周日,川普宣布與歐盟達成協議時也曾簡短表示,「我們非常接近與中國達成協議。其實也可以說我們已經達成某種協議了,但我們要看看接下來情況如何」。 現在,中國面臨於8月12日之前與川普政府達成一項持久關稅協議的最後期限。此前雙方於5月、6月達成初步協議,暫時結束數周以來不斷升級的關稅戰和稀土礦物出口限制。如果最新一輪會談無法達成協議,全球供應鏈可能面臨新的動蕩,美國對陸關稅將回升至三位數水準,基本相當於雙邊貿易禁運。 彭博報導,這次議程包括為更加重要的談判留出時間,討論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以及中國進口受制裁的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等問題。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周一與貝森特一同抵達會場前接受MSNBC採訪時表示,「坦白說,我們在與歐盟、日本以及許多其他國家達成協議後,是帶著優勢來見面的」 ,「我們定期與他們會面來處理這些問題,我認為這本身就為談判奠定了不錯的基礎」。 貝森特前幾天表示,美國將利用本周的談判研究如何實現當前關稅休戰「可能的延長」。他還說「我認為與中國的貿易情勢非常好」。 彭博報導,美中談判只要取得任何突破,都可能為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奠定基礎,很有可能會在今年稍晚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