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5 9 月

國際

國際

解放軍外強中乾?紐時:軍委高層動蕩 習近平犯台底氣不足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軍力表面上持續壯大,海軍艦艇頻繁遠航,核武庫每年增加約百枚彈頭,對台軍機擾台行動不斷升溫,但是內部卻陷入多年來最大規模的領導層動蕩: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7席中有3席疑似空缺,原因包括成員被捕或失蹤,且涉及習近平親自提拔的將領。分析認為,這波人事震蕩不僅衝擊解放軍戰備,也關乎習近平的政治安全,進而可能影響北京評估對台動武的時機與意願。 自毛澤東時代以來,軍隊在中國領導人眼中,不僅是作戰力量,也是防範黨內政敵與群眾動亂的最後屏障。美國國防大學資深研究員吳志遠(Joel Wuthnow)指出,習近平是中央軍委唯一的文職領導人,必須依賴將領提供作戰選項與專業判斷,「如果他無法確信這些人誠實、專業且有能力,我認為他的戰爭意願會下降,因為他無法確定結果」,即使只是少數貪腐或管理不善,也足以侵蝕雙方的信任。 紐時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央軍委第二號人物何衛東已從公開活動中消失,疑遭調查;主管政治工作的上將苗華則因「嚴重違紀」被查。兩人皆是在習近平領導下快速晉陞的重要將領。華府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統計,自2023年以來,至少20多名解放軍高層與軍工企業主管被查。 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分析,這波整肅「可能影響官僚體系運作,並引發高層對解放軍戰備更廣泛的懷疑」。 習近平為解放軍設定2027年現代化目標,部分美國官員推測,這也是北京具備攻台能力的時間點。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分析,高強度軍事行動,如渡海登陸或封鎖台灣,尤其在美國可能介入的情況下,「都會因這些高層問題而在一段時間內受到影響」。 不過傅泰林也警告,若習近平認為對台動武是必要的,「他很可能不會因指揮層缺口而猶豫」。 儘管軍中動蕩,習近平仍頻頻展現對外軍事強硬,包括雙航母在西太平洋演訓、洲際導彈試射等,並計劃9月在北京主持大型閱兵,藉二戰...
國際

法國南部野火釀1死 熱浪增加撲滅難度

法國消防員已遏制住南部大規模野火災情,但部分地中海地區面臨熱浪之際,當地官員今天警告,炎熱高溫及乾燥環境可能重新引發火勢。 法新社報導,在夏天觀光旺季,火勢肆虐法國南部奧德省(Aude)大片區域,導致1人喪命、數人受傷。 當局表示,今天炎熱乾燥的風勢再加上熱浪,恐使消防員的工作更為艱難。 奧德省省長蒲傑(Christian Pouget)指出:「這是充滿挑戰性的一天,鑒於我們可能自下午4點開始進入熱浪紅色警報,這隻會讓事情變得更困難。」 當地消防單位首長梅尼(Christophe Magny)昨天談到,火勢不再蔓延,但仍在1萬6000公頃的區域內燃燒,且「好幾周內都無法撲滅」。 根據法國氣象局(Meteo France),部分地區本周末氣溫預計達到攝氏40度,預測明天將是「全國最熱的一天」。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習會關鍵?傳陸施壓美放行 HBM 晶片 專家:等於幫華為取代輝達

金融時報10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大陸要求美國在可能舉行的川普與習近平會談之前,放寬對高頻寬記憶體(HBM)晶片的出口限制,作為雙方貿易協議的一部分。 HBM能加速處理大量數據的AI運算,特別是在與繪圖處理器搭配使用時,對生成式AI開發至關重要。目前,輝達等美企是該技術的重要供應商。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擔憂美方的HBM限制削弱華為等大陸企業研發自家AI晶片的能力。歷屆美國政府都對大陸採取先進晶片出口限制,以抑制北京在AI與國防領域的發展。那些限制影響了美國廠商滿足中國大陸市場需求的能力,中國大陸目前仍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之一,且至今仍是美國晶片商重要收入來源。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大陸的施壓已在華府引發警覺,因為有跡象顯示,川普為了促成與習近平舉行峰會,可能願意放寬出口管制。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AI專家艾倫(Gregory Allen)表示,HBM對於製造先進AI晶片至關重要,相當於晶片價值的一半。他說:「主張應允許向中國大陸出售更先進的HBM,等同於主張美國應該幫助華為製造更好的AI晶片,好讓華為取代輝達。」 一名熟悉美國政府內部有關HBM討論的人士表示,拜登政府的結論是,對HBM晶片實施出口管制,將是最能限制大陸大規模生產AI晶片的「單一關鍵因素」。 知情人士指出,若美方放鬆HBM出口管制,將等於送給華為和中芯國際一份「大禮」,不僅可能讓大陸1年內生產數百萬顆AI晶片,還會把原本供應美國市場的稀缺HBM晶片分流至大陸。這正是中國大陸希望撤銷管制的原因,而這也正是美方不應將此事納入談判範圍的理由。 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大陸雖然能拿到AI晶片的運算核心,疑似違反美國法律從台積電方面取得,但如果缺乏HBM,就沒辦法把它組裝成完整的AI晶片;因此 HBM 的出口管制對大陸來說是「大瓶頸」。 白宮、美國國務院與中國大陸外交部對此報導暫無回...
國際

土耳其西部6.1地震 深度僅11公里傳多棟建物倒塌

土耳其災害與應變管理署今天指出,西部巴勒克埃西爾省(Balikesir)發生規模6.1地震。當地媒體播出的畫面顯示,這起地震造成多棟建築倒塌。 路透社報導,土耳其災害與應變管理署(AFAD)指出,巴勒克埃西爾省這起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晚間7時53分,震源深度為11公里,包括伊斯坦堡和觀光勝地伊茲米爾(Izmir)在內,多個省分因此觀測到有感地震。 巴勒克埃西爾省位在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附近。 法新社報導,根據土耳其媒體播出的畫面,這起地震造成巴勒克埃西爾省多棟建築倒塌。官員仍未說明可能的災損和死傷情況。 美聯社引述當地媒體報導,震央所在的森德格鎮(Sindirgi)有建築倒塌。 根據AFAD,主震之後已發生多起餘震,其中一起規模為4.6,AFAD呼籲民眾不要進入受損建物中。 土耳其內政部長耶里卡亞(Ali Yerlikaya)在X平台發文表示,AFAD緊急應變團隊已經對伊斯坦堡周圍和鄰近省分展開檢查工作。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Geosciences, GFZ)測報這起地震規模為6.19,震源深度10公里。 土耳其2023年曾發生規模7.8強震,造成南部和東南部省分5萬3000人罹難、數十萬棟建築遭到摧毀或毀損。那起地震也在毗鄰的敘利亞北部造成6000人死亡。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TAIWAN PLUS登大阪 王時思:台灣文化走進日人生活

中華文化總會今年首度將TAIWAN PLUS移師大阪,以「台日新風」為主題,今天開幕短短1小時就吸引超過3000人湧入。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透過生活化的市集形式,讓台灣文化走進日本民眾的日常,也展現台灣多元與韌性的魅力。 文化部在大阪世博舉辦期間,舉辦「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文總也配合把今年邁入第6屆的TAIWAN PLUS首度移師大阪,命名為「台日新風」,呼應大阪世博主題「創造閃耀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並將活動擴大為兩個周末,於今、明兩天,及16、17日在中之島舉辦。 「台日新風」市集下午3時在中之島正式開張,根據統計,短短1小時就湧進超過3000人。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體驗市集後表示,這讓大家看到文化的表現可以有很多不同介面,除了文學、電影等藝術形式的呈現外,還可以透過市集這種生活化的內容,與日本民眾交流。 王時思指出,現場可見陶器、金屬、精工、漆器等作品,雖然外觀讓日本民眾感到熟悉,但創作元素源自台灣。「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與更多一般民眾交流,也希望大家把這些產品帶回家,讓台灣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王時思表示,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名為「鯨湯匙」的攤位。創作者使用台灣鯨豚和海洋的線條做藝術創作,材質還是回收木料,非常永續。創作者把鯨豚當作台灣的「海洋鄰居」,長年陪伴在島嶼身旁,這個意象浪漫又友善,轉化成藝術作品格外動人。 談到為什麼要趁大阪世博期間舉辦活動,她表示,世博的主題是「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而未來的光輝,其實來自對當下生活的滿足與信心。因此這次策展以「奇蹟之島」為主軸,從文化、科技、視覺藝術到電影、文學、工藝,全方位呈現台灣的多元與韌性,「希望大家因為台灣,而更有信心迎向未來」。 她觀察到,目前為止現場反應非常熱烈,有些商品半小時就賣光,人潮絡繹不絕,民眾也非常願意排隊看展。由於文化世博每周都有不同主題展...
國際

蒲亭會晤川普前 與巴西總統通話討論俄烏戰爭

巴西總統府表示,總統魯拉今天與俄羅斯總統蒲亭通話約40分鐘,蒲亭分享他與美國接觸的內容,以及「俄羅斯與烏克蘭近期和平努力」的相關情況。 路透社報導,聲明指出,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Silva)與蒲亭(Vladimir Putin)也討論了兩國在金磚國家(BRICS)內部的合作,以及「當前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局勢」。 這次通話是蒲亭在預定下周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前,與多位外國領袖密集通話的一環。 蒲亭昨天也與金磚國家中的中國和印度領導人,以及其他中亞和歐洲國家的總統通話,簡要說明他與美方就烏克蘭戰爭進行的接觸。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土耳其6.1強震釀1死29傷 81歲長者獲救後不治

土耳其災害與應變管理署(AFAD)表示,西部城鎮森德格(Sindirgi)今天發生規模6.1強震,造成至少1死29人傷。 法新社報導,這起地震在土耳其西部多處城鎮皆有感,包括伊斯坦堡(Istanbul)和觀光勝地伊茲米爾(Izmir)。 土耳其內政部長耶里卡亞(Ali Yerlikaya)在震央森德格告訴媒體:「1位81歲長者自瓦礫堆中獲救,但不久後喪生。」 他補充說,另有29人受傷,但傷勢不重。 他說,這場強震導致森德格及周遭地區有16棟建築倒塌,其中4棟有人居住,包括市中心的一棟3層樓建築。 這棟3層樓建築住有6人,有多人獲救;上述81歲罹難者被救出之前就是被埋在這裡的瓦礫堆下。 土耳其災害與應變管理署表示,地震發生在晚間7時53分,隨後發生約20次餘震,規模3.5至4.6不等。 路透社報導,耶里卡亞說,搜救作業已結束,沒有其他重大災損或傷亡跡象。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陸聯合國安理會上 堅決反對以色列佔領加薩的企圖

針對以色列安全內閣上周五批准以軍接管加薩計劃,聯合國安理會10日就此舉行緊急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會上發言時強調,必須堅決反對以色列佔領加薩的企圖。 紐約時報報導,以色列軍方表示已攻佔加薩約75%的區域。以色列尚未控制的主要是從北部的加薩城延伸至南部的汗尤尼斯的沿海地帶。加薩的200萬巴勒斯坦人中,許多人(包括在該地區流離失所者)擠在這些區域的帳篷、臨時避難所和公寓里。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周四表示,以色列計劃控制整個加薩,此舉與以色列軍方的建議相左,也無視擴大行動可能危及被扣人質安全並導致更多巴勒斯坦平民死亡的警告。 據新華社發自聯合國的報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10日就以色列安全內閣批准以軍接管加薩城計劃舉行緊急公開會。此次緊急會議由安理會中來自歐洲的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國英國、法國、丹麥、希臘、斯洛維尼亞提請召開,得到除美國以外所有安理會成員的支持。 上述歐洲五國在會前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以色列政府擴大加薩軍事行動的計劃,敦促以色列緊急撤銷該計劃。 聲明指出,任何吞併或擴大定居點的企圖都違反國際法。擴大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只會危及平民的生命,帶來更多不必要的痛苦。歐洲五國敦促衝突雙方立即永久停火,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積極推進「兩國方案」。 傅聰在這次緊急公開會上發言時表示,加薩衝突延宕22個月,已造成6.1萬多名加薩民眾死亡和前所未有的人道災難。國際社會反覆呼籲加薩停火止戰,但令人擔憂的是,局勢正持續向更加危險的方向發展。面對當前緊迫局勢,國際社會包括安理會必須在更大的災難發生前採取一切必要行動。 傅聰強調,首先必須堅決反對佔領加薩的企圖。近日以色列安全內閣批准接管加薩計劃,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危險舉動。加薩屬於巴勒斯坦人民,是巴勒斯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改變加薩人口及領土結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堅決抵制。 他呼籲以色列政府聽取國...
國際

川普將會普丁促俄烏停火 預定15日在阿拉斯加會面

美國總統川普8日表示,預計15日在阿拉斯加州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也認為烏克蘭戰爭非常接近達成停火協議,據傳其中一個條件是要烏克蘭在領土作出「重大讓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9日立即表示反對,警告任何把基輔當局排除在外的和平協議將走向死胡同。 普丁日前向訪俄的美國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傳達該提案,歐美外交圈急忙想釐清細節。據了解,普丁要求烏克蘭交出烏東頓巴斯地區,但除了停止戰鬥之外,並未承諾其他太多內容,歐洲官員對此態度極為保留。川普6日表示,普丁的提案不算是突破,但足以讓兩人最快下周舉行的峰會籌備工作啟動。 俄烏兩國戰線目前不僅限於頓巴斯地區,俄羅斯佔領烏克蘭的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兩州大部分地區,但烏克蘭軍隊仍控制著相當大面積的區域,包括一些現在成為防禦重鎮的重要城市。普丁的提案可能意味著俄羅斯改變之前的要求,即俄國完全控制整個前線沿線、包括超出頓巴斯的地區。 知情官員表示,普丁告訴威科夫,如果烏克蘭同意從整個頓內次克地區撤軍,就會同意完全停火。俄羅斯此後將控制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以及2014年并吞的克里米亞半島。 歐洲與烏克蘭官員在一系列通話中聽取了川普與威科夫的簡報,但他們擔心普丁只是利用這項提案作為策略,一方面避免美國實施懲罰性新制裁與關稅,另一方面則繼續戰爭。 據報導,川普本人參加6日的第一次通話,與會者還包括威科夫、副總統范斯及國務卿魯比歐。7日的第二次通話則川普未參與,但美國烏克蘭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加入。 據兩名歐洲官員透露,威科夫在8日的第三通電話中告知,俄方提案包含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烏克蘭從頓內次克撤軍並凍結戰線,第二階段是普丁與川普將同意最終和平方案,並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談判該方案。 歐洲方面試圖釐清提案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即俄軍同樣控制部分地區的烏南扎波羅熱州與赫爾松州處理方式。知情官員透露,6日與...
國際

川普辟中亞歐洲新貿易走廊 反制北京「一帶一路」倡議

中亞國家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上周在白宮簽署和平協議、終結數十年來衝突後,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他將在群山聳立、地緣衝突頻繁的高加索山南部,開闢名為「川普國際和平與繁榮路線」(TRIPP)的新貿易走廊,除了推動貿易,成為中亞與歐洲之間的能源運輸通道選項,也意在反制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與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8日在白宮簽署和平協議,象徵自詡為和平締結者的川普,再次取得外交勝利。 川普和這兩國領袖簽署的協議,也包含TRIPP貿易走廊計劃,將由一家美國企業進一步開發該地區的運輸連結。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也把建設新運輸通道、穿越亞美尼亞的專屬權利,長期授予美國。 TRIPP也稱為贊格祖爾(Zangezur)走廊,是以亞塞拜然為起點,通過亞美尼亞南部,連接土耳其邊境的亞塞拜然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Nakhichevan),再通往西方國家。走廊全長不到30英里。這條走廊一旦打通,能將土耳其與其他突厥語國家連通,使整個突厥語世界連成一體,最先受益者將是土耳其。 彭博經濟學家分析,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訂定和平條約,將產生「可觀的和平紅利」。土耳其不僅地區地位能夠提升,且預估一年出口可增加40億美元;其中30億美元來自與亞美尼亞貿易,另外10億美元為這條走廊本身所創造的新貿易機會。 TRIPP也將威脅中國大陸企圖打通歐亞陸路貿易所推行的「一帶一路」倡議,希望成功實現歷任前朝政府的未竟之功。 不過,這條走廊能否產生華府預想的龐大利益,仍有賴後續進展,相關方面還須持續交流。陸路貿易成本雖然遠高于海運,但速度快,而且當海運危險性升高時將能發揮替代效能。 全球貿易因為強權對立及川普貿易戰而備受衝擊,於是各國普遍願意推動新的貿易「走廊」,例如從中國大陸到歐洲的「中央走廊」,而TRIPP最終可能成為這條大通道的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