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 11 月

國際

國際

巴鐵變心?邀請美軍進駐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發布報道,稱巴基斯坦已向美國提出計劃,吸引美國投資位於該國西南部阿拉伯海沿岸的漁港城市帕斯尼 ( Pasni ),協助該國開發港口,相關消息也瞬間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有中國專家分析,如果美國真的協助巴基斯坦開發帕斯尼港,該港可能成為美國在南亞地區的重要據點,對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一帶一路的「中巴經濟走廊」以及伊朗的戰略規劃造成巨大的影響。  據報道,兩名自稱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阿西姆.穆尼爾 ( Asim Munir ) 文職顧問的匿名人士受訪時表示,巴基斯坦日前向美國提出計劃,邀請美國投資帕斯尼港,並允許美國將該港口作為獲取巴基斯坦關鍵礦產資源的樞紐。報道稱,巴基斯坦計劃結合聯邦政府的資金與美國的開發性融資,預計花費 12 億美元,完成對帕斯尼港的建設。  然而,陸媒《騰訊網》發文章表示,帕斯尼港距離「中巴經濟走廊」投資的瓜達爾港僅約 112 公里,距離巴基斯坦與伊朗的邊境則為 160 公里,認為美國協助巴基斯坦建設港口並可能派兵進駐的行為,將對中巴經濟走廊的發展,以及伊朗的戰略計劃構成「直接的威脅」。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文章分析,巴基斯坦試圖吸引美國投資的主要原因,可能與該國在經濟、軍事上面臨的困境有關。由於巴基斯坦近年多次爆發經濟危機,12 億美元的投資以及可能的技術支持,是巴基斯坦「無法拒絕邀請美國投資」的重要誘因。另外,巴基斯坦也能與美國展開合作,進而避免印度可能帶來的武力威脅。  文章認為,巴基斯坦邀請美國來投資的行為,可能引發其他無法預期的風險,其中包含「中巴經濟走廊」的合作關係破裂、俾路支省反叛武裝組織的武力威脅,甚至可能進一步加強巴基斯坦與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但同時,文章也對巴基斯坦邀...
國際

美國多線出擊 全面收緊對華政策

在近期的美中貿易談判中,雙方在關鍵議題上分歧明顯。美國不僅沒有放鬆對華限制,反而在晶元、無人機等多個領域加碼制裁,顯示華盛頓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不會動搖。與此同時,中方傳出提萬億美元投資計劃引發各界關注,但專家警告,這可能是一場針對美台的認知戰,意圖通過經濟利誘分化美國政策。美國多線出擊 全面收緊對華政策近期,美國政府在多條戰線同步收緊對華政策,向北京釋放明確信號:國家安全底線不容觸碰。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川普政府上周擴大了對晶元製造設備及其它技術的出口管制黑名單。新規定明確,中資公司擁有50%或以上股權的子公司將自動列入黑名單,徹底堵住了中企通過設立子公司規避制裁的漏洞。這一舉措預計將影響成百上千家中國公司。在無人機領域,美國法官駁回了大疆創新要求從五角大樓「涉嫌與中共軍企黑名單」中移除的申訴。美國商務部還對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啟動國家安全調查,可能進一步限制中國無人機在美市場的准入。更值得關注的是,10月3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里施提出法案,預先鎖定對中共的經濟制裁目標,以威懾中共對台灣的任何侵略行動。這一系列連環措施顯示,美國在國家安全相關領域的立場不僅沒有鬆動,反而在持續強化。台灣問題成為美中博弈核心台灣議題已被正式納入美中戰略博弈框架,成為觀察雙邊關係走向的關鍵指標。這場較量不僅關乎經濟利益,更觸及地緣政治的核心神經。圖為白宮南草坪。(Kayla Bartkowski/Getty Images)《華爾街日報》上周報道,習近平計劃借經濟談判施壓川普,要求他正式表態美國「反對」台灣獨立。彭博社10月3日更是披露,中共在近期馬德里美中貿易會談中,拋出了一項規模空前的投資方案——金額高達一萬億美元。不過,這一消息...
烏情報:中國向俄供衛星圖攻烏 目標涉外資設施
國際

烏情報:中國向俄供衛星圖攻烏 目標涉外資設施

烏克蘭執法人員在檢查遭俄羅斯飛彈擊中的工廠。(路透) 中國在俄烏戰爭期間持續援助俄羅斯。烏克蘭對外情報機構指出,中國提供可用于軍事攻擊的衛星偵察圖像,協助俄軍鎖定烏克蘭境內戰略目標,部分目標甚至涉及外國投資設施。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今報導,烏國對外情報局(Foreign Intelligence Service of Ukraine) 官員亞歷山卓夫(Oleg Aleksandrov)表示,有證據顯示中俄已展開高層合作,俄方利用中方衛星圖像偵測烏國領土,用以辨識並攻擊重要戰略設施。 亞歷山卓夫指出,相關攻擊目標除軍事設施外,也包含海外投資者在烏設立的機構。但情報局未進一步透露具體受攻擊的設施名稱與位置。 俄羅斯8月21日空襲烏克蘭西部喀爾巴阡州(Zakarpattia),擊中當地一家美國電子工廠。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日前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指出,「沒有中國,普亭(Vladimir Putin)什麼都不是」,並批評北京在俄烏戰事中多次保持沉默。 雖然中國官方多次宣稱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立場,呼籲和平解決爭端,但多項公開情報與媒體報導顯示,北京與莫斯科之間的合作關係仍持續深化。 路透社9月下旬引述兩名歐盟安全官員及相關文件指出,中國無人機專家自2024年第2季以來,至少6次赴俄羅斯,協助俄國國營軍火商IEMZ庫波爾(IEMZ Kupol)發展軍用無人機技術。這家公司同時獲得來自中國製造的攻擊型及偵察型無人機。 此外,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UR)7月表示,俄羅斯自殺式無人機中,有約60%至65%的電子零組件來自中國,顯示中制零件正逐步取代俄軍先前倚賴的西方產品。...
國際

世界要當心:中國官網一細節毫不掩飾其野心

中國國務院旗下的「中國網」今天發表文章,宣稱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既是因應境外組織將稀土轉移至敏感領域的必要之舉,也是對美國持續加碼對中打壓的反制之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中國正成為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這篇以「中國正成為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為題、署名「中國社科院和平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汪子洋」的文章,首先針對中國商務部10月9日連發數條公告升級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重彈「國際通行做法」、「更好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等中方一貫的舊調。文章接著針對「為何此時升級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承認,這既是應對境外組織非法轉移、再出口至敏感領域的「必要之舉」,也是「對美國持續加碼對華打壓的反制之策」。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這篇文章說,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在與中國進行經貿談判的同時,仍採取各類小動作升級對中國的打壓。其中包括,美方9月間對三星、海力士、台積電等晶元企業在中國的晶元生產施加更嚴格的限制,要求其在購買美國設備時申請單獨許可證,以及美國商務部擴大對晶元製造工具等敏感產品的出口管制,把非美國公司納入其出口控制體系等。文章又說,中國商務部此次頒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適用於含有中國的稀土物項或使用中國技術的外國生產商,這是對美國自1950年代以來開始實施對中國出口管制的「借鑒」。這篇文章聲稱,透過實施出口管制,中國將稀土出口納入法治化軌道,本質上是對全球稀土流通體系的一次「治理升級」,但並非「限制供給」,而是防止稀土被濫用或「非法轉移」。文章宣稱,中國此舉「有助於維護國際局勢的安全和穩定」,部分外國企業曾將原產於中國的稀土物項轉用于軍事領域,「不僅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也違反防擴散國...
國際

投資2億,僅收9萬:普京電影成笑柄

俄羅斯反西方宣傳電影《寬容》投資2億盧布,獲政府5000萬資助,以虛構歐洲國家為背景,警示「盎格魯-撒克遜自由主義」導致毀滅,劇情涉及暴力性侵與跨性別悲劇,與普京傳統價值觀言論契合。儘管全明星陣容與官方推廣,周末首映卻僅192人觀看,平均每場3人,三周票房僅9萬盧布慘敗下映。俄羅斯電影界指責挪用公款,凸顯普京支持率高企與精英外流、青年逃離的矛盾。因為研究俄烏戰爭後俄羅斯戰時經濟的特點和趨勢,三郎基本上每天都會瀏覽俄羅斯的一些主要媒體以及幾個主要在線新媒體。在俄羅斯媒體上,經常看到他們介紹普京因為扛起了反美帝霸權大旗、掀起了反西方秩序大戰,如何深得俄羅斯人如敬神般的擁護。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塔斯社2025 年 6 月 26 日報道,根據最新調查數據,普京在俄羅斯的支持率為 86%。這一數字比 2022 年 9 月增加了 9 個百分點。不過看到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富豪、二代、三代,紛紛移居歐洲和中東,2022年底第一次宣布半軍事動員開始徵兵後,百萬年輕人逃離俄羅斯,又覺得俄羅斯媒體發布的調查數據和這些用腳、用錢投票的結果似乎相距甚遠。今天看到一個知名媒體對俄羅斯一部最新電影票房的報道,再一次驗證了我的這種判斷。10月8日《每日電訊報》報道稱,克里姆林宮砸巨資、動員了俄羅斯全明星陣容的一部批評西方「道德淪喪」的俄語宣傳片,僅收到845 英鎊票房,三周後就被撤下電影院。成為俄羅斯自蘇聯解體獨立之後,最差的電影票房,沒有之一。這部電影名叫《寬容(Tolerantnost)》,是以一個虛構的歐洲國家弗朗格利亞為背景,警告說歐洲「拒絕傳統精神價值觀將導致其毀滅」的故事。這部影片的故事和傳達的信息,與弗拉基米爾·普京的言論密切相關。堅守俄羅斯的傳統精...
國際

梅拉尼婭自曝 正與普京合作

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10日表示,她一直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合作,幫助那些據信在烏俄戰爭期間遭綁架到俄國的烏克蘭兒童與家人團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道,烏克蘭當局估計,自3年多前戰爭爆發以來,已有超過20萬烏克蘭兒童被綁架到俄國或其控制的地區。 對此,梅蘭妮亞10日在白宮發表演說時提到8月致普京的一封關於受戰爭影響兒童的信函,並表示普京回信表示願意與我直接接觸。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梅蘭妮亞說:「我和普京總統就這些兒童的福祉保持著暢通的溝通管道,過去3個月里,雙方本著誠意進行多次秘密會談和通話。 我的代表一直與普京總統的團隊直接合作,以確保烏俄兩國兒童能夠安全與家人團聚。」她表示,在過去24小時內,已有8名兒童與家人團聚,其中3名兒童因前線戰鬥與父母失散,流離失所至俄羅斯,另外5名兒童也因衝突與家人失散,其中一名小女孩現已從烏克蘭返回俄國。梅拉尼婭另表示,有些烏克蘭兒童在衝突期間仍是未成年人,但後來在俄國生活並成年,鑒於穿越這片飽受戰爭蹂躪的地區的危險,他們的安全返回需要協調一致的援助。據報道,自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俄國已帶走數千名烏克蘭兒童。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就此事籲請川普政府和川普本人關注。...
國際

1死9獲救,中國非法移民船隻過河傾覆

據美聯社報道,塞爾維亞警方周一表示,一艘載有至少10名中國公民的船隻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之間的多瑙河上傾覆,造成一人死亡。事發當時這一船人正試圖非法越境。事故發生在周日(10月5日)晚間,地點位於塞爾維亞小鎮巴奇卡帕蘭卡(Backa Palanka)附近,該鎮位於貝爾格萊德西北約90公里處。警方表示,塞爾維亞救援人員已找到一具遺體,並安全救起了另外四人,均為中國公民。克羅埃西亞方面的救援隊則找到了三名男子和兩名女子,也同樣來自中國。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塞爾維亞位於所謂的「巴爾幹陸路移民路線」上,是通往西歐的過境點之一。希望前往富裕歐盟國家的移民經常試圖從塞爾維亞越境到歐盟國家克羅埃西亞、匈牙利或羅馬尼亞,然後再繼續西行。報道指出,中國新一代的移民近年來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其中也包括中東歐在內的多個地區出現明顯增長。過去幾年,中國在這些地區投資了多項基礎設施和其他項目。延伸閱讀:非法移民船翻沉 塞爾維亞警:中國公民1死9獲救來源:香港01塞爾維亞(Serbia)警方周一(10月6日)表示,一艘載有至少10名非法移民的船隻於多瑙河(River Danube)翻沉,一名中國公民不幸身亡,另有多名中國公民獲救。船隻赴克羅埃西亞路透社報道,事發時這些移民正試圖從塞爾維亞穿越邊境進入歐盟成員國克羅埃西亞(Croatia)。塞爾維亞警方在聲明中指,已打撈起一具遺體,另成功救起4名中國公民,毗鄰的克羅埃西亞警方則救起三男兩女,經確認均為中國籍。圖為塞爾維亞境內的多瑙河段。塞爾維亞位於所謂的「巴爾幹路線」上,是通往西歐的過境點之一圖像來源: DW2023年7月8日,塞爾維亞憲兵艇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薩瓦河(Sava River...
普亭提延長核武管控條約 川普:聽起來是好主意
國際

普亭提延長核武管控條約 川普:聽起來是好主意

俄羅斯總統普亭。(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提出自願維持戰略核武部署限制的建議,「聽起來是個好主意」。 路透報導,普亭(Vladimir Putin)上個月表示,如果美國也採取相同行動,俄羅斯願自願維持2010年「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所定的全球兩大核武庫規模上限。該條約將於明年2月到期。 川普離開白宮時被記者問到普亭的建議,他回答:「我覺得聽起來是個好主意。」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Vassily Nebenzia)上周指出,莫斯科仍在等待川普針對普亭自願維持戰略核武部署限制的提議作出回應。 8月中旬川普與普亭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會晤後,隨著俄羅斯無人機侵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空域事件頻傳,美俄緊張持續升高,此時若能就限制核武達成共識,情勢將有所改觀。 普亭在今天公布的影片中警告,若美國決定對烏克蘭提供可深入打擊俄羅斯本土的長程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莫斯科與華府的關係恐將徹底破裂。 他在影片中說:「這將毀掉我們的關係,或者至少會造成雙邊關係當中已然出現的正面趨勢不復存在。」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上個月曾表示,烏克蘭請求取得可深入打擊包括莫斯科在內俄羅斯境內的飛彈,華府正進行考慮。仍不清楚美國是否已就此作出最終決定。...
國際

歐盟即將啟用生物識別入境檢查 影響哪些人

所有非歐盟公民,包括英國旅客,往返歐盟的方式將從本周日(10月12日)開始改變,屆時歐盟拖延已久的生物識別入境檢查新系統將開始運作。路透社報道,這個出入境系統(Entry/Exit System,EES)將要求所有非歐盟公民在首次進入申根區(除愛爾蘭和塞普勒斯之外的所有歐盟國家,加上冰島、挪威、瑞士和列支敦斯登)時,登記其個人資料,包括指紋和臉部圖像。歐盟為何做出這些改變新的電子系統將取消在歐盟外部邊境對護照人工蓋章的要求,而是建立數字記錄,通過生物識別技術將旅行證件與個人身份結合起來。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歐盟希望藉此使外部邊境管理現代化、防止非法移民、打擊身份欺詐,並識別逾期居留者。該系統將監測那些無需簽證前往歐盟的人是否遵守了180天內最長停留90天的規定。首次抵達申根區首次抵達申根區的任何人都必須掃描他們的護照、登記他們的指紋,並提供臉部掃描。在離開時,旅客詳細資料將與EES資料庫進行核對,以確認是否遵守現有的居留時限規定,並記錄離境。之後的旅行將只需要臉部生物識別驗證。12歲以下的兒童需要註冊EES,但只需臉部掃描(或拍攝照片),無需支付EES費用。檢查將在哪裡進行即將實施的生物識別入境檢查在申根區的國際機場、港口、火車站碼頭和道路邊境檢查站進行。但在英國的多佛港(Port of Dover)、福克斯通的歐洲隧道(英法海底隧道)碼頭(Eurotunnel terminal in Folkestone)和倫敦聖潘克拉斯的歐洲之星碼頭(Eurostar terminal at London St Pancras),EES註冊將在從英國離境時進行,由法國邊境官員監督。抵達目的地的旅客在離境前無需再次進行檢查。數據採集將在邊境口岸...
國際

大地震前兆?日本研究機構首度觀測到…

  日本電視台報道,日本國內近日地震頻繁,9月29日至10月5日期間共發生42次震度1以上地震,其中震度4有1次。「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開發出一項可補償水壓計觀測偏差的技術,在南海海槽地震震源區海底約2000米處,首次觀測到海底正以每年1.5至2.5公分的速度在下沉。  JAMSTEC在南海海槽震源區紀伊半島至四國近海海底,建置名為DONET的地震與海嘯觀測監測系統,能直接在震源上方的海底進行觀測。該機構副主任研究員町田等人開發的這項技術,使研究團隊得以首次在海底約2000米處明確觀測到地面下沉現象。數據顯示,紀伊半島東南外海熊野灘的沉降速度約為每年1.5公分,紀伊半島西南外海則約為每年2.5公分。  南海海槽地震是由菲律賓海板塊持續沉入歐亞板塊之下所致,板塊交界處附近會累積壓力,達到極限時便會引發大規模地震。由於陸地板塊會被海板塊拖動下沉,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地面會出現沉降現象,但這是首次在海底能夠明確觀測到此一現象。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國土地理院利用衛星觀測地面變化,結果證實靜岡縣御前崎觀測點自1998年以來地面下沉約20公分。南海海槽震源區其他地點也觀測到地面下沉,紀伊半島潮岬周邊自1970年前後起就有下沉記錄。高知縣室戶岬周邊同樣觀測到地面下沉。  不過,室戶岬在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時曾因地殼變動釋放應變而隆起,隆起量高達約1米。此後地面再度累積應變,逐漸下沉,形成隆起與沉降交替的現象。  日本國土地理院迄今持續觀測東海、近畿、四國地區的陸地變化。JAMSTEC副主任研究員町田表示,此次成果在海底觀測上意義重大。他指出,由於能即時觀測南海海槽地震震源區的海底數據,未來有望更快察覺變化。此次從兩個觀測點...